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素華
摘要:宮頸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發于育齡期婦女,在育齡18~48歲之間的發病率高達80%。臨床將宮頸炎分為急性、慢性2種類型,慢性宮頸炎的發病率較高。慢性宮頸炎與宮頸癌相關,故應積極防治。慢性宮頸炎以局部治療為主,根據疾病的不同病變采取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式。近幾年,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的進步與配套產業鏈的成熟,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呈多樣化。文章就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治療進展展開綜述,先對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檢查與診斷進行概述,再將微波治療、藥物治療與宮頸環形電切除術(LEEP)治療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進一步探索各治療方法的優勢與不足,旨在為臨床治療慢性宮頸炎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慢性宮頸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研究進展
前言
宮頸是阻滯下生殖道病原體進入上生殖道的一道重要防線,但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本身的抗感染能力較差,女性受性交、分娩、手術等機械性刺激時會引起宮頸受損,病原體侵入損傷部位發生感染。急性宮頸炎主要表現為宮頸紅腫或宮頸管黏膜水腫,以抗菌藥物治療為主。若急性宮頸炎發生時,患者未及時就診,病原體感染發生遷延則會導致慢性子宮頸炎癥。為進一步探討慢性宮頸炎的治療方式,文章就其治療研究展開綜述,具體如下。
一、慢性宮頸炎的概述
女性經分娩或流產后,生殖道的生理條件發生變化,宮頸出現裂傷,鏈球菌、腸球菌等細菌性病原體會由宮頸傷口侵入宮頸的深層組織,引起炎癥,若不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則會演變為慢性宮頸炎。沙眼衣原體是一種條件致病微生物,極易侵犯宮頸等柱狀上皮,患者宮頸受損會使局部防御功能減弱,增加沙眼衣原體感染機會。有研究報道,人乳頭瘤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表達量增加或轉化為陽性,均有可能促進宮頸炎形成[1]。另外,滴蟲性炎癥由陰道發展至宮頸,或淋菌侵犯宮頸管黏膜的柱狀上皮,化學物質局部刺激等因素均會誘發慢性宮頸炎。大多數慢性宮頸炎患者無明顯癥狀,少數患者出現白帶增多,呈乳白色黏液狀或黃色膿性,伴外陰瘙癢,性生活后或月經間期出現陰道流血,嚴重者有下腹墜脹、腰骶部疼痛或尿路刺激癥狀[2]。臨床常用的檢查方法為:宮頸刮片、分泌物、陰道鏡及活體組織檢查,其中的電子陰道鏡具有屏幕監視、圖像攝取等多種功能,能清晰地顯示患者陰道、宮頸部位的形態,該診斷方式不造成創傷,患者容易接受。
二、慢性宮頸炎的治療研究
1. 微波治療
將微波治療儀進行預熱,預設參數后用探頭輕觸糜爛組織,接觸面產生高能效應而出現凝固性血栓形成,直至局部呈黃白色凝固狀提示病變組織壞死發生變性,在宮頸糜爛區域繼續滑動,黃白色凝固狀覆蓋整個宮頸炎性部位后,創面應為淺錐形[3]。該物理療法能加速局部代謝,使創面完全上皮化,縮小宮頸糜爛范圍,促進宮頸正常組織的修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慢性宮頸炎患者宮頸伴有炎癥,充血明顯,患者在微波治療中容易出現術中出血。另外,探頭下的凝固組織黏附于探頭上,若微波治療操作者對治療深度的把握不足,治療中探頭滑動過快,其組織內微血管尚未凝固閉合,就會導致凝固組織隨探頭移動出現出血。同時,大多數患者經微波治療后,脫痂期間會有出血現象,部分患者出血量較小,可不予以處理,但極少數患者出血量可多于月經量,延長宮頸組織修復進程。由此可見,微波治療的療效與把握術中治療深度,防治術中及術后出血密切相關。對于微波治療出現的問題,臨床應從以下幾點做出改進,以提高療效。①把握治療深度:術中探頭需在局部組織上停留約2s-3s,直至探頭下組織肉眼觀察呈黃白色凝固狀,再移動至下一處。②防治術中出血:女性月經期間宮頸的充血較為明顯,因此,微波治療須避開患者的月經期,待其月經結束后約3d-7d內進行治療;治療前將碘甘油涂抹于探頭上,以此減少術中探頭與病變組織的黏附;若術中局部有血液滲出,則需延長探頭停留時間,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傷組織深部的營養血管。③防治術后出血:治療結束后1~7d囑患者口服婦科千金膠囊和致康膠囊,遵醫囑每7天返院宮頸上藥1次——外用潰瘍散、連續7次,預防感染、出血、促進創面愈合;囑患者12周內禁止性生活、盆浴、重體力勞動,避免感染及外力作用下引發出血或增加出血量;患者發生術后出血時給予抗生素、止血藥,或用紗布、明膠海綿進行壓迫止血。崔淑萍[4]等研究報道:對照組行微波治療,其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5%,與研究組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χ2=0.260,P>0.05),表明微波治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 藥物治療
慢性宮頸炎一般用藥3~6個月即可治愈,局部給藥適用于淺表糜爛或糜爛面積較小的患者[5]。可以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中藥洗劑等陰道沖洗液,在給藥前沖洗陰道。在非必要的情況下,大多數學者不建議使用陰道沖洗液,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多數陰道沖洗液均為堿性,反復沖洗陰道會中和陰道內的酸性,降低陰道對細菌的抵抗能力,造成菌群失調,極易發生逆行感染。陰道沖洗后,可使用醫用婦科敷料凝膠,使用前洗凈雙手,將無菌套頂入封蓋處,輕推入陰道深處,每晚睡前上藥1次,經期停用,連續使用20d為1療程;還可交替使用治糜康栓與外用潰瘍散放置于宮頸陰道部(陰道深部),連續10d為一療程;若患者用藥不便,可定期來院,由醫護人員使用陰道擴張器暴露宮頸后給藥。慢性宮頸炎癥引起的囊腫在進行病原體檢查之后,若為淋病奈瑟菌所致則可選用頭孢克肟、頭孢曲松鈉進行抗炎治療;若為沙眼衣原體所致則可選用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或米諾環素治療[6];若為混合型細菌感染所致則可選用青霉素、硝基咪唑衍生物治療;若為黏液呈膿性則選用脫氫土霉素治療。
3. 宮頸環形電切除術(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rocedure,LEEP)治療
觀察患者宮頸糜爛范圍,選擇不同型號的LEEP刀,將其功率調整為60W,自宮頸12點處順時針環形切割糜爛面組織,切除至病灶邊緣約0.3cm時停止,根據病變性質適當把握切割深度,若患者術中有血液滲出則及時使用電凝進行點狀止血,手術結束后將所切除的部分送病理檢查[7]。LEEP刀是目前先進的一種診斷、治療宮頸疾病的新技術,其通過電極尖端產生超高頻電波,在接觸病灶的瞬間由宮頸病變組織本身產生抵抗,吸收電波產生高熱,使細胞內水分形成蒸氣,導致蛋白變性及病變組織細胞不可逆性壞死,起到止血、促進組織重建的手術效果[8]。該術式可提供完整的、無炭化的組織標本,以確定病灶是否完全切除,降低宮頸癌變的發生率。LEEP治療的優勢在于:①提高患者治療舒適感:該術式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對患者不造成機械性損傷,患者手術時及術后基本無不適感,有利于術后宮頸恢復,且不影響宮頸質地,術后患者的宮頸不會形成瘢痕;同時,若患者宮頸肥大、宮頸外口松弛或宮頸有舊裂等,術中可同時進行整形;②療效頗佳:超電頻電波在接觸病變組織的瞬間即可由組織局部產生阻抗,吸收電波,達到切割、止血的效果,在治療中度、重度宮頸糜爛中具有顯著療效;張黔[9]等研究報道:LEEP刀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6.70%,明顯高于微波治療組的73.30%,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83,P<0.05),證實LEEP刀治療的有效性。
三、結語
女性子宮頸受機械性損傷后,細菌進入創面發生感染而誘發慢性宮頸炎,炎癥的長期刺激誘發盆腔炎、不孕癥、宮頸息肉與宮頸管炎,使女性生殖器官嚴重受損。因此,出現白帶異常或陰道異常流血、下腹墜脹等癥狀后應立即就診,防止病情惡化。治療宮頸病變的治療方式有許多,但除LEEP治療外,微波、藥物治療僅能治療宮頸陰道段的淺表病變,應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病原體檢查結果、生育需求等因素選擇針對性的治療方法[9]。同時,應大力開展宮頸炎健康教育,強調以下幾點預防措施:①做好避孕措施,注意做好性生活的衛生工作,性生活不可過于頻繁;②育齡女性定期體檢篩查,體檢結果出現陰道異常分泌物、出血等癥狀提示疑似疾病出現,應遵醫囑配合治療;③注意合理飲食,增加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攝入量,忌辛辣、刺激、油炸類食物。
綜上所述,慢性宮頸炎發病率高、危害大,臨床有多種治療方式,一旦發現癥狀需及時就診,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方式,減少對機體的損害。同時還要加強日常生活的預防意識,以降低我國慢性宮頸炎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朱麗娟,周樹林,江希萍,等.干擾素聯合光動力治療慢性宮頸炎合并持續性HPV感染的療效[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9,28(06):30-34.
[2]吳小梅,付秋華,曾菊萍.保婦康栓聯合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效果分析[J].藥品評價,2019,16(17): 71-72.
[3]樊娟,薛杰韜,葉蘭.LEEP刀與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1):93-95.
[4]崔淑萍,王新俠.保婦康栓與微波聯合治療慢性宮頸炎并HPV感染的效果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05): 120- 121.
[5]于淼淼,楊露.抗婦炎膠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對慢性宮頸炎伴HPV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成藥,2020,042 (001):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