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峰
摘 要:公路工程中路基高邊坡的防護設計是整個工程的重要部分,但因為受到地質結構和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實際的施工難度較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響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穩定性因素,并提出高邊坡防護設計具體措施。
關鍵詞: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設計
我國的地形條件較為復雜,每一個地區的地形條件、地質條件都有所不同,我國公路路基高邊坡往往存在多樣性與復雜性的病害,倘若不能較好地處理此病害,將會為我國的交通安全帶來較大的隱患。因此,防護與治理我國公路路基高邊坡是十分必要的。為了保障我國公路路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可以采用合理有效的防護方式,加大對路基邊坡防護的研究力度,合理設計公路路基的邊坡防護工作,擴大路基兩旁植被的種植面積,共建人文公路與生態公路,保證公路的暢通。
1 坡面防護設計
1.1 植物防護
植物防護主要利用了土壤含氧性特點,在公路路基高邊坡種植植物,可以讓公路建設和生態建設相結合。當前我國很多公路高邊坡都采用種植植物的方法進行防護,并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在大暴雨天氣的影響下,高邊坡疏松的土壤會沿著徑流排出,給公路帶來巨大的安全威脅,還會導致邊坡出現大量水土流失情況。因此,在挑選種植品種時,要保證植物能夠適應當地環境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并且要選擇根系發達的品種,這樣才能讓土質更堅固,還起到美化公路景觀的作用。在海拔高和寒冷的地區,需要選擇與環境適應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花草和矮灌木更適合種植在氣候溫暖、雨水充足區域的路基邊坡位置,讓其與綠化帶或行道相連,構成優美的公路環境。還可以將其組合形成圖案,例如種植常青樹和不同季節盛開的植物花草。
填石路基邊坡在采取植物防護方法時,要重點注意換土工作,根據植物根系生長發育水平確定需要的換土量,這樣才能夠滿足植物保持正常狀態需要的營養,如果植物沒有較強的防沖刷能力,但又要起到一定綠化作用時,可以采用植物防護工程防護相結合的方式展開防護工作。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邊坡上鋪設草皮。結合公路邊坡的實際特點,確定鋪設草坪的面積,還要確定出植物種植的數量,并且需要注意草皮的高度不能低于10 cm。要保證草皮鋪設具有一定美觀性。如果高邊坡受到的侵蝕程度較低,可以直接在上面播撒草種,長出自然的草皮;如果高邊坡受到嚴重的侵蝕,除了要播撒草籽,還需要鋪設草皮,要選擇耐旱、耐寒的草皮品種,還可以適當結合泥漿來提升高邊坡的強度[1]。
1.2 工程防護
1.2.1 護坡
護坡常用的方法是填方坡面。在對坡面進行防護時,需要考慮填石路段使用的植物防護是否穩定,然后采用多一種防護形式預防雨水沖刷造成的安全隱患。可以采取漿砌片石、格網、搭設拱形骨架的方式等。
1.2.2 坡面處置
等到坡面構造施工完畢,并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性后,要開展邊坡表面的防護設計工作,以減小雨水給邊坡帶來的沖刷和侵蝕,通常情況下將植被防護作為主要方式,適當采取工程防護方式。應用工程防護方式可以結合噴漿、噴射混凝土等方式進行防護,噴漿能夠在坡面上形成保護層,當邊坡的整體性差,出現一定的碎石裂縫,或者出現落石等情況就需要采取噴漿防護的方法。噴射混凝土的防護方式可以用在容易風化,但風化程度低,存在碎石裂縫的干燥坡面上,最佳噴射厚度為8 cm。
1.2.3 護面墻
通常在軟質巖層或邊坡較陡的位置采用護面墻防護方式。護面墻需要使用漿砌片石或者漿砌塊石,當邊坡無滑動或出現滑塌的現象,采用這種防護效果最佳。護面墻需要具有一定整體性和抗傾覆的能力,護面墻在設計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出墻面最佳的坡度,并始終保持著規范設計。要注意不能將護面墻設置在地基不穩的高邊坡上,要先對松軟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因為護面墻的基礎必須穩定可靠。
2 加強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的設計措施
2.1 加強噴射混凝土技術的設計
為在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要讓技術應用得更加合理,從設計方案中體現技術的有效作用,提升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滿足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標準。在設計體系與技術相結合,能夠處理路基存在的差異性,在后期展現良好的效果。噴射技術包含了錨噴技術和素噴技術,可以在滑動體表面使用錨噴技術,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在其表面形成一種板體結構,這種結構將松動的巖石固定為一個整體,有效解決滑坡問題。如果高邊坡屬于風化巖面,表面較為松散就可以采用素噴方式進行防護,進而保證公路的安全。通過對這兩種技術的分析可以看出噴射混凝土技術的必要性,在設計過程保持長遠的目光,加強設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2.2 收集更為詳細的地質資料
在公路路基進行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先對施工的線路進行全面勘探。對于巖層狀態較復雜,黏土層變化大的公路路段要對其進行布孔勘探,施工時在挖方地段加強對鉆孔密度的設置,這樣可以獲得全面精準的地質材料。開展具體施工時,如果路塹在開挖后出現塌落情況,在采取相應補救措施后要更改之前的防護設計。因此,開展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工作時,要綜合考慮地質結構、邊坡所在位置以及巖土的性質,在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后,要按照邊坡具有的不同特點進行分段設計。要加強地質勘探工作,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防護形式,這樣能夠獲得更多設計依據,收集的地質資料更完整。
2.3 加強設備的有效應用
在進行路基防護設計時,設備也是其中主要的部分,目前大部分建設項目需要使用高強度機械來完成作業,其使用的主要目的是讓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得到提高。由此可見,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會影響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設計的水平。首先,在購買或租賃設備時,要考慮到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工作的困難性,以及影響防護工作開展的因素,還要合理規劃大型、中型、小型設備的使用量,不應出現使用過多的現象,這樣會縮小施工空間,限制了其他部分施工,無法達到理想的施工標準。其次,在使用機械設備時要與設計人員進行有效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到施工中哪個環節的操作更具靈活性,哪些環節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采用這種方法能夠讓設計理念和設備操作方式進行互補,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工作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如果遇見復雜的土質結構、環境以及地形等,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難度,提高施工的不穩定性。因此,要充分結合施工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防護技術,以避免出現滑塌、滑坡等災害問題。在確定防護設計方案時,還要結合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多方面考量,以確保高邊坡防護工程的安全、順利、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二贊.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的設計核心探究[J].河南科技,2020,39(28):118-120.
[2]劉印.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技術措施探討[J].人民交通,2020(4):138-139.
[3]唐衛國.公路工程路基高邊坡防護的優化設計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