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婧 戎霞
【摘要】教材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基本要素,教學改革是重要途徑。教材改革貫穿于教學改革的全過程,是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專業內涵建設的突破口。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新型信息技術不斷涌現,傳承知識載體的教材必然進行改革,教材立體化大勢所趨。
【關鍵詞】職業教育;立體化教材
一、研究現狀
目前關于立體化教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總結高校教材立體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總結相應的實踐經驗,并對未來發展與建設進行思考,能夠為建設立體化教材的教師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如蔣永叢、王振的《互聯網+背景下高職立體化教材建設研究》、王麗的《高校教材立體化建設思考》、阮林要的《基于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立體化教材建設的思考》。具體課程的數字化教材的建設應用案例與探索,詳細介紹自身課程的特點與立體化教材的結合應用,以及如何進行立體化教材的建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如趙紅梅的《1+X證書背景下高職雙證融通立體化教材開發研究與實踐——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材為例、大多有關于立體化教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藝術類專業相關的立體化教材資源較少,沒有《創意畫》立體化教材,市場上大多集中在一些語言類、理工科專業的應用研究。
《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怎樣進行科學、合理的進行線上、線下多樣化資源的建設。通過《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的建設與實際應用,創意畫專題設計的課程相對比較與傳統教材實施對比成效與反思,從而進一步進行成果推廣。
通過本論文中主要實施范圍為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通過立體化教材的應用,讓學生在學習《創意畫》課程中能夠深入了解不同專題的設計原理,以實踐鞏固反思知識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結合線上拓展資源與其他優質線上課程的資源共享拓展知識面,增加學生的創意畫設計和創新能力,挑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了更多學習的資源和機會。
二、研究意義
1、實踐意義:內容更豐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多樣化資源立體化教材包括主教材、學習平臺、多媒體資源如課件、微課、錄屏、動畫、VR資源、AR資源等,資源較傳統教材更為豐富立體化,信息化技術打破以往沉悶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立體化教材強調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的滿足,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平臺反復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結合自身學習情況對部分內容加強學習。促進教學改革。采用新型教學方式對于教學課堂的效果更佳,如啟發式教學更易于沉浸式教學。
2、理論意義:通過立體化教材的建設與應用可以融合教學新模式,提高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結合藝術類專業特色,確立具有高職特色的數字化教材編寫策略,以及總結相關經驗,為藝術專業其他相關課程在立體化教材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立體化教材是在傳統紙質教材基礎上,圍繞某課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AR、VR、二維碼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紙質教材有機結合的整體性教學解決方案,提供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服務。教學內容呈現多樣性,展示課堂層次豐富,有利于學生圍繞核心內容進行學習、探究。
三、研究措施與內容
1、《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的建設方法。目標的確定,結合藝術類專業特點,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出發點,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特征,與企業密切合作,對立體化教材的建設目標進行積極探索。
2、《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整體框架與內容。教材的整體核心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出發點,根據教育教學大綱及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對象為核心,以實操實訓過程為導向,根據學生思維特點與認知學習能力特點,進行歸納總結知識點與重難點,確定相應的教材內容。
3、研究《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的呈現方式,如何制作專業化的數字化資源。根據每個單元項目模塊的特點,梳理教學重點及難點,幫助學生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和相關的數字化資源有效的關聯起來。
通過查閱文獻、查找相關設計類專業數字化教材開發與應用的相關研究資料,特別是在藝術專業課程中的應用;調研國內知名藝術類高職院校專業數字化教材開發與應用實施方法與案例;通過課程跟蹤法,通過全程實錄、課程跟蹤、課堂反饋等方式加大研究意義和實操有效結果。
4、《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的研究,通過《創意畫》課程立體化教材的使用,讓課堂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感,增加師生的互動。用電子信息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科技與資源的建設與應用,使教師教學能力得到提升,教學方式得到進一步改善。教師通過管理方式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課業情況及課后反饋,實時進行調整。
結語:結合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特點,融合 VR/AR 等新的信息技術,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和就業創業的能力。以線上教學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創意畫專題設計相關知識和設計思維方法等為主要知識目標,有效提高學院學生課堂教學實操水平,研究成果進一步進行共享教學資源,與省內外藝術類職業院校交流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江明芳.我國立體化教材研究進展綜述[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20,23(02):100-104.
[2]李科生,蔣志輝.“互聯網+”支持下的“立體化教材”開發探討[J].出版科學,2018,26(01):43-46.
[3]姜濤.高職開放型立體化教材資源建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4]高偉.基于立體化教材的研究性教學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3.
作者簡介:申婧,女,1993年9月,江西上饒人,碩士學位,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美術,工作單位:上饒職業技術學院;戎霞,女,1983年12月,江西上饒人,碩士學位,畢業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工作單位:上饒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