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對初中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開展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德育教育融入初中班級管理的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德育教育;初中生;班主任工作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當前社會各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不斷克服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并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
1初中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融合的重要性
初中時期的學生多數時間都是在校園中,班級是他們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們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道德素養還有人文素質。有的班級整體素質非常高,班級整體成績也是遙遙領先;而有的班級卻是非常混亂,不但成績不理想,學生綜合素質也偏低,這是與班級管理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始終發揮著主體性,多數都是以班級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并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內心需求,生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嚴格的尊重提前設置好的班級規章制度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排斥心理,學習效果不佳。所以,我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來說要善于將德育教育融入進班級管理工作之中。首先從學校層面來講,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建立在班級管理模式中,而對我們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其次,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能一成不變的利用規章制度,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調動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
2.1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師生平等交流
班主任在傳統班級管理工作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型,學生在這樣的班級中只能被動接受班主任的命令,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沒有體現出學生的個人意志。這也使師生之間出現了代溝,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所以,為了能夠轉變這一情況。我們必須要轉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在這樣的班級氛圍中認識到管理工作對自身的好處,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以此提升班級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
比如,在我們班級中有些個別學生總是遲到或者頂撞教師,教師將這一現象反映到了我這里,我并沒有直接責罰學生,而是與他們貪心,通過側面了解了這幾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也大概了解了學生所以遲到和頂撞教師的原因,其中有一個學生對其他班級的一個女生產生了好感受到了教師的批評,他覺得教師對他們的批評使他在心儀的女生面前丟了面子,而其他學生由于有了這個學生的帶頭,為了不讓人覺得自己懦弱也跟著頂撞教師。當對學生的情況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讓他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教師,那你的學生在課堂上當眾頂撞你,你是什么感受,何況教師對你的批評也是為了你好,那你們只會為了自己的面子就要傷害對你好的人嗎?在這樣平等相待的教育下,他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找了老師并買了小禮物送給老師來表達自己的歉意。我認為這樣平等交流對于直接懲罰效果會更好,學生也會在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2.2樹立良好班風,保障班級管理正常運行
班風對一個班級學生的成長、進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個班級擁有良好的班風,不僅會提升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整體的能力,還能夠促進班級的長遠發展。在良好的班級建設過程中,班主任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一個班級班主任的組織能力高低、對班級學生的了解程度和關懷程度都會對良好班級的建立和運行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初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各方面的問題會比較多,比如遲到、早退、抽煙、打架、喝酒、早戀等問題比較多,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每個犯錯學生的具體問題,清楚每個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據自己的了解結果,逐一擊破。還有班主任要經常組織設計一些活動,提高班級整體的凝聚力和團結能力,加強同學之間的聯系,這些措施都是促進班級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也能夠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品質,提高學生的德育能力。
2.3重視學生實踐中的體驗與感悟
初中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德育工作并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而是要讓學生能夠付諸行動,規避不正確的行為,這才是德育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僅停留于理論教育上,還要落實到實踐教育中,通過具體的實踐為學生帶來深刻的體驗和感悟。
比如,在節假日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公益性活動,如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送愛心,為山區的貧困孩子募捐等活動。學生在親身參加過這些公益性活動之后,一定能夠切實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以此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道德行為。還有在班級管理中開展愛國教育的時候,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讓他們切實體會戰爭的痕跡與殘酷,深刻的認識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由無數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一定比口頭傳教效果更好。
2.4組織主題班會,利用實際活動影響學生
德育教育,有時候僅靠班主任的口頭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對學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學生對德育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論認知方面,并不能夠進行深刻的理解,更別說是領悟其中的道理了。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時候,還可以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從實際中感受德育的重要性。比如班主任可以舉辦“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讓學生講述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也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對父母關愛行為,以此來感受父母對自己深深的愛,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班主任可以經常開展一些這樣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德育的認識能力,還能夠從實際的活動中真正地感受到這些品質的可貴之處,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工作是教師教學工作中看似簡單卻艱難的任務,它會影響學生的成長甚至是一生的發展,初中班主任作為班級教學任務中的帶頭人,德育教學任務更是重中之重。初中班主任要把好這一關,保障學生健康的成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幫助其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參考文獻:
[1]張冬梅.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管理反思與創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1):123.
[2]陳飛.淺析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途徑[J].吉林教育,2021(Z1):128-129.
[3]張麗花.開展德育工作,做合格班主任[J].求知導刊,2021(0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