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微
摘要:隨著英語國際化的普及,英語已經成為社會上公司在用人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的一點。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只要學生對英語感興趣,它將有助于他們的后續英語學習。但是,我國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無法學習英語教學內容,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不高,導致“啞巴英語”現象的出現。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頭能力;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小學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要求,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發生了根本變化。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可見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小學英語教學是實現教育改革要求,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缺乏英語口語的學習環境和氣氛
由于英語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如果教師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則首先應該擁有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和環境。但是,在目前實際的英語口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并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只根據教科書的內容教學生。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會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口語交流能力的提高。這種教學方法不符合現行國家人才培養計劃的標準。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學習。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師的英語教學方法不創新
長期以來,教師認為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受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化,而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只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狀態。學生只能通過教科書系統地學習。這些教學方法無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應在這方面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滿足當前國家課程改革要求,并根據當前實際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同時,掌握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進行口語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
二、提高小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利用多媒體來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發音
小學生英語口語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太自信,也不敢說英語。有一份針對小學生的調查報告顯示,有70%的學生說他們不敢說英語,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英語說得不好,引起同學的嘲笑或教師的批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讓學生掌握小學英語的正確發音可以幫助他們消除這種擔憂,建立學生的自信并鼓勵學生勇敢地說英語。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小學生從一開始就接受正確的發音和語調。首先,讓學生多聽。聽是說話的前提。只有學生接觸更多的聽力,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聽力的提高本質上是指學生對單詞,句子模式和上下文有足夠的掌握,并具有一定的詞匯儲備,這為學生的口語表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文本中的音頻和視頻,讓學生聆聽單詞的正確發音以及句子的發音和語調,然后讓學生自己看完后聽錄音,找出自己的發音上的問題,最后讓學生跟隨錄音朗讀和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在正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聽,讀和練習,聽原版本的讀物,記錄他們所讀的內容以進行比較,發現問題并進行糾正,以掌握正確的英語發音。教師還給學生更多機會在課堂上練習英語口語,發現學生的發音問題并及時糾正。
(二)合作學習以確保學生口語交流的訓練
由于性格差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有所不同。性格開朗的學生總是會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內向的學生或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由于自卑感而常常不愿表達太多,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很難提高口語水平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所有學生都有充分的機會練習英語口語并在課堂上表達想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合作精神。當然,進行合作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學生合作的有效性,而不是讓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主義。因此,教師應明確分配合作工作,以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幫助。
(三)加強反思,總結口語表達中的不足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必須注意教學反思,以確保學生對口語的掌握更加規范。鼓勵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過程中注意語法和句型的標準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同時,英語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聽,并通過微妙的影響來提高他們的口語能力。
例如,學生的英語口語可能不是很標準。教師在教室里給出學生一定的指導后,學生在放學后完成作業后,可以通過電視上的一些英語節目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英語內容,并在閱讀后仔細回憶發音的準確性。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口語交流。例如: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時互相問候。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用英語與學生互動,增加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機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口語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及時反思并總結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口語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新課程標準的關鍵要求。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和學校都應為學生提供口語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英語表演或舞臺劇來練習他們的英語口語。同時,口語教學游戲也可以用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可以盡可能多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教師也要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為未來的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更多考慮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積極性,提升學生英語口語水平,讓英語成為學生今后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李華麗.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38-440.
[2]陳鈺鑫.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J].英語教師,2019,19(1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