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林
摘 要:隨著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的實施,鐵路作為我國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之一,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目前大力發展高速鐵路,使鐵路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鐵路施工安全問題十分突出。鐵路交通建設過程中,安全管理是自始至終須嚴格控制的重要內容,因此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具有研究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鐵路;建設;安全管理
0 引言
鐵路是我國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在鐵路建設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工程建設安全,保證人民生命安全。但由于鐵路建設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在施工管理中應積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鐵路建設安全水平。
1 當前鐵路建設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1.1 安全技術措施針對性不足
經過對鐵路建設現狀的仔細分析,發現很多施工單位沒有明確環境和危險源,沒有根據工程設計特點,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而設計文件中僅引用了一些主要的設計結構作為參考。另外,現行規范和標準中,有些施工單位只選取了其中部分內容,不但沒有消除安全隱患,反而可能增加了事故的風險[1]。
1.2 臨時變更施工方案
為了取得成功的鐵路工程,必須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編制審批完成后,受眾多因素影響,施工方案容易發生臨時變更,從而引起安全問題。施工方案一旦發生變更,很難保證每個人都能完全掌握變更的內容。這樣,若有人按現行施工方案施工,即會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從而造成無法估計的安全損失。
1.3 應急計劃缺乏可行性
鐵路交通建設安全管理中,各單位安全監管部門對設計方法和技術進行監督管理;為確保施工人員布局合理,施工單位應根據應急預案,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置措施,作為應急預案的實施標準,但應急預案大多不可行,與施工過程沒有密切聯系,作用不大。如果一直采用傳統的應急預案來應對突發事件,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從而加大事故的危害程度[2]。
1.4 施工單位基礎管理及施工組織比較薄弱
盡管大部分施工單位在基礎管理和人員素質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在基礎管理、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建設單位存在施工機械故障率高,施工人員少,質量差等問題。工程方案編制質量差,施工影響范圍報告不準確,在實際施工操作中,組織策劃不強,配合不密切,施工現場組織不得力,天窗時間無法有效利用,個別車站、路段施工例會流于形式,對交叉路口問題研究不夠,給交通安全暢通造成了不利影響。
1.5 施工計劃的管理漏洞
為了避免超范圍、超計劃施工,有的單位故意擴大提交計劃的范圍,擴大施工范圍,各級審批部門的規模不夠嚴格,最后造成其他各級建設“泛濫”,達不到控制目標。此外,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計劃準確性不足,月施工計劃和日施工計劃不能一一對應,尤其對于工期較長、跨度較大、影響范圍較廣的路段,為了不影響其它線路的行車和特殊運輸任務,工程只能停工,不能保證連續施工,不利于鐵路施工的安全管理。
2 加強鐵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對策
2.1 繼續強化預防為主和安全第一的建設理念
鐵路網和其他交通系統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鐵路網就是鐵路運輸,鐵路對鐵路系統的安全運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它交通系統也可以根據道路情況,采取轉彎、繞行等避讓措施,而鐵路必須沿鐵軌行駛,鐵路上的任何安全問題都無法避免,加之列車的大型化和高速化,鐵路系統的質量要求很高,這是加強安全管理的根本原因。各級鐵路施工管理部門,尤其是施工企業,必須做好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要知道,鐵路建設是不能丟掉的,任何小疏忽或隱患都可能成為大問題。應繼續嚴格按照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認真做好各項安全管理工作[3]。
2.2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安全評估機制
鐵路交通工程與其他工程項目有著本質的不同,工程任務較多,建設周期較長。鐵路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必須隨時隨地進行,每天都要有具體的安全檢查任務,形成對施工過程的實時監控和跟蹤。所以,有必要形成與施工過程密切配合的安全評價機制,對施工各環節的安全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每個施工階段。工程實施初期,對各類文件資料的分類整理進行有效管理,確保資料準確可靠。建設過程中,應注重施工技術的具體完成環節,對施工過程和工程質量進行監控和保證。工程竣工后,應與有關各方配合,及時完成具體的工程驗收和評估工作,確保每一次驗收沒有偏差和遺漏。以系統化管理為根本保障,全面提高鐵路工程建設質量。
2.3 加強對施工工人的安全培訓
鐵路交通建設安全管理的重點是施工人員的管理。為此,在施工過程中,一是制定安全施工技術標準和規范,加大安全施工的實施力度。二是應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施工意識,并對其進行室外專業指導與室內專題培訓,以提高其專業素質,規范其安全行為,使其在實際施工中能按規范要求施工。三是應加強安全宣傳工作,從政府層面進行宣傳,強化施工人員明了安全法律法規的內涵,在施工過程中能夠自覺有效地執行安全標準。
2.4 加強施工現場監督檢查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安全管理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和監督。一般而言,檢查可分為個別的和集體的、定時的和不定時的、日常的和專項的,內容、形式多樣。在安全檢查過程中,要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重點突出、全面覆蓋等方式,既增強了全體參建人員的安全意識,又可避免工程事故的發生。
2.5 加強精細管理和人員配備工作
一是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建設方針,把安全第一作為領導干部的重要理念,確保對工程建設安全高度負責;二是要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過程中的學習培訓。建設過程中,對施工單位和操作人員進行了安全培訓,使他們全面了解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三是對于操作者的實際訓練也不能忽視,要保證他們掌握新材料、新工藝和新工序,有效地應對各種安全事故,做到思想教育與獎懲相結合。四是對于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差的施工人員,要進行思想教育,使其轉變工作作風。對于屢教不改的,應及時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支付工資并清理出場,防止因個人原因造成生產安全事故。
2.6 重視施工期間整體合作的作用
針對目前鐵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現狀,提出了鐵路施工單位與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存在脫節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鐵路施工單位與設備運營管理單位定位不同,因而在思路上存在較大差異。鐵路設備運行管理部門在考慮問題時,主要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來提高設備運量?而對于施工單位而言,主要關注的是哪些因素會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探索鐵路施工單位和設備經營管理單位的價格平衡支點,以保證二者的一致性。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監理、設計、建設和設備運行管理等單位形成整體聯動機制,提前介入驗收、發現問題提前整治,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全面提高工程的進度和施工安全效果。
3 結束語
總之,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對最終工程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高速鐵路等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精細實施更應凸顯。安全管理是通過對人員責任的管理,制度的落實,各項工作的細化,來實現鐵路建設的全面安全質量保證。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管理不僅僅是安全管理,更是對工程竣工后施工質量的一種負責的態度。
參考文獻:
[1]郭長征.加強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5(3):197.
[2]王旭升.加強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對策探討[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4):99.
[3]馮建華.對于加強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對策的探討[J].廣東交通,2017(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