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燕
摘要:伴隨小學新課標的改革,為了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整體質量,教師應按照學生需求制定教學方案,結合學生能力拓展教學內容,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及認知能力優化教學環節。鑒于此,本文就結合“以學定教”理念,探討提升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效率的有關策略,希望能為相關人士帶來借鑒意義。
關鍵詞:以學定教;小學語文;高效教學
引言:“以學定教”實則就是指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重啟迪學生的“學”,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幫助學生釋放自身潛能,真正構建“學”與“教”的和諧關系。為此,就需要教師結合具體學情,將其視為定教指標,找準教學起點,用高效、科學的方式為學生帶來優良學習體驗,促使其高效學習、快樂成長。
一、“以學定教”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教學原則
1.人本主義原則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格外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學生需求及實際特色,重點關注學生個性、潛能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法,執行針對性教育學計劃,更易于學生接受所學內容。
2.堅守重點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時,由于課時有限,但內容繁多。所以在課堂教學之際,教師要明確重點,重點講解每一節課的核心知識,但這也不意味著非重點內容就要被忽視。
3.能力優先原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引入“以學定教”理念,需要將學生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凸顯學生主體性,注重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二、“以學定教”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策略
1.把握認知需求,優化教學內容
小學時期學生的身體及身心,正處于迅速成長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知識接收能力存在一定差異。正是這一特點,新課標在總體設計理念上,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細化,針對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的培養目標。為此,在設計教學內容之際,教師應牢牢把握學生認知需求,打造差異化教學方案,這樣才能促進每一學段、不同層次學生教學目標的完成[1]。
例如,在教學《火燒云》時,主要要求學生能領悟文中優美語言,體會文中關鍵字詞及句子。在具體閱讀教學之際,教師應帶領學生針對文本語言展開賞析,結合這一目標,教師便可以按照下面幾點優化教學內容:①感受火燒云中的生活化語言、口語化語言特色,如“火燒云上來了”“您老是金胡子了”等。②感受文中優美語言的作用,體會語言運用技巧。③在閱讀描繪火燒云顏色及形狀的句子后,你有什么感受,能說一說其中的精妙之處嗎?最后,通過這種“接地氣”的教學方法,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學生認知特點,且高度符合新課標教學內容,既能幫助學生迅速走入文本情境,又能令其高效掌握課文內容,理解其中重難點。
2.避免疏忽遺漏,設計教學內容
一般來說,能入選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屬于文質兼美的佳作。無論是文章謀篇布局,亦或者遣詞造句,都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引發其思考,進而感受作者對文字的應用技巧。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時,教師切忌不要將教學重點停在指導學生理解表面內容含義上,而是要指導學生深入思考文本主題。但不得不承認,小學階段的學生缺少完整的思維能力及邏輯意識,所以無法確保其能全面且深刻的理解文章細節。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就要找出學生易于疏忽遺漏的“點”,以此優化教學方案,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深度閱讀及理解,避免其在日后分析文本時因疏漏文章中的某一點而錯悟文章[2]。
例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之際,由于這是寫景狀物文章,學生在融合個人閱讀經驗后,就可以初步了解文章中的語言了。但是,由于文章結構極具特色,所以學生理解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拋出兩個問題: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爬山虎的腳,可是為什么在文章中又詳細的講解了爬山虎的葉子呢?②在描繪爬山虎時,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觀察這種植物的?你覺得這種觀察方法的妙處在哪里?通過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卻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解開學生心中的謎團。再如,在教學《窮人》時,在整篇文章中都沒有一處是用來直接描寫漁夫的貧窮。所以,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圈出描寫漁夫貧窮的語句,并結合這篇文章的主要事跡,向學生提問:“這篇文章的題目就是窮人,那么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告訴我們漁夫一家有多貧窮嗎?”由此一來,便可引導學生在其極易有所遺漏、有所錯悟的地方再次思考,進而深入探究課文主題,強化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3]。
3.把握學生思維,完善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學和知識極具開放性特點,即使是同一篇文章,甚至是同一個段落,但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往往就會悟出不同的道理,感受不同的寫作手法及主旨情感。為此,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合理優化教學內容,以此發展學生語文思維。
例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時,學生在初步學習后,便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各有長短之處,既要反省自身短處,又要欣賞他人之長處,這樣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由此可見,通過這篇課文學習,便可以真正達到教化學生的目標。結合課文內容,教師便可以在教學后這樣布置寫作任務,指導學生圍繞課文內容改變,試想一下如果鐵罐也像同學們一樣感受到了“真理”,在他學習尊重陶罐后,是不是又會迎來不一樣的結局呢?這樣一來,便可促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文本,進而增強對文本主題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代小學語文教學時,積極引入“以學定教”理念,便可真正為高效教學帶來便利。為此,教師應充分認知“以學定教”理念的價值,明確“以學定教”的原則,并將其靈活滲透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以此在循序漸進中改善小學語文“低效”教學現狀,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靜.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以學定教活動的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21(04):50+52.
[2]陳姜紅.以學定教,打造小學語文智慧課堂[J].新智慧,2020(32):27-28.
[3]費宏宇.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學定教”的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