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銅海
【摘要】基本分析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對策,首先分析出采用信息化渲染學習活動氛圍,能讓學生通過眼睛和耳朵看到到的要認識要學習內容。好的氛圍能更有效的學習。其次分析出通過信息化認識語文上的世界,世界之大,能看到的僅此眼前,通過多媒體的教學,便能看到更多的地方,感知古人對祖國河川的贊美,現代人對世界的感嘆。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庫。對語文有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最后分析出老師通過信息化提前做好備課,在課堂上能做到嚴絲合縫,做到查缺補漏。課件可以反復使用,學生可以反復觀看。提前在課件上安排好更有樂趣的教學。所以以信息化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語文教學;對策
引言:因為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教學上都應與時俱進,跟進時代的步伐。所以對現階段而言,采用一種現時代的方式去教學,更能推進學習的進度。信息化時代也就是多媒體時代,一方面是生活上有了信息化的變更,另一方面是在教學觀念來講這也是一種新的變更,結合信息化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小學生語文的教學水平方面有個大幅度的提成,讓學習變有趣,變豐富、變多式多樣等。讓學習內容不僅僅體現在課本上,更多的在于多媒體。以多媒體或者信息化的方式讓小學生語文課程教學有著一定的提高。
一、就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說信息化是具有提升性的意義。
從古至今,教學只能體現在書本上,教學也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單調的內容,在小學生的心里定不會引起太多的靈魂觸動,也許大部分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是認真聽講的,但目的也是在于怎樣去提高分數,對于學習卻是興致缺缺,但是有了信息化的加入,讓學習內容變得更加有趣,更有學習氛圍,信息化對于教學是一種具有輔助性的新能源[1]。能更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提高注意力。在講解課程的同時還能減便教學的難度。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和音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對于學習知識更有感觸。因為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能無限無邊,所以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種更好的提升。例如“5年級上冊部編版第一單元中的“落花生”,在課件里具有文字與圖畫,有課程所學內容。放眼一看是一個謎語,老師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猜測通過謎語想到了什么,這個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發散,又能關聯下面即將講解的內容。看PPT上的文字講解了所謂的“落花生”讓學生在字面意思上了解了講解的內容。又有圖畫,在圖畫上也能看出來這個“落花生”的過程,不用再單靠想象力去聯想,講解是活的,是有意義,有價值。就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說信息化是具有提升性的意義。
二、信息化促進小學生語文教學提升的對策
(一)采用信息化渲染學習活動氛圍
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當氛圍渲染到一定程度時,學生會自主的去探索學習的奧秘。老師可以開展做活動方式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借助多媒體播放音樂,渲染一個歡快的學習氛圍或者和學習內容有關的氛圍。讓學生更能理解古詩內容的內涵。提升語文素養。布置活動內容,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相互討論,相互演繹,演繹過程用手機拍攝下來,上傳多媒體,再播放出來[2]。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有內容。足夠的渲染氣氛,因此采用信息化去渲染活動氛圍是能足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5年級上冊部編版中的《白鷺》”利用多媒體播放白鷺的叫聲,讓同學在白鷺的叫聲中體會并且分段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與贊美之情。認識到什么是白鷺。
(二)通過信息化認識語文上的世界
我們經常能在課本上看到很多的地名,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煙花三月下揚州”等,但是這些地方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遙遠的,他們只能在課本上見識到這些地方的美,卻不能看到。所以有了多媒體的幫助,老師可以在語文課上通過多媒體通過網絡搜索相關的視頻和圖片,更有效的讓學生見識到祖國的美,世界的美,領略感悟。更能認識到語文書上的世界。
例如“5年級上冊部編版中的《圓明園的毀滅》”小學生們可以通過多媒體看到現在的圓明園有多美,和毀滅之后的樣子。從而了解了歷史,讓內容更加的刻畫到心里。見識到語文書上的圓明園是什么樣。
(三)通過信息化提前做好備課。
將要在課時講解的內容提前以PPT形式做好,講解時通過多媒體進行,有方式的進行是對課程流程更一步的完善,做到嚴絲合縫,更加嚴謹。通過提前的設計有內容的對學生傳輸知識,讓課堂講解更有意思。使得課本上的知識變得精簡有內涵,通俗易懂。幫助老師對課堂上的所要講解的知識做到統一,豐富。合理的安排每一頁的PPT,能讓學生更有樂趣的去學習。老師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提升教學水平。當輔助工具達到有效率,老師才能不浪費一分鐘的時間去講解,這就是提前備課的好處。老師心里有了課程整體的講解大框,細節通過信息化也能體現出來。老師通過課件更加豐富課程[3]。學生還能反復的觀看課件對學習內容提高深刻認知。
結束語: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水平的提升的對策,就是根據現在時代的進步更加有效的對教學有進一步的提升,無論是通過音樂、圖片、還是視頻。都能讓學生對語文課更有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認識到了語文課本上的美,語言文字的力量。更能領悟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教學提升的對策就是通過信息化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有自主性、樂趣性。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課件,做好安排課程的每一分鐘,做到物盡其用,豐富課堂,讓學生有更好的課堂體驗,更好的和學生交流和互動。這樣課堂再不是傳統的枯燥無味,而更有多彩性,多樂性。從而才能讓學生有想學習、了解的心理,且語文再不是只有文字,學生通過信息化了解到問題的根本,古人是以什么心境寫下每句詩句,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參考文獻:
[1]戎菊霞.如何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J].學周刊,2020, No.450(30):40-41.
[2]梁憶玉.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 No.65(03):98-98.
[3]劉新.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技巧的運用探討[J].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000(002):99-100.
本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農村小學教育信息化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課題(立項號:ZXK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