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釗
摘要:一般來說,計算機內部系統中容易出現各種漏洞,這些漏洞會影響到計算機整體的安全性,如果不及時彌補,那么計算機的數據很可能會丟失。本文首先將指出影響計算機安全性的漏洞類型,其次對安全性漏洞進一步分析,最后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彌補的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技術
現階段,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也隨之得到較大的提升,該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效果都比較可觀,所以,人們越來越關注計算機安全性漏洞的問題,保障自身信息數據的安全,減少這些漏洞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風險[1]。因此,從安全第一的原則出發,計算機的安全檢測技術應該得到合理高效的革新。
1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的主要技術
1.1形式化檢測技術
一般來說在計算機已有的安全性檢測技術的基礎上,再進行系統化和規范化的安全檢測,并根據形式化的檢測內容檢測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是否達標,這就是形式化的計算機系統檢測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在計算機系統中應用形式化的檢測技術的前提是要含有規范合理化的計算機形式語言,這樣才能在檢測過程中將檢測內容和規范的內容一一對應起來。然而這樣的檢測方法并不能精確找到計算機系統中存在的安全性問題,也無法及時找到系統中隱藏的安全性風險。
1.2隨機檢測技術
計算機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潛在的安全性風險可以通過隨機性的檢測技術排查出來,如果該項技術在計算機系統中找到了潛在的風險,那么這項技術就可以及時讓系統對相應數據進行合理的保護,從而讓計算機的數據得到較為安全的保障,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的安全性,這項技術可有效應對外部的病毒。比如:現如今市面上很多的計算機系統防護軟件都是采用的是隨機性檢測技術,可以大幅度提升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防護性[2]。但是,這種類型的防護軟件在一個計算機系統中只能安裝一個,否則就會影響到計算機系統自身的運轉速度,而且還會影響到計算機本身的穩定性。
1.3故障注入檢測技術
除了上述兩種檢測技術之外,還有一種檢測技術是通過給計算機系統注入故障的方式,讓系統預先進行這種故障的安全檢測工作,進而提升系統的檢測效率和安全性,這種檢測技術就是有名的故障注入。這種檢測技術采用的思想是逆向思維,考慮到結果之后反饋到實施的過程中,雖然可以有效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檢測效率,但是這種檢測技術根據現階段的研究現狀來看,還是比較有風險的,對技術操作人員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有很大的要求,一旦處理不當就會讓系統產生更多的問題,進而影響到用戶本身的利益。
2實施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的具體策略
2.1提高安全意識
雖然進入新世紀以后,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都得到了大幅度的發展,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強的開放性,但也正是因此,計算機系統容易出現安全性問題。所以,在落實安全性檢測技術的前提下,第一個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提升用戶的計算機系統安全性防范意識,讓用戶普遍意識到計算機系統安全性漏洞的危害,進而降低安全性風險的出現概率,從而降低檢測技術的難度。例如用戶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要及時考慮到系統的兼容性問題,考慮到軟件的安裝是否會影響到系統的運轉速度[3]。除此之外,正規的軟件下載渠道是用戶系統安全的保障。
2.2加強安全檢測工作力度
計算機的安全防護軟件可以很好的防護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且還可以及時修復系統和軟件的漏洞,防止出現病毒入侵或者數據丟失的現象,從而提升對用戶信息的保障力度。所以,計算機安全防護軟件的檢測力度必須要加強,這樣才能在計算機正常運行的基礎上,能夠及時高效的檢測出系統或軟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安全性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系統的防火墻也是一個抵抗病毒入侵的有效手段。
2.3提高工作人員專業能力
保障計算機系統安全性的基礎是計算機的技術人員,所以說,計算機系統安全性檢測技術的能力與計算機系統的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掛鉤,系統安全性的提高,離不開技術人員的技能素質的提升。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這就給計算機系統安全性檢測帶來越來越大的難度,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必須得到合理適時的提升,掌握好高新的計算機技術是提升計算機系統檢測安全性的必要基礎[4]。可見,在進行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檢測流程之前,技術人員必須要先掌握計算機的性能和結構的知識,才能在檢測過程中更加合理和規范的找到潛在的風險和問題,進一步分析潛在隱患之后,就能根據專業且先進的知識提出合理的改進防護對策,進而保護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比較快,在提升用戶對計算機安全意識的同時,還要積極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檢測能力。而且,找到計算機潛在的隱患之后,應該制定好合理有效的防護方案,在計算機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從而更好的保障計算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張睿騰.芻議計算機軟件安全漏洞檢測技術[J].電子測試,2021(06):123-124+52.
[2]李正迪,彭文雪,楊小燕,孫新杰.關于計算機軟件安全漏洞檢測技術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07):38-39.
[3]韓敬峰.淺析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技術[J].福建電腦,2021,37(01):170-171.
[4]丁文才,韋正超,陽江,孫新杰.關于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技術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02):40-41.
柳州工學院 54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