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勝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在高校教育體制中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發展有了全新的戰略目標。就高校田徑運動素質教學來說,傳統的體能訓練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高校學生體能訓練的綜合目標。隨著田徑教學訓練的現代化發展,高校方面需要不斷優化體能訓練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訓練的質量、效率。就此,本文將對高校田徑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進行研究,如下。
1 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作用
在高校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非常重要,不僅能夠對高校學生的身體水平進行良好的反映,同時還能夠幫助教師直接了解到學生身體的技能層次。據了解,在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開展過程中,主要對學生運動訓練的耐力、能力進行考察。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講,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學生日常的體能訓練中,除了能夠重塑學生的形體以外,還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從常規訓練轉向專項訓練,從而有效提升學生體能基準線。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科技發展十分的迅速,從當前高校學生體能測試方法可以看出,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呈正相關,身體素質越強,那么其心理素質也就越強,換言之,高校學生的體能訓練結果將對其心理能量產生直接影響。就此,通過高校學生體能訓練的不斷加強,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幫助其成長與進步。
2 高校田徑體能訓練現狀
在高校學生田徑教學中,想要提高高校學生的田徑項目運動成績,首先應當對高校田徑體能訓練現狀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從中了解到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的弊端。筆者在對高校田徑體能訓練現狀進行詳細分析后就以下方面進行了十分詳細的分析,具體如下:
(1)飲食安排不合理:在高校田徑運動員中,飲食安排問題是其中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之一,并不是要求高校食堂人員擁有非常專業的飲食知識,一些基本、簡單的營養常識是應該具備的。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說,運動訓練對于肌肉組織會出現明顯的損耗,如果運動后沒有攝入科學、合理的營養,那么運動人員的肌肉組織將很難恢復,從而無法達到體能訓練目的。因此,在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的開展過程中,高校方面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并對高校學生體能訓練期間應當注意的飲食問題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安排;
(2)專項體能訓練缺乏正確認識:據了解,在高校中有很多學生以及教學人員對于體能專項訓練并沒有一個非常科學、正確的認識,導致很多學生在遇到田徑訓練瓶頸階段時無法正確的突破自我,只是單純的通過重復訓練,無法發揮出自我的高潛能。筆者在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后發現,科學、合理的專項訓練對于學生的體能提高有著非常明顯的積極作用。通常情況下,高校學生的體能訓練在達到一定水平后便會進入到專項訓練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從而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訓練狀態;
(3)運動后體能恢復不重視:高校學生在接受某一項體能訓練后,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休息便進入到下一個體能訓練項目中,不僅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長時間如此還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嚴重損傷。除此之外,高校學生在日常的體能訓練中還應當重視睡眠的重要程度,在接受體能訓練后必須保持至少9h的睡眠時間。一旦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其身體各項機能便無法得到良好的恢復,甚至會出現睡眠障礙,嚴重威脅高校學生的身體健康。
3 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要點
3.1 保持訓練方法多樣性
在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中,由于訓練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枯燥、乏味的心態,因此在日常的高校體能訓練中應當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提高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就此,體能訓練中應當改變傳統的訓練方式,提高高校學生體能訓練的主動性,不斷引導學生在日常體能訓練中突破自我的極限。另外,訓練人員不應該受到常規體能訓練的束縛,在體能訓練中重視氛圍的營造。比如:將游戲的方式加入到日常訓練中,將體能訓練與游戲進行相互的融合,幫助高校學生在體能訓練中能夠以輕松、愉快的心態完成訓練,從而大大提高體能訓練的質量。
3.2 確保訓練方法科學性
確保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的科學性是保證高校學生有效開展田徑運動的重要前提。科學訓練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比如:飲食搭配、睡眠時間等。在日常的體能訓練中應當重視階段訓練、專項訓練。另外,科學的體能訓練還需要與相關的科研、研究相互結合。高校體能訓練人員在日常的訓練中,可以將體能訓練與科研方式相結合起來,利用圖像軟件對學生的運動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對不科學的情況進行糾正,合理安排學生的日常飲食搭配。另外,科學的訓練方法還需要進行不斷的交流與總結,結合其他高校體能訓練的實際情況,從中尋找出可以借鑒的優點。
據了解,在高校田徑教學中項目較多,不同的項目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同理,不同的訓練方式所存在的差異性同樣十分顯著。因此,各個項目之間應當進行相互的交流,互相借鑒其中的精華部分,大大提升高校學生的田徑教學質量與效率。
3.3 建立科學的體能訓練評測方式
科學的體育評價方法能有效地增強高校學生體能訓練結果。高校體育教師應切實了解學生的身體發展水平以及實際體能能力,結合高校學生體能訓練目標,設計出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評價方法。目前高校學生體能評價方法采用的是短跑、長跑、跳遠、坐姿以及前彎等,按照相對統一的標準進行高校學生體能訓練評價,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日常體能訓練狀況以及體能進步水平,對學生的體能訓練情況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在日常的體能訓練中多采用鼓勵的方式,激勵與表揚學生,促進學生不斷進步。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還應當根據評價結果掌握學生體能訓練的效果,根據反饋對高校學生體能訓練方式進行相關的改進。
3.4 完善高校體能訓練體制
目前,我國對田徑訓練體系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就此,高校體育教師要抓好課堂實踐研究,增強培訓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系統性。在高校的田徑教學中,必須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體系。
當前,我國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體制亟待完善,要經常關注高校學生的體能訓練反應,盡快優化、完善體能訓練體系。根據學生的訓練反應調整訓練計劃,再根據學生的訓練情況采取針對性訓練,逐步提高體能訓練效果。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發展,田徑教學體能訓練對于高校學生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高校體能訓練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采用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南京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