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潔
摘要:為探究不同設計要素組成的高校圖書館網頁對用戶情感偏好的影響。首先選取高校圖書館網頁的設計要素,并根據設計要素的不同組合,選取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圖書館網頁。再從網絡、文獻等處搜集感性意象詞對,將選取的感性意象詞對及代表性圖書館網頁進行組合。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數據,運用感性工學的原理,對數據進行均值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最終因子分析得到兩個主因子:“風格因子”和“效率因子”,將用戶的主觀感受量化為符合人們情感偏好的網頁設計要素,可為高校圖書館網頁設計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感性工學;網頁設計;語意差異法;因子分析
引言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瀏覽網頁,網頁的外觀設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用戶對網頁的最初印象、使用該網站的頻率以及網站的自我宣傳等。然而由于用戶的情感偏好存在差異,因此網頁設計者需要充分感知用戶的心理需求,將其融入到網頁設計的過程中。感性工學技術是一種運用工程技術手段來探討用戶感性心理與產品設計特性關系的方法,在產品設計時,通過將人們對產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表達,并與產品設計特征相關聯,實現在產品設計中體現用戶的感受,設計出符合用戶期望的產品[1]。網站與網頁是高校圖書館開展網上信息服務的窗口,也是圖書館與讀者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師、學生進行學術交流的園地,因此圖書館要想提高網上信息服務的質量與水平,必須加強網頁的建設[2],以吸引更多的師生使用圖書館網站以及移動圖書館的相關服務。如何將圖書館網站的設計和人們的心理需求相結合,是網頁設計者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目前,關于感性工學已有不少學者進行深入研究,但是具體至網頁設計中的感性工學的研究較少。侯倩將感性工學和設計學理論嵌入到服裝銷售網頁視覺設計流程的開發中,完成了基于感性工學的服裝銷售網頁視覺設計流程的構建[3]。郭伏,李美林和屈慶星將視線追蹤技術、正交試驗設計原理用于設計要素及代表性網頁選擇,分別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和BP神經網絡模型,研究基于用戶感性需求的電子商務網頁外觀設計優化方法[4]。張情華將感性體驗的量化結果優化學而思網站,通過問卷調查用戶滿意度,表明感性工學的少兒網站設計是高效的[5]。劉瑋琳以網頁原型為刺激材料,進行用戶感性的測量實驗,通過神經網絡算法建立感性意象的認知預測模型,來最終實現網頁設計在有限解空間內的最優[6]。
本文運用感性工學原理,通過感性意象詞對針對不同設計要素組成的高校圖書館網頁進行主觀評價,將用戶的主觀感受量化為符合人們情感偏好的網頁設計要素,為高校圖書館網頁設計者提供參考。
一、研究過程與方法
①選取高校圖書館網頁外觀設計要素,將圖書館網頁的設計要素解構為導航欄、圖片位置、主色調、字體四個要素。通過瀏覽全國高校的圖書館網站,從解構的四個要素出發,選取出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圖書館網頁。
②從網絡、文獻等處搜集感性意象詞對,將選取的感性意象詞對及代表性圖書館網頁進行組合。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將選擇的感性意象詞對及代表性高校圖書館網站以語意差異法進行感性意象評價實驗。
③樣本均值分析與因子分析。根據受測者對于代表性網頁的評分,取平均值為最終得分,并對評價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因子分析。
二、網頁設計要素選取及感性意象詞對建立
(一)網頁設計要素及代表性網頁的選取
通過瀏覽全國高校的圖書館網站,從網頁設計者的角度出發,解構出4個網頁設計要素:導航欄、圖片位置、主色調、字體。其中,導航欄解構為4個水平:左側、頂端、右側和無;圖片位置解構為3個水平:左側、中間和右側;主色調解構為4個水平:白色、藍色、紅色和綠色;字體解構為2個水平:宋體和黑體。
從這四個設計要素的角度出發,根據四個要素不同形式的排列組合,瀏覽全國高校的圖書館網頁,最后選取出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圖書館網頁。
(二)感性意象詞對建立
通過翻閱文獻、網絡查詢等方式收集網頁設計感覺意象詞對,并對意思相反的詞進行分組、合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感性形容詞對,最終得到共9組感覺意象詞對(詳見表1)。
(三)問卷設計與調查
在產品語意差異法中,對級差的定義是能夠引起人們感受的最小刺激強度的差值,通常人們處理的感覺量級少于7個時不會發生混淆,所以主觀評價的等級標度往往根據不同的對象分為5個或7個[7]。本文采用7級量表進行實驗,以感性形容詞對“粗糙的—精致的”為例,選項1(1分)表示非常粗糙;選項2(2分)表示粗糙;選項3(3分)表示比較粗糙;選項4(4分)表示既不粗糙也不精致;選項5(5分)表示比較精致;選項6(6分)表示精致;選項7(7分)表示非常精致。本實驗通過線上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發放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100份,運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因子分析。
(四)樣本均值分析
通過100個調查對象對6個代表性網頁進行打分,每個代表性網頁均得到900個評分(100份問卷×9對感性形容詞),取平均值為最終得分。運用EXCEL和SPSS進行數據處理,最后將每對感性意象詞對的平均分值作為其得分。不同代表性網頁的感性意象詞對評分不同,即人們對不同網頁設計的感覺差異較大(詳見表2)。
(五)相關性分析與因子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KMO值為0.800>0.5,故該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檢驗Sig.=0.000<0.05(即p<0.05),球形假設被拒絕,原始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
由因子分析獲得的相關性矩陣、累積因子貢獻數據(詳見表4、表5)。
表4中,絕對值越大表明兩組形容詞對之間相關性越高。如活潑的—沉悶的這組形容詞對與智能的—呆板的、粗糙的—精致的、現代的—傳統的形容詞對相關,說明那些智能的、精致的、現代的往往傾向于活潑,而那些呆板的、粗糙的、傳統的則更傾向于沉悶。
由表5可看出,總共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2個主因子,2個因子累計貢獻率為59.578%,損失較少的因子解釋,即這2個因子包括了高校圖書館網頁感性形容詞對的大部分信息。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量反映了因子與變量的接近程度,其絕對值越大,對應變量與因子關系越近,因子貢獻也越大[8]。因此為更明確各因子的組成成分,將因子進行旋轉,得到因子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表6給出了各因子的旋轉成分矩陣分析結果,結果顯示:活潑的—沉悶的、和諧的—突兀的、智能的—呆板的、現代的—傳統的、完善的—殘缺的這5組形容詞對在第1個因子上有較大的載荷,根據這7組形容詞對,將第1個因子命名為“風格因子”;粗糙的-精致的、低效的—高效的、難查詢的—易查詢的這3組形容詞對在第2個因子上有較大的載荷,根據這3組形容詞對,第2個因子可命名為“效率因子”[9]。由此可得,高校圖書館網頁的感性設計可用2個因子來形容(詳見表6、表7)。
由表6和表7可知,每1個感性因子都有其對應的最大決定因素的形容詞對。根據特征因子找出代表性最強的高校圖書館網頁,可以為高校圖書館網頁的設計者提供參考。
三、結束語
①用戶對于高校圖書館網頁設計的感性意象差異比較大,不同設計要素組成的圖書館網頁會給用戶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高校圖書館網頁設計者在設計圖書館網頁時,應重視網頁設計要素的選擇。
②當描述不同設計要素組成的高校圖書館網頁主要感性意象詞對間存在較高相關性時,不同設計要素組成的高校圖書館網頁表現出某些相同的情感偏好。
③通過因子分析,得到影響高校圖書館網頁設計感性意象的兩個主要因子:“風格因子”和“效率因子”。因此高校圖書館網頁的設計者在設計網頁時,要著重考慮網頁的設計風格和用戶使用的便利性,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該圖書館網站,以更好的為廣大師生提供圖書館資源的相關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弈菲,劉馳.宋代國畫圖案在旗袍設計中的感性工學應用[J].毛紡科技,2021,49(03):47-53.
[2]范翠玲.我國高校圖書館網站及主頁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J].圖書館論壇,2005(04):84-87.
[3]侯倩.基于感性工學的服裝銷售網頁視覺設計流程開發[J].山東紡織經濟,2015(05):38-40.
[4]郭伏,李美林,屈慶星.基于感性工學的電子商務網頁外觀設計優化[J].人類工效學,2013,19(03):56-60.
[5]張情華.基于感性工學的少兒網站界面建模研究[D].南華大學,2011.
[6]劉瑋琳.基于感性工學的網站首頁界面優化設計[D].東北大學,2013.
[7]劉國聯,江影.基于穿著者感性認知的服裝款式感性研究[J].紡織學報,2007(11):101-105.
[8]孫艷波,梁建芳.基于感性工學的婚紗肩頸款式評價研究[J].山東紡織科技,2020,61(06):13-16.
[9]郭冰潔,薛媛.旗袍領型與開襟的感性評價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7,31(03):338-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