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遼寧省普通公路“十三五”時期在安全應急、綜合服務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項重大戰略決策也全面貫徹落實到位。但與建設交通強國、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建議“十四五”時期在通行能力、路況水平、綠色發展和智慧公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關鍵詞:普通公路;“十四五”;發展思路
1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遼寧省普通公路總體完成了“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及各年度要求的重點任務,有力促進了遼寧全面振興等重大戰略實施,有效保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一是重大戰略決策全面貫徹落實。遼寧是全國首批完成普通公路路網調整的省份,經過五年建設改造,普通干線二級以上比重由調整初期的89%提高至93.7%,農村公路鋪裝率由60.3%提高至76%;成功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6個,創建省級示范縣35個、示范鄉鎮46個;全省累計建設改造農村公路4.6萬公里,其中建設脫貧路4 730公里,精準解決1 043個貧困村、45.2萬名農村群眾出行難問題。二是安全應急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對易發事故的黑點、平交道口和穿越水源地保護區等干線公路重點路段,協調交警、環保等部門聯合開展綜合整治,提升路網運行安全性;組建農村公路險情監控和應急搶險隊伍、省市縣三級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車隊,確保節假日、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關鍵時段安全應急保障及時到位;普通國省道重要節點運行實時監測覆蓋率達85%;疫情防控成果顯著,在全國第一時間全面實施交通管控,第一時間恢復正常交通運輸秩序。三是綜合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打造具有公路文化特色,集功能性和景觀性于一體的一、二級養護服務站和停車區146個,為公眾提供停車、如廁、臨時休息等便民服務;全國率先試點開放高速公路服務區與普通干線公路共用,實現資源共享;精心打造“暢安舒美”示范路1 406公里,帶動全省普通干線路網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和服務水平。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遼寧省普通公路 “十三五”時期取得一定發展成效,但與建設交通強國、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一是路網短板亟待補齊,遼寧省干線公路中仍有近1 000公里路段達不到二級路標準,近1 400公里一級公路仍缺少中央分隔帶,橋梁工程防護等級亟待提高。農村公路標準偏低,排水設施普遍不完善,防災抗災能力不足。二是創新發展能力有待提升,交通運輸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合度尚需提高。
3 “十四五”發展思路
“十四五”時期遼寧省普通公路發展要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總體要求,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立足省情和行業實際,充分發揮遼寧省較為完善的路網存量優勢,在維護好現有路網的基礎上,著力補齊短板,優化體系結構,加強銜接協調,促進品質優化,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全力推進普通公路高質量發展,為遼寧全面振興當好先行,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遼寧樣板,應在通行能力、路況水平、服務水平、安全水平、綠色發展、智慧公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中國道二級以上比重、國省干線技術狀況、自然屯互聯互通等方面力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3.1 實施通行能力提升工程
(1)持續打造完善的干線網。加快打通現有“斷頭路”、瓶頸路、低標準路等關鍵節點,普通干線公路二級以上比重力爭達到97%,其中國道二級以上比重力爭達到100%;公路網絡不斷優化完善、基本解決全省干線公路局部區域通行能力不足問題。
(2)持續打造廣泛的基礎網。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廣覆蓋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進一步提升提高通行能力和運行效率。其中鄉級以上公路鋪裝率力爭達到100%,村級公路鋪裝率超過80%,具備條件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相鄰自然村(組)之間全部通硬化路。
3.2 實施路況水平提升工程
(1)推進干線公路優質高效全方位養護。秉承“優先維護優良路、徹底改造次差路、盡量利用中等路”原則,切實提高養護標準,延長公路使用壽命,減少維護工作量和維修頻率,提高道路運行效率,實現資源節約、環保節能。在做好路面、橋隧構造物維護工作的基礎上,加大對標志、標線、護欄、邊溝、泵站及交通觀測站等附屬設施保養和維護力度,真正實現全面養護目標。
(2)農村公路建立長效養護機制。大力實施農村公路維修改造工程,優先解決新增“暢返不暢”和“油返砂”路段,確保縣道年均大中修比例不低于8%,鄉村道不低于5%,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不低于80%。協同推進路面、路基、橋涵、邊溝、邊坡的全面養護,實現有路必養、養必達標。
3.3 實施服務水平提升工程
(1)構建干線公路服務設施建設運營新模式。利用干線公路沿線有條件的加油站、飯店、停車場、休息點等場所,繼續因地制宜打造靈活多樣的服務;創新服務供給模式,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與普通干線公路共享。建立健全公路服務設施運營管理制度和服務標準體系,延伸服務鏈條,強化服務功能,形成服務設施規范管理長效機制。
(2)深化農村公路與旅游融合發展。加強連接重點景區、康養度假村等休閑旅游區的農村公路建設改造,支持資源有序開發,注重農村公路與周邊自然環境融合,帶動全省農村公路實現質的提升。推動地方政府完善全省3A以上旅游景區農村公路指路信息。進一步改善旅游交通條件,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3.4 實施安全水平提升工程
以解決隱患問題為導向,以提升防控能力為目標,持續加大公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投入,有效提升公路安全通行能力。一是全面提升橋梁結構安全和技術狀況,要做到“改危橋、治險橋、修病橋、養好橋”。二是全面提升隧道技術狀況和安全運營水平,加強土建、交安、照明、消防及供配電等設施的維護,三是深入開展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工作,整治穿城鎮路段、平面交叉路口等重點路段,帶動全省路網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四是進一步完善隧道、平交道口、急彎陡坡等重大風險路段的交通安全標志,優化標識設計和布設點位,確保標志標識齊全,實現提前告知預警。
3.5 推進行業發展集約低碳環保
推廣施工材料、廢舊材料再生和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再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加大廢舊材料再生利用和環保型路用材料應用力度,通過減少筑路材料消耗等方式降低普通公路建設養護成本。堅持推進溫拌、再生等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開展環保型溫拌橡膠瀝青技術研究與應用,降低瀝青混合料拌和生產能耗及廢氣排放量。進一步優化改善施工環境,加強施工過程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確保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
3.6 推進公路發展智慧引領
進一步完善交通數字化采集體系、網絡化傳輸體系與智能化應用體系建設,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強化信息資源整合,搭建巨量數據支持下具備“強大的數據管理、高效的查詢分析、真實的虛實融合、智能的決策分析”等能力的時空大數據智能服務云平臺,實現交通全要素、全周期的智能化管理。進一步推進公路領域新基建,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公路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強化交通信息系與外部資源整合,加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5G信息通信、車路協同等先進技術在公路領域開展應用。
4 結語
“十四五”時期是遼寧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起步期, 全省交通系統要群策群力,全力推進普通公路高質量發展,為遼寧全面振興當好先行,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遼寧樣板。
參考文獻:
[1]王德榮,高月娥.“十四五”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政策建議[J].交通運輸研究,2019,5(6):2-11+1.
[2]佘湘耘,蘇志欣.“十四五”交通發展前瞻與重點任務[J].中國投資(中英文),2020(Z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