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1 培養學生個性品質的作用
1.1 幫助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
體育運動的最大特征是競爭性,這也是體育活動最大的魅力所在。學生們如果想要贏得最后的勝利,就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以克服體育運動中所面對的各種困難。例如,足球比賽時需要遭受風吹日曬,越野比賽的長途奔波等等,只有有著足夠的耐心和意愿才能實現他們的目標。除此之外,學生在體育比賽中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規則和氛圍的影響,使得比賽結果也會千變萬化,而獲勝不僅需要優越的體育技能,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當學生在比賽場上處于劣勢時,不要灰心氣餒,應當頑強努力的爭取得分。而當學生具有優勢時,也需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并穩定地維持自己的優勢。而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體育教育來實現,這也是體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獨特之處。
1.2 體育鍛煉與人類動機因素之間的關系
人們的工作和學習離不開自身的興趣、愛好和需求,而體育運動也同樣需要這些因素。與此同時,體育運動也同樣可以培育并豐富人們的動力系統,增進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進而改善學生的生活習慣,提高其生活質量。通過了解運動心理學和體育鍛煉心理學,學生能夠學習到多種不同的方式去參與體育鍛煉。除了某些可以通過人為鍛煉而獲得的運動技能、改善自身的運動表現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外,還能夠改善并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尋求體力,結交許多朋友,尋求幸福和成為體育社團的成員。這些豐富多樣的活動不僅反映了人們對體育鍛煉的多方面需求,而且還反映了體育鍛煉的多樣性。為了探討體育鍛煉動機對人類的影響,心理學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論假設,例如能力動機理論、成就目標理論和社會互動理論,以及個體差異、客觀環境和指出動機的全面研發方向。能力動機理論認為,具有主觀能力和內部控制能力的人在活動中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卻可以獲得更多積極的情緒。然而一些實驗卻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在認知、心理承受、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未來取得成功上更加優于不曾參加運動鍛煉的人,基于此,我們也可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控制點應被用作人們培育健康人格的指標之一。
2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方式
2.1 正視差異,因材施教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多數教師依舊受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很大。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經常使學生扮演被動學習的角色,這樣就會使其缺乏獨立發揮及創新的空間,阻礙學生自我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們應當及時改變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也要正確認識每個學生的差異,從學生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運動興趣出發,突破傳統學科和班級的限制,開放課堂,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體育學科、上課時間以及體育教師。建立師生和學生的新型教育觀念,將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角色相結合,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2.2 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方式是促進學生形成并發展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前提。不同的體育教師都有著獨屬于自身的個性化教學模式,這些特點往往會通過教師日常的課堂活動以及在于學生溝通交流時表現出來,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方式。學生自身的個性品質也會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師給予的影響,在學生的身上也總是可以看到教師的影子。基于此,教師就應當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習慣,樹立起自身良好的個性品質進而才能更好的培育學生,使學生也能夠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學過程中往往只存在名義上的“學生”與“老師”的關系,他們之間也僅限于受教與施教的聯系。在這樣的關系之中,教師是權力的代表,似乎所有的教育行為都是以教師對學生的指教、命令傳輸為主導的,許多教師總是會受社會的影響,認為其職業給予了他們管教指責學生的特權,也總是以高人一等的方式去與學生溝通。這些行為往往也會給學生的自尊心、自主權帶來傷害,使學生增強對教師的怨念,進而惡化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總是處于對立狀況。因此,個性性質的培育有利于良好、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2.3 制定考核評估制度
在現代教育理論體系之中,學生的成長被當做教學的關鍵核心。因為不同學生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并以此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來教授學生。在這種思想觀念下,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考核體系,并根據學生的整體發展來幫助并促進其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課程改革是發展健康人格的基本條件,而評估制度也是衡量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標準。在考核評估的過程中,教師自身應當樹立起科學的評估理念,并通過引入評估機制來不斷完善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為此,教師應當及時迅速地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指導,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將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并在適當的時候可以令學生進行自我評估。
3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體育教學要想促進學生個性品質的培育,就應當同等重視知識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二者并重,才可以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充分行使體育教師的教育職能,更好的培育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學生樹立起健康的個性品質,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學生優越個性的養成,進而成為有助于建設社會主義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湖北省隨州市隨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