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新 陳波 張博
五公里跑作為學員軍事基礎體能訓練的重要一項,是軍校學員在校期間的必修課程,是全面提升軍事體能素質的必然要求,是磨礪軍人意志、打牢軍政素質基礎、塑造軍人形象的重要一環。學員受相對寬松的大學教育、錯誤的組訓方法和身體素質較差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五公里跑一直是拉低整體基礎體能訓練成績的重要因素。
1 學員當前耐力訓練現狀
1.1 身體素質基礎參差不齊
由于學員來自各個部隊,在校期間學員更多側重專業課程的學習,由于對軍事體能訓練課時不多,同時專業的組訓人員、體能教員、訓練器材和場地都比較匱乏,造成學員在校就讀期間的日常訓練絕大多數流于形式。這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員在進入部隊之前沒有打下一個良好的體能基礎,沒有磨礪出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在任職培訓期間,面對軍校較高強度的訓練時有時難以適應,尤其面對是五千米跑這種需要高強度的體力耐力和頑強意志的科目,學員最容易產生消極畏懼心態,最后一步步造成自我放棄。
1.2 思想認識程度不夠
在軍事體能訓練中,存在著個別體能基礎較差人員訓練缺少積極性,思想松懈偷懶,不認真落實教員訓練計劃和方法的現象。深究原因,這與少數從軍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認為部隊工作安穩、生活有保障、怕吃苦、怕約束等等思想造成了學員對部隊的訓練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在訓練過程中渾水摸魚、投機耍滑。
1.3 分層次訓練難落實
由于現在訓練多為集體訓練,上體能訓練課大家基礎不同,但訓練的內容與訓練的數量相同,容易造成一種‘飯量大的吃不飽,飯量小的吃著撐’的現象,使原本體能好的得不到必要的鍛煉和提升,原本體能不好的身體負荷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打擊其信心,容易導致一些有懶惰思想的同志偷懶耍滑,“出工不出力”。
1.4 溝通反饋問題不暢
教員結束當日訓練課程后,有時隊干部因缺乏與體育教員的及時溝通,會在晚上組織體育加練或者小的體能對抗賽,在周末會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五公里測試,導致部分人員身體上力不從心,得不到足夠的休整,心理上產生了逆反和疲憊,在學員內部產生了消極的情緒,進而造成訓練時打折扣,想盡辦法降低訓練標準。其實歸根結底,是沒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科學的訓練計劃作為支撐。
2 訓練改進方法
2.1 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訓練不能只抓整體,輕個人。可以考慮適當增加教員的數量,在組織五千米跑訓練的過程中,認真觀察每名學員的訓練狀況,按照體能成績的優劣,水平的強弱,依據訓練大綱把人員分為:好,中等,差,病號等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安排負責人制定計劃針對訓練。這種訓練方法的優勢在于:改變傳統“一刀切”和“一鍋煮”的訓練模式。依據年齡特點和入校前體能素質水平,在不同的訓練科目中,把人員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訓練,不同層次的人員訓的內容、方法和強度不一樣,使各個層次的人員滿足各自的訓練需求,使訓練層次低的群體追趕層次高的群體,層次高的群體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體能訓練體系,從而改變以往不分層次、一個標準的傳統訓練模式。
2.2 做好訓練前的熱身活動
跑前的熱身階段是不可或缺的。很多運動損傷都是發生在訓練的初期,此時身體還沒有徹底適應運動狀態。膝關節等位置的關節囊還未分泌潤滑液。因此每次跑前都要有充足的熱身。跑前熱身是為了讓身體準備好,讓體溫略升高,肌肉的溫度亦隨之提升;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神經功能喚醒,讓身體盡快進入狀態。
2.3 訓練后的拉伸放松
跑步過后絕不能立即停下來,正確的做法是先冷身再拉伸。跑完步先冷身,讓身體溫度、心跳頻率逐漸下降,讓興奮的神經恢復原來的狀態,減少肌肉中的血液,讓血液回到各內臟器官。越激烈的運動,冷身需要的時間越長,跑步結束應該繼續慢跑一段,再轉換為輕松的走動,慢慢讓身體恢復平靜的狀態,切不可急停,甚至原地坐下或躺下。運動后肌肉溫度高,是增加柔韌性的絕佳時期,再拉伸可以讓肌肉重新回到起始狀態,減少肌肉受傷的幾率,還能幫助排除肌肉中因運動產生的代謝產物(如乳酸)。常見跑后拉伸可以有:小腿拉伸、韌帶拉伸、臀部屈肌拉伸、股四頭肌拉伸、蝶式拉伸、大腿外側拉伸和全身拉伸等。
2.4 加強溝通配合,保證合理訓練
五千米跑在內的體能訓練其實不單純是教與學的關系,學員隊、隊干部、教學骨干每個崗位的人都很重要,相互間配合好了便能夠事半功倍。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十分必要,教員和隊干部要揣摩學員的心理才能保證與學員有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在學員隊里隊干部是學員的直接領導,同時在也是半個教員,隊干部有必要把思想工作一點一滴滲透在學員的訓練中,引導學員向意志堅強、有團隊協作精神、有血性、有品德、有能力、有靈魂的優秀準軍官努力。在每天上完課后隊干部可以適當了解一下學員,比如問下白天訓練完有什么身體的反應?然后判斷那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再進行分類處理或微調訓練計劃。在訓練完后隊干部和學員骨干可以利用整理活動的空隙再給大家講一些預防傷病的小知識、小方法等,這樣一來絕大部分訓練傷病便能得到及早的遏制與控制。
(作者單位:空軍預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