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摘要】高中地理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點是比較多的,需要學生能夠有一個完整的邏輯思維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因此,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綜合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通過思考將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有效地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夠創新地理課堂,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文章基于此點,對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綜合性思維能力
一、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
高中學生在看待問題的時候應該更加的系統化和全面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培養自身的綜合性思維能力。對此,教師就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建立全面的知識結構體系,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促進他們綜合思維的有效形成和發展。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常見地貌類型》時,就可以針對以下幾點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相應的知識框架: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沙地貌;海岸地貌。
讓學生以這些地貌作為學習探究的關鍵詞,分析它們形成的原因、主要分布區域、地形條件、地形特點以及農業發展方向。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對這些知識進行全面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更為全面的知識體系,促使學生能夠針對常見的地貌類型發展自己的思維,加深他們對這些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建立起初步的關于這些知識的認知體會,不斷總結相關的知識點,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進而實現綜合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培養思維邏輯性
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在腦海中構建起相關的知識體系,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總結能力,讓學生能夠對地理知識有整體的把握,形成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讓學生能夠探索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發展規律,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感知地理知識的魅力,消除自己的知識認知障礙,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植被與土壤》這一個單元的知識時,就應該注重學生對整個單元知識的全面掌握,感知“植被”與“土壤”兩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對教材的總結和概括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對教材才能夠有整體的把握,讓他們對所有知識之間的認知都有邏輯思維的支撐,感知每一個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對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整個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注重學生的綜合思維訓練,讓他們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其一,運用圖文資料,明確森林、草原以及荒漠等植被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
其二,深入理解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感知并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過程;
其三,結合教材,全面分析洪水與土壤蓄水功能缺失的關系。
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綜合性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升,讓學生的地理素養得以全面展現。
三、實現多元化教學
教師應該基于原有的教學實踐基礎,進行創新和優化,實現多元化教學。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豐富整個課堂教學的內容,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學生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深層地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實現他們對地理知識規律的全面探析。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問題探究·何時“藍天”常在》時,這一部分的內容其實就要引導學生去探究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及解決策略。那么為了激發學生的實踐探究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播放自然災害片——《后天》,以開頭南極冰蓋斷裂的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獲得直觀的體驗。并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南極冰蓋斷裂是屬于一種什么地理自然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讓學生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究,實現他們地理思維的拓展和延伸?;诖?,教師的教學手段便富有多元化、趣味化、創新化的特征,它能夠逐步引導學生培養自身的綜合思維,進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基于教材拓展和延伸知識點
要想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能力,教師就應該立足于課本教材基礎,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拓展自身的知識面,豐富自身的地理素養,實現對地理知識的全面了解和探索。以此,才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形成更為全面的認知,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進行有機融合,實現對知識的創造性、創新性理解。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地質災害》時,就應該結合最近幾年全球突發的地質災害案例,將災害發生的情況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對圖表的分析,能夠培養自身的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全面讀取信息的能力,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看到全球性的地質災害發生情況,比如頻繁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主要的地質災害類型、造成的主要傷害等等,以此培養學生借助圖表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形成正確的綜合性思維,實現對文本的全面探析。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搜索與“地質災害”相關的科學研究報告,讓學生對“地質災害”有一個更為全面、客觀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實現課外知識與課內知識的有效聯系,讓學生能夠借助這些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探究課內的知識點,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研究,具備一種危機意識,能夠自覺地在實際生活中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能力,不斷豐富地理教學內容,創新地理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探索和創造空間。促使學生有綜合性思維的引導,在地理學習中更加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對地理學科具備高昂的興致,強化自身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培養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甘樂.淺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未來英才,2015(1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