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主題出版熱度不斷提升,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業務板塊。其明顯的社會效益屬性、較好的經濟效益屬性得到出版單位的一致認可。做好主題出版既是自覺貫徹黨和國家意志的需要,也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要求。本文從多個角度為當前形勢下出版單位做好主題出版提出幾點具體舉措,以供參考。
關鍵詞:出版單位;主題出版;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0-0094-02
主題出版是以特定主題為出版對象、出版內容和出版重點的出版宣傳活動。近些年,主題出版熱度不斷提升,使得全國各家出版社對主題出版的重視度也日益提升。2019年3月,中宣部印發《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出版單位的社會效益考核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社會效益考核成為出版單位的首要目標。對于出版單位而言,做好主題出版,既可以體現國家意志,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又可以在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謀得先機,創造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做好主題出版是自覺貫徹黨和國家意志的需要
(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明出版業務的發展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宣傳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設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這無疑為當前的文化工作和出版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也是圖書出版單位開展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芭e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這15個字,既是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更是圖書出版單位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南,明確了出版行業的自身定位,根據自身定位也就指明了出版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是圖書出版單位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遵循。圖書出版單位要時刻牢記和主動擔當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使命任務,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堅持守正創新,始終走在人民的前列,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時代和實踐發展中展現文化新作為新氣象,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反映時代精神、引領時代潮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上級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考核辦法
中宣部印發《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并且制定了社會效益評價考核指標和評分標準,明確要求對圖書出版單位進行社會效益考核。這也是上級主管部門首次就社會效益考核提出明確標準。社會效益考核標準的提出這一舉措凸顯了國家對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責任的重視程度,社會效益將由此成為考核出版單位的主要指標。而主題出版有力地宣傳和推動了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理論學習和實踐,并具有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屬性,是圖書出版單位意識形態屬性和文化屬性的直接體現,是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的直接業務支撐。
(三)主題教育活動提出具體要求
從2019年6月開始,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出版行業作為重要宣傳陣地,積極做好主題出版,不忘出版初心。做大做強主題出版,是出版單位貫徹中央精神、對標主題教育活動具體要求的重要舉措,是出版社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文化擔當的具體體現。
二、做好主題出版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要求
在國家層面明確的宣傳引導下,主題出版異軍突起,已成為當今中國出版業的一個重要板塊。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主題,各出版單位高度重視,在體制機制、政策引導、評價考核等方面作出改變,主題出版業務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行業內主題出版業務發展現狀
自2015年開始,中宣部開始舉辦“年度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評選活動,此次活動在出版行業產生了重要影響。人民出版社、中央黨校出版社等老牌政治讀物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傳統教材大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不約而同都將主題出版業務作為出版社的重點發展板塊,積極做好工作并取得不菲成績。《平易近人》《大道之行》等主題出版類圖書暢銷百萬冊,這些銷量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主題出版業務已成為出版社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尋求發展新路的一種新選擇。

2015—2020年,全國所有出版單位申報“中宣部年度主題出版物”的入選率分別為8.92%、6.7%、5.51%、5.24%、4.85%、5.6%,入選率很低,競爭激烈;2015—2020年高校出版社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的選題總數為49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入選14種,數量最多,而且是唯一連續6年從未缺席榜單的高校出版社,優勢明顯,其中的經驗值得出版界同人認真學習借鑒(如上表)。
(二)現階段做好主題出版工作的重要意義
第一,做好主題出版,有助于提升出版社整體出版品牌。隨著中央對主題出版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主題出版相關的各類榜單頻出,做好主題出版,有助于提升出版社的關注度和曝光度,提升出版社整體出版品牌。
第二,做好主題出版,能夠為出版社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榜單的圖書,平均銷量達幾萬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道之行》暢銷七八十萬冊。在新時代背景下,主題出版類圖書恰如正在熱映的主題電影,正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接受,成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優秀圖書。主題出版與一般選題相比,策劃、推進、宣傳、營銷等難度更大、要求更高。一本好的主題出版圖書,能夠最大限度鍛煉隊伍,使更多優秀編輯脫穎而出。
三、當前形勢下做好主題出版的具體舉措
第一,明確導向意識,做好頂層設計。牢牢把握主題出版選題的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價值導向、輿論導向,服務國家工作大局,體現主流價值觀。出版單位應圍繞發展定位,加強前期策劃統籌,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好主題出版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
第二,對接國家戰略,突出重大題材。在當前新形勢下,應緊緊圍繞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黨的建設輝煌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尤其是把握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前瞻性地策劃主題出版選題[1]。
第三,體現專業優勢,打造特色品牌。立足于各出版社的出版傳統、出版優勢,高校出版社圍繞學科發展特點和優勢,整合各方面資源,策劃具有自身出版特點和傳統的主題出版選題。
第四,重視市場規律,實現“雙效”統一。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深入調研,選好主題出版選題的切入點,內容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溫度,做到小切口大視野,打造經典主題出版讀物,不僅回應國家重大需求,而且能被讀者接受、不排斥,變“硬廣”為“潤物細無聲”[2]。
四、結語
新時代新形勢下,做好主題出版工作,對于促進出版單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彰顯出版單位社會責任、樹立出版單位整體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當然,主題出版工作要做大做強,離不開出版單位領導班子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以及全體出版人員的選題策劃能力和責任擔當。主題出版的前途光明,使命任重道遠。相信出版單位經過縝密部署、廣泛調研,通過體制機制建設和策劃編輯的共同努力,可以在主題出版領域大有作為,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鄭媛媛.新時代如何做好主題出版的選題策劃——以2017-2019年主題出版選題為例[J].新聞傳播,2020(22):79-80.
[2] 周蔚華.“十三五”時期的主題出版:回顧與展望[J].中國出版,2020(22):11-18.
作者簡介:祁傳華(1982—),男,山東高密人,碩士,副編審,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出版行業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