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出現與政府缺乏規范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幼小銜接機制不健全、家長認識不到位、市場功利化的影響不無關系,基于以上,筆者提出嘗試從健全規范管理,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健全幼小銜接機制,加強雙向銜接加強宣傳力度,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觀念、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加大治理力度這幾個方面,提出建議,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出現。
【關鍵詞】幼小銜接;小學化;幼兒教育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基礎教育壓力過重下移的一個突出表現,目前在我國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及培訓機構出現的較為廣泛,“超前教育”“拼音算數”教學讓原本屬于幼兒一片溫暖美好的童年的天空受到了嚴重的迫害。一味的搶跑心態而遺忘了學前教育自身的獨特性,遺忘了幼兒當下的成長需要和未來的全面發展,使得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1]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指的是幼兒教育的管理、幼兒教育的模式及教育內容都傾向于小學階段,強調知識和技能,忽視幼兒的真實發展水平和心理特點的一種畸形的教育現象。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
(一)缺乏規范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頻頻出現、樂此不疲,究其根本是缺少相關的明文規定的法律法規與政策,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應建立相關制度、嚴格執行要求,大力打擊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對幼兒園實行嚴格管理,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和培訓機構。教育部門要聯合其他部門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違反教學規律行為的打擊與治理。[2]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完善相關制度,對接收學前教育兒童開展違規培訓的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則要按照規定聯合開展懲戒。
(二)幼小銜接機制不健全
幼小銜接意識在兩個利益主體即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方面都極其的缺乏銜接意識。沒有整合多當面資源形成推力,系統推進幼小銜接。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與小學的科學適應之間不能很好的銜接,經常出現部分幼兒提前學習拼音、識字,導致小學教師面對基礎不一的學生而出現安排教學內容的困惑,并且部分幼兒提前學習,給予了小學教師很大的苦惱在于開學后小學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在糾正拼音認讀、規則意識、數學思維、學習習慣方面。而小學教師更加看重的是自理能力和良好學習態度的養成,而這些則表現的未達到小學教師的期望。
(三)家長認識不到位
家長們“內卷”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誰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焦慮和對于孩子過高的期待以及社會上鼓吹的“搶跑心態”讓家長們開始拔苗助長。希望孩子能夠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知識,超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內容,教育焦慮已經普遍席卷了大部分的家長,再加上周圍比拼的環境,讓一些家長即使本不愿自己的孩子過于提早的“超前學習”也因為受到輿論和環境的影響,送幼兒到培訓機構學習,甚至從不教授文化知識的公立幼兒園退學轉學到民辦幼兒園超前學習。
(四)社會市場“功利化”
社會市場出于其功利化主義,大力鼓吹“提前學習”、“超前學習”的益處,散發情緒焦慮,極力鼓動家長給孩子報班學習,以便自己盈利。雨后春筍般的幼小培訓機構的出現,更是證明了幼小銜接這一塊蛋糕人人都想分而得之,社會媒體的大肆傳播、“專家”的推崇更是讓“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程度更加的白熱化。社會輿論的影響和環境變化都會加大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影響范圍,從而在基礎教育中造成惡劣的教育影響。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策
(一)健全規范管理,建立動態監管機制
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明令禁止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出現,對于民辦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加大辦園許可的難度,定時抽查有無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出現,禁止出現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若有發現一定嚴懲不貸,輕者罰款,屢次再犯則吊銷營業執照等。總之最關鍵也是最根本的是完善學前教育相關的法律發規,健全規范管理,并建立動態的監管機制加大治理力度,糾正和扭轉校外培訓機構、幼兒園和小學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和行為。
(二)健全幼小銜接機制,加強雙向銜接
幼兒園方面要做好如何順利的入學準備,小學方面則要做好如何更加科學的適應小學。幼兒園與小學之間要加強銜接與合作,幼兒園大班時期要經常開展與小學對接的活動或者開展一些幼小銜接的主題活動。此外并不是指幼兒不能學習知識,也不是讓幼兒園對于知識閉口不提,幼兒也有在學前教育階段應該學習的知識。
(三)加強宣傳力度,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觀念
建立有效的家園合作機制,幼兒園要積極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將家長也納入到幼小銜接教育過程當中。
(四)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加大治理力度
我們需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嚴厲打擊違規行為。一方面培訓機構不能對幼兒進行違規的培訓,另一方面小學嚴格則要執行免試就近入學,嚴格執行《通知》的要求,堅持依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開展零起點教學,不得設立學前班,如有出現以上違規情況,向當地教育部門報告。
三、結語
幼小銜接對于幼兒來說是一次重要的角色轉變的過程,也是其平穩的適應小學生活的基礎。幼兒園、小學、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社區要相互配合,協調步伐、共同為幼兒創建良好的幼小銜接的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長主動科學的參與到幼小銜接的過程當中,扭轉社會風氣,打擊違規辦學行為,還給幼兒快樂成長的童年。
參考文獻:
[1]俞文,涂艷國,李露,劉慶.兒童健全成長取向下幼小銜接教育觀差異分析——基于主要利益相關者的調查[J].學前教育研究,2019(04):16-31.
[2]王冬巖,丁坤,劉云.多方合作取向下科學幼小銜接的現狀與對策——以承德市為例[J].教育觀察,2020,9(28):25-27.
作者簡介:陳霈東(2000.08—),女,漢族,湖南株洲,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傳統文化與幼兒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