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
摘要:提高打擊假冒偽劣、走私煙草專賣品等違法行為的精確性,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與促進煙草行業的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本研究通過對C市Q區近年的涉煙違法犯罪數據進行挖掘,通過定量分析方法,檢驗各要素對案件發生的具體影響,找出關鍵特征屬性與涉煙違法犯罪大案之間的量化關系,對接市場監管全面化向前“一公里”問題,這可以為進一步構建市場監管預警指引體系以及監管再挖掘體系提供基礎。
關鍵詞:市場監管;數據分析;數據應用
引言
出售假冒偽劣煙草商品,以及走私販賣煙草商品,不僅會對煙草行業的正常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會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潛在風險。想要解決這一問題,煙草工作人員需要對煙草專賣市場監管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并以該數據作為基礎,制定具有高度可執行性的煙草銷售監督管理制度,維護煙草行業的穩定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卷煙生產國與消費國,擁有大約3.2億的煙民,對卷煙的需求十分巨大。同時,煙草還是國家和地方財稅的重要經濟來源。因此,煙草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十分重要。但由于煙草制品的“低門檻”“高利潤”等原因,與煙草相關的違法犯罪案件頻頻發生,近年來與煙草有關的犯罪案件在數量和金額上都呈日益增長的趨勢。在巨額利潤驅動和監管缺失的背景下,非法經營,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頻發,使得我國一度躍居世界假煙生產和出口國榜首,對中國煙草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卷煙打假打私作為煙草管理主體的一項基本職責,是確保煙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執法人員提供快速破案的輔助工具,提高煙草監督管理主體打擊涉煙違法犯罪的效率,提高打擊假冒偽劣、走私煙草專賣品等違法行為的精確性,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與促進煙草行業的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對于C市Q區近年的涉煙違法犯罪數據進行挖掘,通過定量分析方法,檢驗各要素對案件發生的具體影響,找出關鍵特征屬性與涉煙違法犯罪大案之間的量化關系,對接市場監管全面化向前“一公里”問題。
二、文獻綜述
國外關于煙草行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體制方面。由于煙草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它既與政府財政收入關系密切,又與政府監管行為緊密相關,所以世界多數國家都對煙草實行比較嚴格的管制制度。日本實行的是部分專賣體制,美國實行的是管制競爭的體制,而在俄羅斯實行的是自由競爭體制,對比各國的管理體制發現,不同的體制對打擊非法煙草貿易的做法與方式存在較大差異。
國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于中國煙草行業監管的研究。煙草稅收是中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煙草對人類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加強煙草專賣監管既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手段,也是降低煙草對于民眾健康危害性的迫切需要。孫曉東(2015)分析了中國煙草專賣制度,認為存在許可證管理“重許可、輕監管”的現象,卷煙市場監管力度不夠,政企合一、監管乏力,國家專賣演變為地方專賣等監管等問題。新型煙草制品問世只有十多年時間,仍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新創企業和品牌層出不窮,新事物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既需要行業自身的約束,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完善監管措施。王成(2019)認為,要加強針對新型煙草制品的市場監管,應建立新型煙草制品分類和生產統一標準,明確新型煙草制品分類和主管部門,完善宣傳、購買和使用要求。第二,煙草行業違法犯罪懲處及預防研究。賀平凡和羅開卷(2011)指出在涉煙犯罪的罪數形態認定中,具體個案復雜多樣,需要結合具體案情區分一罪與數罪,并決定進行一罪處理還是數罪并罰。馬蕭惠(2015)介紹了非法經營罪在涉煙犯罪領域適用的變化,分析了這種變化的意義。馬鳴蕭、惠寧和寧濤(2015)分析了煙草行業違法犯罪行為產生的信息機制,構建了煙草行業違法犯罪行為的系統動力機制模型,并提出了有效預防與遏制違法犯罪行為的相應對策。第三,數據挖掘在違法犯罪查處中應用研究。近幾年,相關學者在犯罪情報分析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利用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技術研究犯罪活動規律逐漸受到關注。例如鄭廷、張云濤(2016)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關聯關系算法從犯罪嫌疑人的社會關系人群中篩選出案件相關人,為獲取新的賄賂案件線索與突破案件提供輔助性幫助。王彬(2019)指出數據挖掘在犯罪偵查中具有發現案件線索、確定偵查方向,發現證據材料、鎖定犯罪行為人、偵破案件等作用。
國外關于煙草行業的研究,為中國煙草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豐富經驗。國內研究比較豐富,為中國煙草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注入了持續不斷的動能,但目前關于煙草違法犯罪預警的研究較少。國內已有不少研究關注到數據挖掘在違法犯罪識別查處中的作用,但鮮有從數據挖掘角度研究煙草違法犯罪的關鍵因素、構建預警機制。本課題以C市Q區涉煙違法犯罪行為為研究對象,通過數據挖掘,識別該對象的關鍵特征因素,來優化對煙草市場的監督管理。
三、數據描述與分析
針對C市Q區2017年和2018年的涉煙違法犯罪數據,特別是編碼了當事人職業、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時間、地區、案件類型、案件來源等識別違法案件的主要來源特征,構建了能反映案件關鍵信息的可操作、量化數據集。統計了2017年和2018年案件發生的主要特征信息:
(1)從案件金額來看,2017年和2018年共328起案件,涉案金額為10000元以上的共有54例;平均涉案金額為6160元。
(2)從案件類型來看,涉及假冒偽劣香煙的案件有105件,占32%,其他類型的違法出售香煙案件共有223件(包括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無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經營煙草制品零售業務、煙草專賣零售經營者未在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核定地點經營、銷售走私煙草專賣品、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占比為68%。
(3)從案件發生時間上來看,在2017年和2018年共發生的328件案件中,發生在2月、3月、5月以及10月的案件分別為40、40、49和37件,這些時間恰好是春節、五一勞動節以及國慶節期間,說明這些重要節假日發生涉煙違法犯罪的概率明顯提高。
(4)從案件來源來看,市場查獲的案件有241件,占73%,投訴舉報的案件有87件,占27%,這說明案件主要來自市場查獲。
(5)從涉煙違法犯罪涉案人員的性別特征來看,男性為183個,女性為145個,男性占比略高。
(6)從涉煙違法犯罪涉案人員籍貫的區域來看,主要是C市Q區籍貫居民,有257個涉案人員籍貫為C市,其中為Q區的有222人,接近70%。外省涉案人員主要來自浙江、云南和貴州。
(7)從涉煙違法犯罪涉案人員的職業來看,有80人為無業,占比為24%。個體工商戶為179人,占比接近60%。其余職業主要分別為煙農、運輸公司老板、司機。同時,涉案人員有166人為煙草零售戶,占比約為50%。
(8)從涉煙違法犯罪發生的區域來看,發生在街道或高速公路的有210個案件,占比為64%,發生在鄉鎮的有118例,占比為36%。
四、計量結果與分析
為識別重大案件的發生線索,區分1萬元以上的案件(大案)以及1萬元以下的案件(小案),運用logit回歸模型識別大案發生的顯著線索信息(詳見表1)。
根據logit回歸結果,可以發現:
(1)節假日所在月份變量的估計系數顯著為負,說明涉案金額超過1萬元的大案并不是發生春節、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這段時間僅是較小案件的高發時段。
(2)案件獲取來源變量的估計系數顯著為負,說明大案更主要來自投訴舉報,因此要查處涉煙大案需要調動投訴舉報線索。
(3)涉案人性別變量的估計系數為正,說明涉煙大案當事人主要為男性。
(4)涉案人籍貫(C市)變量的估計系數接近10%的水平上顯著為正,涉案人籍貫(Q區)的估計系數接近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Q區發生的涉煙大案當事人主要為非Q區的C市居民,這類居民應該給予重點關注。
(5)涉案人是否無業變量的估計系數為正,涉案人是否零售戶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應該重點關注無業以及煙草零售戶這兩類群體。
基于此,我們可以判斷出,Q區精準打擊涉煙違法犯罪,需要重點關注該區域非Q區的C市居民,特別是其中無業以及為煙草零售戶的男性個體。
五、Q區專賣監管數據應用方向
以C市Q區涉煙違法犯罪行為為研究對象,通過定量分析方法,從涉案卷煙品牌、當事人職業、人口學特征、案發時間、地域、運輸方式、卷煙銷售數據、區域經濟指標等角度識別違法案件的主要特征,系統分析影響Q區涉煙違法犯罪行為的關鍵特征因素,并采用相關性分析的方法,精準識別各因素的影響方式,可以為進一步構建市場監管預警指引體系以及監管再挖掘體系提供基礎。
1.市場監管預警指引體系構建。基于求出的關鍵特征屬性與涉煙違法犯罪率之間的量化關系,構建市場監管預警指引體系,該體系能幫助我們識別案件發生的外部主要線索表現,即在一定程度上鎖定特定時間內的重點關注區域、重點關注品牌、重點關注人群、易發案件類型等其他相關信息,解決市場監管全面化向前“一公里”問題。
2.監管軟件應用結果再挖掘體系構建。通過構建涉煙違法犯罪案件數據庫,采用計算機深度學習技術,尋找建立合適的算法,最大限度的描繪涉煙違法犯罪當事人的人口學特征和行為特征,構建監管軟件應用結果再挖掘體系。該體系對已經篩查出的涉案線索信息進行比對,并做出進一步篩選,找出發生涉煙違法犯罪概率較高的個體與事件,解決精準打擊“最后一公里”問題。
五、結束語
對于煙草從業者而言,想要充分發揮煙草專賣市場監督數據的效用,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運用Logit回歸模型對監督管理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并以該數據為基礎,構建市場監管預警指引體系以及監管軟件應用結果再挖掘體系,高效處理煙草行業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煙草市場的穩定。
參考文獻:
[1]賀平凡,羅開卷.涉煙犯罪的罪數形態認定——析《關于辦理非法生產、銷售煙草專賣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J].政治與法律,2011(07):48-55.
[2]馬鳴蕭,惠寧,寧濤.信息、監管與犯罪遏制——以煙草行業為例[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51-56.
[3]馬蕭惠.淺談非法經營罪在涉煙犯罪領域的適用變化[J].山東社會科學,2015(S1):381-383.
[4]孫曉東.煙草專賣監管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182-183.
[5]王彬.犯罪偵查中的數據挖掘及其作用分析[J].廣西警察學院學報,2019(02):35-42
[6]王成.淺議新型煙草制品市場監管問題及對策[J].法制博覽,2019(11):175-176.
[7]鄭廷,張云濤.基于領域本體的數據挖掘技術在賄賂犯罪偵查中的應用[J].中國檢察官,2016(0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