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國力與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標志著我國邁入了新的社會主義時代,而漢語國際教育在這一時期,也取得了新的發展。本文從師資、教學、學生學習三個角度對漢語國際教育發展進行探究,望所述對推動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發展及漢文化傳播,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漢語國教育;教師;學生;師資
引言
漢語國際教育的高度發展,是我國國際影響力提升的有力證明,與此同時,推動漢語國際教育發展,不僅能實現漢文化的傳播,而且可以通過漢語國際教育進一波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鑒于此,繼續對漢語國際教育發展問題進行探究,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師資培養方面的發展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在漢語國際教育的師資培養方面發展狀態相對良好。其一,在專博教育試點的開設方面,自開設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一來,我國的很多學府均紛紛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并隨著時間的積累,其碩士專業學位與博士學位正逐年增多,為漢語國教育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其二,我國在世界各地紛紛開設了孔子學院,而師資隊伍也逐漸從自愿者轉變為公派教師,再一次增強了漢語國際教育師資隊伍的整體實力。
二、教師教學方面的發展
1、線上漢語教學的發展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足不出戶學漢語也逐漸變成了一種現實,線上漢語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課程在空間上的限制,在傳統的教學中,面對面的教學活動是教學的主要方式,師生的教學活動主要局限在教室等特定的空間內,而線上漢語教學則突破了在空間上的這種限制,此外線上漢語教學也突破了時間上的限制,學習者可以通過觀看回放,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這給那些想學漢語而又不能來到中國學習漢語的學習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學習條件。在課后布置作業上,線上漢語教學對學生課后作業反饋的及時程度,也優于傳統的漢語教學,傳統的漢語教學對學生課后作業的反饋主要是在課后進行,而線上漢語教學可以通過微信、QQ、郵箱等軟件,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而使學生得到有效及時的反饋,及時有效的反饋是學生進步的不竭動力,但線上漢語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服務對象是有限的,線上漢語教學在一些相對來說比較落后的國家里,這種教學模式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靠傳統教學來發揮其作用了。
2、線下漢語教學的發展
由于線上漢語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線下漢語教學則剛好彌補了其不足,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線下教學的教學手段也由過去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轉變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比如:課堂上ppt的展示、播放音樂、播放視頻、展示動態圖片等等,這些教學手段都屬于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同時這些新穎的教學手段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感受外界事物的新穎與獨特來獲得的,我們可以利用歌曲、視頻、動態圖片等等來導入新課,如果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運用得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這種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也促使教師轉變教學方法,提高教輔意識,而教學方法也從過去的直接法、情景法、語法翻譯法發展為沉浸法、功能法、聽說法、視聽法、任務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忽視傳統課堂中的板書的書寫,板書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要注意將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板書有效結合起來。
三、學生學習方面的發展
1、學生學習方法的發展
現在學生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借助手機微信公眾號來學習漢語,現在有很多的公眾號都有一些優秀的教師錄制好的視頻,有語法課、文字課、還有綜合課等等,學生可以通過觀看這些視頻來學習漢字、詞匯和語法。再如現在一些手機軟件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漢字筆順,學生還可以借助百度翻譯或翻譯器將母語翻譯成目的語,進而來對比母語與目的語的區別,從而學會漢語的表達方式,學生還可以借助手機的錄音功能,將課上老師所講授的課程內容錄制下來,以便課后復習,這些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了很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而且學生學習起來也很方便,這有利于學生漢語水平快速的提高。
2、學生學習方式的發展
為了激發各國青年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國家漢辦自2002年起就開始舉辦“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漢語橋”已經成為各國學生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在中國與世界各國青年中間架起了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有效的帶動了世界青年學習漢語的激情與熱情。除了影響最大的“漢語橋”之外,我國還舉辦了很多語言類的綜藝節目,并且邀請各國的漢語學習者前來參加,比如:世界青年說、外國人在中國、非正式會談等等,在這些綜藝節目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們用漢語討論了各個國家的不同習俗、不同手勢所代表的含義、不同的飲食習慣、不同的數字所代表隊含義等等,這些比賽與電視節目的舉辦與放映,使各國文化相互交融,加強了語言的學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時間,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及學習漢語的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對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及漢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致力于未來,唯有在師資方面不斷加強,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創新,才能使漢語國際教育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進而推動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種劉敏.當前國際形勢下漢語國際教育發展何去何從?[J].讀天下(綜合),2020(27)
[2]吳堅.漢語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D].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
作者簡介:羅婷婷,出生日期:1999.3.22,性別:女,籍貫:貴州省遵義市,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學校:遼東學院
遼東學院 遼寧 丹東 1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