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楊海飛 卜恩昊
摘要: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德育培養方式科學合理、與時俱進是我黨穩健發展的重要保證。為了解目前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現面向部分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制度的實施對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和社會工作興趣未起到積極作用。針對該問題所采用的入黨積極分子德育答辯手冊制度從教育思想、教導手段和管理模式上改革創新,真正助力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的時效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德育答辯;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質量;評價;創新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呈現均衡發展、穩步上升的趨勢。高校大學生黨員一方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大量優秀的年輕、高學歷人才,另一方面給黨組織的先進性、純潔性及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為適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及迎接黨建工作的新挑戰,現以徐州部分高校大學生為對象,調查了解當前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現狀,尋找分析其存在的問題與成因。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以德育答辯成長手冊為培養工作抓手,從教育思想、教導手段及教學管理的模式創新培養方式。
一、以德育答辯為抓手,推進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的創新
(一)教育思想上的創新
結合2016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團中央相關文件精神以及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實際、構建育人新機制,重點圍繞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工作開展研究。其對現有關于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提供了參考依據。通過德育答辯成長手冊為有力抓手、德育課堂課程化以及德育答辯環節的科學設計,切實推進全省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工作課程化。該工作方法、操作模式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既可以增強團學工作的有效覆蓋面,又可以準確把握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鏈條上的重要作用。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就“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展開的系列講話,將“以德樹人”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的指導思想,改變傳統以老師作為教育主體的教育思想,創新提出以教師作為教育主導,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育思想,能夠準確地了解學生思想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以促進德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教育手段上的創新
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德育答辯”是指入黨積極分子以“全面發展”為主題,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發展目標并定期以答辯的形式匯報完成結果的一項活動。入黨積極分子在完成德育“課程化”教程的基礎上,以“八個一”(閱讀一本理論書籍、幫助一位困難同學、聯系一名積極分子、參與一場興趣活動、開展一項志愿服務、參加一次晚就寢檢查、創建一個文明宿舍、遞交一份實踐報告)記錄表的形式以及結合自身感悟制作的PPT進行一個總結性的匯報,考核單位為該積極分子所在的支部。采取答辯會的形式,將PPT結合匯報展示給支部的其他成員以及答辯委員會的委員們,同時回答他們提出的疑問,最后評判人員根據答辯人的表現給出相應的得分和評價建議。答辯由前期學生的總結與PPT的制作、紙質材料的審核、現場展示評價等幾部分組成。最終成績由課程得分(20%)、紙質得分(30%)、現場答辯得分(50%)三部分組成。德育答辯的成績分為四個等級,為優秀(90及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以下)。
此方法的考核、評價方式更加注重過程性和科學性。以往大多數高校考核模式和評價標準較為單一,不能對學員的培訓成果作出較準確的評價。現依托“德育答辯”能及時了解入黨積極分子近期思想上的變化,實現了教育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最終的量化賦分標準等級是采用“三色”認證,使入黨積極分子能夠及時了解差距、找出不足、明確方向。此考核過程貫穿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的整個過程。由于當代大學生成長環境不盡相同,他們在個性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別。而“德育答辯”的首要原則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發展目標,滿足了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完善了我黨的人才結構。
(三)管理模式上的創新
網絡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充分地發揮網絡作用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中強調的,他明確指出“要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在以德育答辯創新高校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方式中,借助現有的網絡技術,將德育答辯活動和學分體現在微信公眾號和PU等平臺上。通過平臺上的及時推送擴大其活動影響力,入黨積極分子的親屬、同學、朋友等能夠輕松了解其近期的發展狀況,促使入黨積極分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此外,根據德育答辯的“三色”認證結果,最終得分為優秀者給予表揚并優先考慮發展,最終得分為良好或合格者鼓勵繼續努力,最終得分不合格的同學需重新進行“課程化”學習后再次進行德育答辯,如兩次德育答辯結果都為不合格可及時將他們調整出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借此方式來篩選人才,同時提醒警戒其他入黨積極分子。
二、以德育答辯為工作抓手,推進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的實踐價值
(一)德育答辯工作能夠幫助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提高主動性
德育答辯的完整道德評價過程包括三個方面:自我評價、支部評價、現場德育答辯。德育答辯工作的開展始終以實踐為基點,以道德教育為導向,并實時跟蹤、記錄評價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道德取向,及時針對教育管理上的漏洞進行改革創新。
(二)德育答辯是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德育示范教育的重要方式
入黨積極分子都被要求積極參加德育答辯。對于不同的對象,德育答辯具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針對入黨積極分子,德育答辯工作的任務主要是明確其思想道德,引導入黨積極分子自覺學習黨的理念方針,起到先鋒模仿帶頭的作用;針對預備黨員,德育答辯的任務主要是進一步堅定其理想信念,樹立典型模范作用,爭先創優等。
(三)德育答辯為日后的黨員選拔工作夯實基礎
入黨積極分子德育答辯手冊制度的實施旨在為我黨培養一批堅實的新生力量。在高校入黨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擁有專業才能的人才,是將來出任黨內領導崗位的后備力量,德育答辯工作的開展能夠使他們堅定信念、端正態度、增強黨性修養,從而真正凈化黨內的政治環境,保證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基金項目:
2020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想政治工作專題項目“基于’智慧黨建’模式的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研究(項目編號:2020SJB0481)階段性成果。
201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委員會專項課題一般項目“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項目編號:19FYHYB010)階段性成果。
2018年徐州醫科大學輔導員專項研究課題重點課題“基于記錄評價體系的大學生文化自信認同培育研究”(課題編號:2018FDYZD003)階段性成果。
2019年度徐州醫科大學黨建研究課題一般項目“基于PTA量表構建學生黨員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項目編號:SZDJ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