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東
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解方程是教學中的重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解方程知識是非常緊迫的。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在教學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解方程方面的知識教學,使小學生更有效了解到有關解方程的相關知識,進而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思維能力。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怎樣教好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解方程知識。
關鍵詞:小學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教學方法
現階段,隨著課程教學不斷的深入,在數學教學中,針對老師們的教學專業水平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也更為嚴格要求。許多教師對是否使用新的觀念、新的教學方法還是舊的觀念和舊的教學方法感到困惑。下面就對人教版小學階段的解方程談下筆者的看法。“解方程”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的學習內容,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等式的基本性質解簡單的方程”進行有效掌握以及運用,課程編排從等式的基本性質出發,展現解方程的完整思考過程。
一、小學數學“解方程”的教學現狀問題
在人教版新課標的五年級數學教材中,將解方程的只是內容安排到第九冊的數學課本上,這給數學老師帶來很多的不方便,這需要數學老師在教授解方程知識上花很大的心思,來讓學生們了解到解方程的基本特質。所以,數學老師可以把教授解方程的順序在教學中進行改變,通過在課堂上思考問題的本質,使學生對如何求解未知方程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并找出學習求解方程的規律。對此,作為數學教師,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解方程教學方法。
此外,現階段的小學數學在教學中用的課本教材是難以滿足小學生學習的需求。而新教材的編寫卻沒有認識到教材之間銜接的必要性。因此,新教材中求解方程的知識內容就比較突兀,不能繼承傳統教科書的優點。也使得用加減法、乘法法、除法法等知識作為求解方程的依據是不可能的。學生缺對解方程知識的掌握,導致解方程式的知識基礎極弱,不能有效地利用以前所學的知識,也就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在教學中教授學生的解方程方法
解方程的知識內容在教學時的方法是多樣化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能讓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學習數學解方程方面的知識點。由于每個學生會存在性格差異,每個數學老師在教學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
(一)數學老師應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在五年級數學方程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任務對于數學老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讓學生在解題教學過程中感受到了方程分析的方法和思想,還提升了學生的解題意識及能力,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到豐富的解題經驗,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基礎。此外,為有效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學習效率,數學老師以施展些有趣味的數學活動,將解方程的知識內容和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相互結合起來,進而能提升小學生對解方程教學的興趣,也容易理解解方程的基本特質以及解方程時的規律。
(二)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探索解方程知識
一個方程式一定會有兩種以上的解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可以利用方程的本質來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簡化復雜的方程,并嘗試將它們與數學中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學到更多關于數學方程式的新知識,使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逐步了解小學階段的數學解方程的知識點。提升了小學生對與解方程的研究能力。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2x+10=22”小學生是可以運用移項的方法的方法得到“2x=22-10”,算出方程的等式右邊是2x=12;等式兩邊在同時除以個2,就能得到正確答案是x=6。可如若數學老師讓學生們自行做出解方程的運算步驟,也可以找到另一種解題方法,即:在方程式等式的兩邊同一時間除以一個2,得到的是x+5=11,在移項就能得到x=6.在這兩種解方程的方法中,后一種方法要比前一種方法簡單些,因此,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
此外,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材中,重點是運用方程等式的性質來對解方程進行分析的,例如:對2x+76-56=82-56這個方程式進行理解時,數學老師可以運用方程等式的性質去引導學生,對方程式進行轉換,這辦法比較簡單化。并在小學教學中有效地整合其他數學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能鞏固舊的數學知識。
學會解方程是小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數學老師需要尊重學生所喜愛的解方程方法和策略,從有助于小學生思維方式、從有利于學生問題解決和發展的角度看,要讓學生正確對待不同的思維方式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當學生可以使用四則運算的互逆的關系時,把方程整個解出來“即2x-12=54”解出得到“2x=54+12,2x=66,x=33”,對與學生這種解題方式,數學老師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肯定。
(三)依照循序漸進,在課堂中要和學生多溝通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思維分析能力有限,知識接受能力差。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采用灌鴨式知識灌輸,忽視了對學生接受能力的認識,未能達到教學效果。溝通是師生之間交流解方程數學知識的有效橋梁。可以激發出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的思想,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的本質和思考事物本身的本質來慢慢地解決常識問題,然后互相討論,進行總結,得到方程式的解決辦法。因此,數學老師要傾向于有利于學生的交際教學方式。
另外,在五年級數學解方程式的過程當中,除了加強日常基礎訓練的意義外,還應適當改進解題教學的有關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在掌握方程基本解法的同時,發散自己的思維能力。并通過接觸不同類型的方程,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確保學生在小學五年級學習過程中合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改進和完善相關問題。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求解方程和制定方程主要利用相關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方程中表達的現象的權利,積累相應的經驗,使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五年級數學方程求解的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知,在小學五年數學解方程教學期間,改進其教學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解方程知識不僅能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還能有助于學生鞏將所學到的解方程知識進行鞏固,另外,作為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整合出有特點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知識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旭銀.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問題與教學策略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20.
嵊州市石璜鎮中心小學 31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