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育恒
摘要: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審美教育能夠切實符合核心素養對當代小學教學的要求。在小學教育期間組織審美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感悟自然與生活之美,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句話的真正內涵。通過運用多方面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氛圍,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改善課堂結構,將美育融入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融入美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180
引言
素質教育已經越來越關注藝術領域的發展,不僅要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文化成就,而且要使他們能夠全面發展,同時,培養審美技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從發現美感到創造美,更容易發現生活的美,以此實現在現階段下學生自身的發展與進步。
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育的意義
小學階段正是智力與情商的啟蒙教育階段,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學校加大了對小學美術的重視程度,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將美育融合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環節的質量和水平,優化課堂的教學結構,在欣賞與發現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美學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美育,可以對表層的現象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幫助學生深切體會到事物的內涵和內在價值,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價值層面。生活本身處處都是美,只不過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育教育,能夠對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等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從根本層面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效率。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育的策略
(一)精心創設美的情境
在舊式的教學實踐過程當中,老師教學的方式一般比較單一,使得整體的課堂氣氛沒有那么活躍,導致學生沒有興趣進行學習,這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事情。如果想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應該找到新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有一個優良的課堂環境,使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更高。當下,雖然有一些學生能夠選出最優的美術作品,但并不能說出作品的優秀之處體現在哪里。而且學生對藝術品的認識不足,單單依靠他們自己的認知,難以真正的了解到美術作品所蘊含的價值。因此,學生日常學習的時候對美術往往不是那么感興趣。當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老師就應該更換新的教學方法,創造出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國畫相應知識的時候,可以搞一個類似于拍賣會的課堂情境,把學生當作收藏家,為每一位學生布置一幅國畫,讓他們通過查資料等方法熟悉作者,熟悉創作的時代背景,并讓他們來宣傳自己手中的國畫,提高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活動,能夠很好地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現代化教學
美術學科教學是審美性的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對造型美的感知與理解的過程。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教學手段,除了以往的紙質文本,電腦、移動設備、校園智慧課堂等都是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全新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電腦或其他設備直接為學生展示音頻、視頻、靜態圖片等各類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未知欲,特別是一些現實生活中難以直接觀察的事物,如,煙花、彩虹,某些特殊的動植物,等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直觀感受事物的美妙之處,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三)在實踐運用中創造美
讓學生能夠發現美并讓他們學會創造美是小學階段美術教育的關鍵,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老師要多思考,找到有用的教學方法,通過這些有用的方法來使學生能夠發現美,并且創造美。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是讓學生創造美的關鍵步驟,所以老師在教學活動當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學會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創造美,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們的美術素養。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形成新的認識,而且能夠對身邊的事物形成科學的認識和評價,培養他們創造美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對美的創造。老師也可以利用課堂來進行美的創造,比如,利用廢棄的塑料瓶,撕掉瓶子上的商標畫上畫就可以變成一個花瓶,這樣,一方面學生會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們對美的創造的能力。只有通過老師的積極引導,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創造美。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把創造能力較強的同學分到不同的小組里,積極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幫助其他學生進行創造,這樣不僅可以增強不同學生之間的聯系,也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四)課堂內外聯動,豐富審美教學形態
生活是靈感的發源地,教學課堂在一定程度上說是比較單調、枯燥的。一些小學生好動、好玩,自主學習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弱。有時教師在課前準備了各種教具,但由于課堂教學互動性不強,一些學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課堂內外聯動活動,如,在校園里觀察與寫生,前往博物館參觀學習,在一些校外集體活動中提前布置相關學習要求,等等。在感性直接的觀察中,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進而實現美術課堂的無界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育中美育的滲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的同時,促進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鑒于此,教師需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美育的挖掘,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美、欣賞美以及創造美,進而陶冶學生情操。
參考文獻
[1]宋淵.小學美術課堂的美育教學[J].科幻畫報,2020(08):250.
[2]陳春陽.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育[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7):6.
[3]駱勇.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育滲透路徑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85.
懷集縣大崗鎮譚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