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鋒
1.摘要
在田徑教學中,動作要領的講解方法有多種多樣。要和練習配合進行,要特別注意語言的精煉性。有些教師在講解動作要領時,特別是自己比較薄弱的運動項目,常常是死記硬背,講解又十分復雜,抓不住動作的關鍵。學生往往是聽得糊里糊涂,效果十分不理想。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在田徑教學的過程中,編選和應用了一些田徑技術口訣,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蘭溪市職業普高班高二(1)-----(4)班的男生
高二(1)(2)班的男生為實驗組,高二(3)(4)班的男生為對照組,每組50人,年齡均在16歲左右,兩班的身體素質差異不大。見表(1)
2.2研究方法
2.2.1實驗法
在對照班中,只運用一般的講解方法進行講解,然后與示范動作結合教學,課前教師將動作技術畫圖,并配以講解的動作要領,寫在小黑板上。課中將黑板放在適當的地方,以使學生理解記憶。
在實驗班中,除了運用一般的講解方法與示范相結合外,還運用教學口訣與示范結合講解,課前教師將動作技術畫圖,配以動作技術口訣,寫在小黑板上,以便學生記憶。
實驗時數:蹲距式跳遠教學共4個學時
實驗場地,器材:對照班與實驗班相同(兩個沙坑)
2.2.2文獻資料法
所謂口訣教學是指把某項運動的技術(戰術)要領和方法經過綜合提煉,加工整理,取其重點、關鍵和精華部分加工而成,并運用教學之中。它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表象能力,使學生在動作技術學習中,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從而抓住關鍵,更好地完成技術動作。本文研究制作的精確教學口訣,是在查閱了大量文獻和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比較,整理而得出的。
3.結果與分析
3.1對蹲距式跳遠技術動作要領的理解與記憶
在實驗中,我們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查提問了解他們對技術動作要領的理解和記憶。結果如表(2):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組在抽查的12人中,有8人回答較好,占抽查人數的66.7%,回答較差的占8.3%;對照組同樣也抽查12人,但只有5人回答較好,占抽查人數的41.7%,回答較差的占25%。由此可見,實驗組對動作技術要領的理解記憶,要明顯優于對照組。這是因為體育教學口訣,大都編得順口押韻,聽起來津津有味,朗朗上口,使練習者在技術實踐中,易于加深對技術環節的理解和便于記憶。
3.2蹲踞式跳遠的技評和達標
我請了兩位同事(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蹲距式跳遠的技術進行了判定和達標,結果如表(3)、表(4):
由于在教學中采用了動作技術口訣進行教學,實驗班的學生在掌握技術上要優于對照班,同時達標成績也優于對照班。
實驗班技術成績90分以上的同學占30%,75分以上的同學占54%,60分以上(包括60分)的學生占16%,沒有不及格現象;而對照班的學生技評成績,90分以上的學生占16%,75分以上的學生占46%,60分以上的學生占28%,不及格的學生占10%。
實驗班學生的跳遠達標平均成績為4.56M,對照組學生的跳遠達標平均成績為4.35M,實驗班優于對照班。
口訣教學能提高教學效果的原因在于體育教學口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主動性,有利于動作概念的形成,對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加速練習者掌握運動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下面幾個方面:
運用口訣,可以較準確地認定某一錯誤動作在整套動作中的位置,領屬,如糾正蹲距式跳遠中,出現的錯誤動作時,先根據口訣(即“助跑加速,踏跳積極,空中蹲踞,伸腿落地”。)確定問題存在癥結,在此基礎上進行重點環節練習,糾正動作就會有的放矢,當某一動作經過反復練習,建立了鞏固的動力定型之后,引導學生依據口訣陳述,交流動作各部位之間的運動感覺,以加深對概括表象與細節表象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然后進行系統的全過程的念動過程。
4.結論
4.1訣教學能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加深理解動作和更快的掌握動作,符合田徑教學的一般要求。
4.2運用口訣教學能避免學生在學習動作時信息超載,是田徑教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4.3運用口訣時必須依據動作技術和田徑課的內在規律,針對學生文化水平及生理、心理特點,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
[2]《體育教材口訣》
蘭溪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