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良
摘要:作為外來語的英語教學,盡管時下對其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有各種各樣的說辭,但是,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其在國際交流以及科技發展中所占的地位依然很重要,所以,我們作為英語學科教師自然要傾盡所能,把我們的學生教會教好,尤其是面對“后進生”,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后進生”;脫困
小學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但是到了初中階段,在小學時學的那點簡單的日常用語對話,和曾經做過的能夠寫出由百十個單詞組成的小短文,就顯得遠遠不夠了。更何況還有一些學生在小學時英語基礎就非常差,到了初中,隨著他們學科課程的增多,知識難度增加,學習任務也隨之加重,一時間,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的學習就變得“亞歷山大”了。如何解決這部階"后進生"的問題,讓他們學好英語,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并且能夠在學習方法上找到適宜的門徑,最終實現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是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后進生”之所以在小學英語基礎不好,沒有打好英語基礎,其基本原因在是他們提不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要在初中讓這些學生改變過去對英語的看法,重拾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是比較難的。
(一)心理學家認為:任何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學習心過程,這一點對于英語而言則更為突出,加之學生們學習方法運用不當,學習效率不高,久而久之必然會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所以,我們教師不僅要承擔英語知識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這樣才能使師生關系更為默契融洽,從情感上引領學生克服他們在心理上存在著學習阻礙,并做到因人施教、對癥下藥,給學生指明方向。
(二)教師要理解學生學習中的真正需求,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每當他們在學習上有了些微的進步都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以此激發他們學習的原動力,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向更遠的目標前行。
二、進行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一)笛卡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究其原因,多在于他們的學習不得法,記單詞就是死記硬背,單詞不會讀,音標基礎差及學習習慣不良,抄襲現象嚴重,家長又不能看管。如何使所學單詞記得又快文牢,勢必而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我剛剛還記得這個單詞,沒幾分鐘就忘了。”另外,我們還要時時注意在課堂上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求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們的記憶負擔。當然,在課堂上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比如猜字謎、填圖表、單詞接龍等,一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經驗表明,所有的成績優良的學生他們往往都擁有一套“私人訂制”的學習方法,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在這些方面就顯得兩眼迷茫、差強人意了。有方法的學生記憶單詞都是利用音節和字母組合或者發音規則來分段記憶,可是沒方法的孩子只能是一個字母一字母地記憶和抄寫單詞,但以鼓勵地學習,是那些看似原本就零零散散的單詞更加顯得支離破碎了。這里也有一些學生上課能夠認真聽講,但是他們課前預習功夫不夠,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新知識時,他們聽的往往是一頭霧水,不明就里,更不用說參與其中了,這樣則能有好的效果?學習差的學生中也不是在課堂上沒有注意聽講的意識,只是他們不善于參與,不認真做筆記,更不愿意發問。他們的大腦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自然是很難取得好的成效。影響學生學習的壞習慣還有不及時地學習,重視書面作業,忽視口語表達,忽視批改后的作業和試卷的反思,他們只注重的單詞的發音,不注重體會語感,閱讀速度也偏慢,效率當然就會很低。
作為教師,針對學生們上述種種不良習慣,為他們量身定制適合他們學習的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例如,教師指導學生預習時可以引導學生依次把生詞、短語句型、對話、課文分項個方面內容一一處理分割包抄,在此基礎上再全盤拿下。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把更多的發問、互動交流的機會讓給那些“后進生”,從而引導他們積極開動大腦的功效,把更多的興奮點、注意力集中在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上,以確保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活躍英語課堂氛圍,打造優質課堂
“后進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基礎差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更為主要的則是他們常常因為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就畏首畏尾,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教師在課堂尤其要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積夠性,使他們能夠確躍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這自然對教師的要求也相對高了一些,他要求我們教師在講授新知時,一方面要事那些優等生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還要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狀態,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都能參與到參課堂活動中來,從而不至于掉隊。
(一)營造靈活而適宜的英語教學情境,對于“后進生”,在必要時可以將母語融合進英語教學活動中,以減弱他們學習英語的難度;另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教學掛圖、英語單詞卡片、簡筆畫等多種形式,用以強化學生們的記憶,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活躍英語課堂的氛圍;還可以通過豐富的面部表情、各類肢體語言,充實現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目的。
(二)語言精煉,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英語教師是語言教師,應該錘煉語言,提高語言的藝術感染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講些簡單的小故事、幽默等來活躍課堂以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喜好。
(三)理堂活動及練習采取多樣性,不拘一格,例如可以同學生一起做游戲、接龍,猜謎,接力競賽、調查學生信息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語言的熱情,增強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
除了上述的幾點之外,教師還應該保護這些“后進生”,關心他們,除了在學習上的輔導幫助,在思想上,也不斷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同時還要與家長齊心協力,相信這些學生終究會跳出“困”字,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王芳;淺談英語“貧困生”產生的原因及“脫貧”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8
[2]韓立紅;后進生英語興趣小組的有效管理與實踐[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05
吉林省通榆縣第九中學校 吉林 白城 1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