葉智敏
摘要:素質教育是當下教育中的核心部分,針對于以往傳統教育的各種弊端,素質教育更看重學生的內在素養和各項學習能力,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實際上就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具體體現在教學工作中最直觀的就是課堂多元化教學模式,我們稱其為素質德育,在素質德育的各個階段中,結合學生的年齡因素,所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小學階段作為德育的初級階段,也是最為重要的引導階段,在此期間,教師應該如何通過課堂模式的創新來落實素質德育的核心素養部分,成為當下小學德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基于此現狀,本文以創新課堂模式,培養核心素養為方向,以小學素質德育滲透為目的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得出一些具有幫助性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創新課堂模式;培養核心素養;小學素質德育滲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對于孩子在小學階段接受的教育,因為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中,小學階段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強的,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讓孩子清晰品德教育的內涵,對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在眾多小學德育方式中,創新課堂模式無疑是最為有效的,因為學生大部分的知識接收都是在課堂上,同時教師還可以借鑒家校共育的德育有效方式,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將小學德育切實進行。
一、創新課堂模式對于小學德育的重要性
課堂模式的創新,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無論是知識教學還是德育教學,都需要具體的模式和內容填充,這也是用實踐檢驗理論的重要途徑,當下教育環境中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并且都具備各自的優勢和特征,但無論哪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其目的都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進行的,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任務分為知識教學和德育教學,通過創新課堂模式,將德育教學更加深入的滲透在學生的日常課程中,對小學生的價值觀和各項品德素養的健康形成和鞏固是極為關鍵和有效的方式,所以,小學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無論對于自身的教學熱情的激發和教學成就感的獲取都是積極的,更重要的是尋求一種小學課堂德育的有效方式。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講,是在他們學習和接受品德教育的最好時期,只有通過現階段的正確德育為其今后的道德品質和道德素養奠定基礎,才能讓其更好的在社會中良性發展,從長遠角度來看,德育是人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對于人們的審美、價值觀、智育等方面都有所幫助,并與之融匯一體,最終共同服務于教育事業。
二、小學課堂素質德育現狀
當前小學素質德育教學現狀并不是十分樂觀,其中的凸顯問題要引起重視,主要表現為:教師的德育教學思想有待提高、教學形式固定化嚴重以及學生的德育興趣不高等。首先,教師雖然身負知識教學任務的重擔,但也應當認識到培養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行的重要性,同樣需要擔負起德育任務的重擔,況且,培養小學生愛國主義、集體精神和發揚我國優秀民族傳統等也是我國施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之舉。無論從哪方面,教師應當樹立這樣的教學思想。教師將教學觀念提升,才會主動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比如增強德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思考如何能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主動接受教師信息的傳遞,讓德育內容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效果更加明顯。
三、小學素質德育課堂滲透有效措施
第一、重視家庭與課堂德育的共同教育。家庭教育在整個小學德育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要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因素等正能量的家庭環境。作為學校方面與家長溝通的首要責任人,教師在家校共育中應該起到重要的銜接作用,首先在課堂教學模式上與課后作業的布置上應該經過詳細認真的思考,并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在德育教學上,可以在課堂上結合一些愛國節日,如國慶節、建軍節和端午節等,帶領學生在學校組織一些詩朗誦、歌唱和演講比賽活動,在活動中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滲透,給與學生鼓勵和支持,并通過一些小禮物和榮譽標志的頒發,讓學生感受到集體榮譽感和愛國氛圍,在課后布置作業的時候,通過與家長的有效溝通,讓家長輔助班主任監督和幫助孩子完成相關的德育課后作業,同樣的在教學方面,例如在學習知識方面,也通過同樣的方式讓家長進行輔助和監督,目的就是為了時刻掌握孩子的學習和精神狀態,有效銜接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空白點。
第二、在多元化課堂模式中融入德育內容。可以在課本中深入挖掘德育內容,在小學德育教學中,學科教學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各學科教師要加強對教學課本德育內容的挖掘從而更好地滲透德育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很早教育部就明確指出,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重視德育融入,提升教學品質,拿小學語文學科為例,語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門基礎學科,而學習語文學科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應試教育,更是對于自身素質和品德的一種熏陶,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方法上有所他創新和突破,將德育的理念融入到了課堂語文知識中,學生通過這種知識和德育融合的講解方式,由當時的處境,聯想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而有所感悟,達到語文德育的目的。同樣的還可以借助網絡教學來增強學生學習德育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的品德教育只是枯燥的灌輸過程,因為德育本身來講就是一種抽象的精神方面的引導教學,如果班主任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班主任可以借助網絡教學來開展德育工作,例如可以定期開展德育研討會,具體流程為先由班主任挑選合適的影片,并將研討會主題確定好告知給學生,然后利用多媒體影音教學,讓學生直觀的進行感悟,尋找一些愛國短片組織學生觀看,在觀看之后可以現場讓學生發表自己對于影片的看法,對這種精神的認知,在討論中加深學生對于品德教育的理解,然后在給學生適當的布置一些簡短精煉的影片讀后感作為課后作業,加深鞏固印象。
結語:素質德育是目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和發展方向的重要教學內容,不僅是在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上,更是在教師自身對于素質德育的看法上的一次精神革命,教師的職責本就當是教書和育人。因此,教師不能僅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灌輸,還應當認識到培養其德育的重要性。為了能讓英語教師在德育路上有所收獲,我們可以嘗試運用以上教學策略,以期讓小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蕾.小學英語教學滲透德育初探[J].學問,2011(6).
[2]和雙雙.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
[3]欒德昌.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感悟[J].吉林教育,2011(18).
[4]李晶.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