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國際教育是為了滿足漢文化國際化發展及國外漢語愛好者學習漢文化的基本訴求而開設的,因此,無論從哪一角度而言,其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鑒于此情,文章將對當前漢語國際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幾點針對性策略,望所述對加速漢語國教育事業發展,促進其作用發揮,有些許幫助。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問題;對策
引言
新世紀之后,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而漢語國際教育的開設,培養了眾多教育人才,并投身到漢語國際化發展的行列中,故而,繼續對漢語國際教育發展的相關問題探究,意義重大且勢在必行。
一、漢語國際教育存在的問題
1、人才的競爭力不強
在當前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實踐型課程設置較少,且主要以模擬教學為主,進而導致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轉變為實踐,而漢語國際教育人才是服務于漢文化國際傳播的,若缺乏實踐教學,勢必會導致其在從事相關教育工作時,難以有效完成教學工作,另外,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多相關專業的人才,其跨文化教育能力較弱,雖然掌握基本的外語教學能力,但卻缺乏對教學對象國別差異、年齡差異、學情差異等多因素的把控,進而導致了漢語國際教育人才競爭力不足的情況出現。
2、漢語教育的國際服務功能依舊不全
漢語教育國際服務功能依舊不全,主要體現在文化傳播功能不足和經濟價值功能不明顯等,這對漢語教育國際化產生了一定影響。例如,以孔子學院為主要依托的漢語教育國際化,更多是推廣漢語教學、培訓漢語師資及介紹對華商貿知識等服務內容,而在發展和創新文化項目上,并不適應國外不斷追求變化的節奏。另外,孔子學院與合作主體的聯系形成一種必要的互動,其中就包括了經濟和效益的互動。對地方政府而言,其收益包括獲取人力資本、提高就業率、增加稅收等,而孔子學院的建立和發展也需要提供必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優惠政策等,二者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出于博弈的關系。孔子學院建立初期主要以注入資金的方式維持日常經營,而后期則要通過發展特色項目,形成品牌,自負盈虧。對應于孔子學院發展階段,漢語教育國際化發展也處在起步時期,它的主要目的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增加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因此,經濟功能并未有效發揮,漢語教育的國際服務功能依舊不全。
3、漢語國際教育的組織機構過于單一
在漢語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組織機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漢語教育國際化主要是以孔子學院為核心來開展活動,該機構是屬于半官方型的組織。在初期發展情況下,孔子學院的生存能力有限,一旦總部項目支持中斷,其生存狀況將急劇惡化。因此,組織結構過于單一,缺乏漢語教育國際化的多個層面的組織系統,將給漢語國際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影響。
二、漢語國際教育發展對策
1、明確漢語國際教育機構的發展定位
明晰漢語國際教育機構的主要活動內容范圍和運行及管理的模式,可避免漢語教育國際化的低效性和重復性。一方面,孔子學院要重視漢語國際教育機構的語言教學部分,通過科學的管理、師資的完善以及教材的編寫,提高漢語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要發揮漢語國際教育機構的文化功能,在推廣漢語的過程中要以包容的心態融入特色民族文化以此來吸引和滿足海外學習者的要求,而不能被限制在“唯語言”的圈子中。《孔子學院章程》規定:要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因此,在漢語教育國際化過程中,漢語國際教育機構需要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進一步確立漢語教育的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關系。
2、優化漢語教育的國際人才培養方案
從國際思維層面看,教師在開展漢語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教學內容實踐靈活化和教學方法本土化,客觀地看待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培養學生多元的國際思維,因此,在優化漢語教育國際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多設置實踐性課程,同時多提供課堂實踐機會,并與課外的各種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此外,由于漢語教育國際化本身的跨國性和文化性,孔子學院應注意培養學生文化自覺的意識,在具備國際視野同時,提升本地區和民族的文化使命感,從而使學生以自覺主動的心態去學習和欣賞中華語言和文化的魅力。
3、積極拓展漢語教育國際化服務功能
高等教育的服務功能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功能。伴隨著高等教育信念的不斷增強、功能的擴張以及運動的開展,高等教育國際化應以具體多樣的高等教育活動為載體,以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為核心,促進本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完善為目的。而這種功能的拓展,不能僅僅局限于教育功能,還需從課堂走向社區,服務于社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這也與世界各國語言推廣機構的多層職能性質相符。因此,漢語教育國際化應汲取文化相對主義和新管理主義等理論思想,將主文化和客文化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文化自覺服務意識,并積極開發周邊社區經濟服務,同時加強漢語的社會服務。這種多維的服務功能是未來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目前發展而言,漢語國際教育的人才培養及服務功能、課程體系等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但筆者相信,隨著國家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強,以及相關從業者的不斷努力,困擾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發展的問題必然會迎刃而解,漢語國際教育也必然會更好的發揮出其文化傳播功能。
參考文獻:
[1]薛茹茹,魯修紅.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發展問題淺析[J].大眾文藝,2019(19)
[2]徐穎.淺析新時代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發展問題[J].北方文學,2019(17)
作者簡介:梁婷婷,出生日期:2000.2.26,性別:女,籍貫:廣西省桂林市,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學校:遼東學院
遼東學院 遼寧 丹東 1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