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1 全民健身的現狀
1.1 相關部門忽視了全民健身路徑建設的重要性
首先,相關部門沒有意識到繼承和發展國家傳統健身項目的重要性。其次,缺乏針對開展全民健身項目的科學規劃,缺乏用于全民健身路徑開發的專項資金,制約了全民健身的發展。
1.2 全民健身計劃不夠完善
一般來說,全民健身運動的內容比較簡單,涉及田徑、足球、籃球和排球,沒有涉及更加廣泛的項目。培訓力度不足,即使有一些關于本地化民族體育的培訓項目,也沒有統一的教材和標準,使得全民健身培訓非常盲目。
1.3 缺乏場地和設施
全民健身路徑的開展需要有相應的場地和配套設施,引進舞龍舞、大型比賽都需要足夠的設施和場地。然而,由于設施不足,制約了全民健身路徑的實施。
2 體育生活化視角下的全民健身現狀與模式探究
2.1 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體育資源觀
思想是行動的領導者,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國民健身項目的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樣,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對該領域的理論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但是在具體實踐中,要確保科學開發,合理利用全民健身計劃和廣泛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務院關于發布《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指出:“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繼承和發展民族和民間傳統體育,著力開展民族民間傳統健身項目的發掘、傳播和宣傳工作,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將優秀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加以繼承和保護。普遍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育活動,舉辦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展覽和比賽活動,促進民族和地區交流,擴大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的國際影響力,促進全民健身模式的探索。”因此,開發全民健身運動項目的首要任務是轉變大多數體育愛好者的觀念,樹立科學的體育資源觀念,并遵循“健康至上”。“終身體育”是在遵循教育規則的前提下開發國民健身項目的指導思想,有利于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促進全民健身項目的開展。
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有關的主管部門和學校需要增加對體育器材和運動場所的投資,以完善和豐富國家體育健身項目,使群眾在全民健身中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此外,有必要建立全民健身項目培訓體系。教育部、省、市教育局可以委托主要體育院校為全民健身項目培養人才,以確保一定數量和高素質的體育培訓人才。可以為非專業教師組織培訓課程,以參加系統的培訓。學校還應鼓勵全民健身培訓人員參加專業學校的進一步學習,其不僅要重視技能訓練,還要重視科學理論知識的獲取,以滿足開展中學全民健身計劃的需要。
2.2 傳統健身體系的合理開發
(1)進一步加強民族傳統健身項目的分類,發掘和研究
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科學合理利用全民健身項目的當務之急是加強民族傳統健身項目的分類、挖掘和研究。民族健身項目形式多樣,文化底蘊深厚,大多存在于民間傳統活動中,其兼具娛樂和健身功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為了將全民健身計劃引入體育生活化視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現實,走訪群眾,對當地的全民健身計劃進行調查,以了解其來龍去脈。然后將這些材料整理成書籍或圖像數據,以利于全民健身的開展。在這方面,北京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在市體育局的指導下,北京市民族傳統體育協會經過十余年的努力,發掘了百余種民族和民間運動會,整理和定型了三十多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當地的群眾都參與到其中,興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
(2)在選擇內容時滿足群眾的身心特征
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全民健身計劃必須滿足群眾的身心特征,并根據群眾的性別、年齡、興趣和技能進行選擇。體育機械應有針對性,具體而言,應根據群眾的能力、愿意參與和接受的能力來選擇項目。開發應該集中在興趣、娛樂性和高安全性項目上,因為只有有趣的項目才能激發群眾的學習興趣。此外,高安全性有利于全民健身運動合理組織,盡可能避免傷害事故發生。在選擇全民健身運動內容時,應注意其與現行整體項目目標和群眾目標的完全吻合。采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其中應強調“健康至上”的理念。為此,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在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項目時,需要加強群眾對體育的認識,樹立他們體育資源的科學觀念。要根據實際情況,將全民健身運動納入國家政策。同時,應要求有關部門提高認識,重視利用全民健身計劃與資源,將其納入學校國家發展計劃,合理安排。只有這樣,開發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一些項目容易引起群眾的興趣,并且相對安全地引入全民健身活動中。
3 結語
在體育生活化視角下,建立全民健身路徑,暢通投資渠道,增加器械類型,加強全民建設培訓,可有效的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長遠發展。
課題名稱:體育生活化全民健身實證研究,課題編號:20LKT2015。
(作者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