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聞
摘要:初中教育體系之中語文分數占據了非常大的比例分數,且語文教學也是初中整個課程之中的關鍵所在。但是現階段學生語文整體成績并不高,初中生語文學習之中弊端非常多。在新的課程標準之中,也對于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成績以及實現語文教學創新突破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地規劃。所以,要想真正的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水平,語文教師必須從語文課堂入手通過教學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整體語文水平,逐漸去喚醒、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本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探究提高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語文練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046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離開初中校園步入初中,他們接觸的事物少之又少,他們沒有成人一樣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他們在語文的過程之中,缺乏應有的語文素養。其中一些初中生甚至害怕進行語文題目練習或是進行語文考試,這使得初中語文課堂的整體學習效率不高,迫切需要語文教師通過實際的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為語文教學訓練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1.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思想陳舊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學思想過于陳舊,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很多教師都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只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的培養,卻不注重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進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導致學生針對于語文的學習只有應試能力。
1.2教學方法單一
除了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之外,很多教師針對于教學方法的使用也比較單一,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大部分教師針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大部分的教師都采用灌溉式教學法,也就是教師將所有的知識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自身雖然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執行,但是卻沒有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進而導致很多學生針對語文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問題。
1.3初中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發展不平衡
目前,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以及學校數量的增加,社會對于教師的需求量越來越高,這樣的情況下,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會選擇到各大院校中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具備很豐厚的理論知識基礎,但是卻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進而使得針對于教育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在初中語文教育問題上,這一問題也比較顯著。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自身沒有很豐富的教學經驗,這樣的情況下,在教學的過程中便會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或者是教學方法不夠豐富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嚴重的影響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進而導致初中語文教育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問題。
2. 打造出高效語文課堂的措施
2.1落實理念以人為本
著名教師洪志明先生曾提到:“語文課堂的精彩有時候展現在課堂資源中誕生,有時候在文本朗誦中誕生,有時候在教師教學的個性風格中誕生,還有的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誕生”,不管是哪種精彩,都來源于“升本”。無論教師采用哪一種教學方式,是細讀文章、或是資源拓展,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精彩”獲得的成果就會與教學質量或效率呈相反的狀態。所以要用學生的學來貫徹教師的教。讓學生學到知識內容教師掌控教學內容,如果學生遇到特別難的知識,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然后進行課堂內的討論,并提煉出最具有價值的問題,使用小組合作方式來解決。
2.2優化課前預習,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階段的閱讀工作指導,是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教材內容理解,掌握基礎機制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幫助,優化預習內容設計,提高預習可操作性。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預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單純的進行統一的預習指導,語文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水平進行預判,將預習的方案控制在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合理的范圍之內,以保證班級內部的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預習之中獲得相應的方案。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材內容,對內容進行詳細的解讀,將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劃分。
例如,教師在對教材內容《桃花源記》進行課程講解之時,可以根據實際的學習內容進行階段劃分:1.根據課文注釋了解作者,通過網絡查找作者信息,適當摘抄。2. 通過對整篇文章的閱讀,將文章之中的生僻字進行標注,并自主查閱解決。3. 精讀課文,對照參考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大意,同時標注不理解的句子。通過這三項預習任務,學生對課文會有一些了解,教師教學也會更加方便。
2.3靈活選擇課堂導入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根據語文學習內容以及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師應當靈活的選擇導入方式,要盡可能的針對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以便做到靈活應對。要導入的教師需要根據課文設計導學案,提出針對性要求,提升導學案使用價值。但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預習指導,固然導讀學案之中所標注的內容十分全面、廣泛,但學生也不可盲目的根據導讀學案來進行全部的語文課程學習,還是要以教材內容為主體,以導讀學案為輔佐工具。這二者相互結合,以實現促進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三峽》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導學案:1. 通過對文章的導入學習,及時的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簡介及文章的實際寫作環境。2. 注音生字、找出通假字、做好字詞積累工作。3. 熟讀全文,回答課后問題,自己翻譯句子,理清文章思路。學生可以通過學案之中的內容對所學內容進行大致的理解,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傳授預習方法,讓學生學習如何預習不同體裁的課文。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利用網絡搜尋一些適合學生的預習方式,推薦給學生,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3. 結語
初中階段的語文在日后的中考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將其充分地重視起來,教師要通過對學生語文方面的全方位指導,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語文學習道路,以實現語文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蘇集成.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J].傳播力研究,2018,2(27):207.
[2] 高秀芳.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8(04):30-31.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頭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