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昊 曲珈毅 曾鑫洲
1 動作程序為基礎的理論
1.1 動作程序理論評述
動作程序是記憶表示或用于在移動之前準備動作的計劃。強調中央控制理論,其核心是行動計劃,這是一個控制協調運動的基于記憶的結構。施密特的圖式理論指出,控制中心的存儲具有抽象或概括性質。一般運動程序和反應模式一起工作以提供在給定環境中啟動動作所需的特定運動特性。動作的啟動是開環控制過程。但是,一旦啟動操作,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反饋并更正操作,則反饋也會影響操作過程。
1.2 動作程序理論在運動技能學習和教學中的啟示
在進行運動訓練時,我們的動作技能學習要注意刻意的固定動作與重復來讓身體形成記憶表征,或者在每次做動作技能前,要先在自己的腦海意識當中思考和勾畫出每一個動作步驟。通過無數次的訓練,使得所有的動作形成一種肌肉記憶,當中樞神經發出指令時,各肌肉神經能夠按照預先的肌肉記憶,自然地完成整個動作。在行動開始后,幾乎沒有機會進行糾正和調整。
1.3 動作程序理論在運動技能學習和教學中的應用
(1)網球發球
在網球的發球技術的學習中,必須使身體各部分肌肉協調配合,有規則的發力。動作控制理論就是神經系統發出指令以后,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協調配合。動作控制理論在網球發球教學中應從肌肉力量的訓練、身體各部分協調性訓練、各部位功能性訓練等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動作控制相關方面做具體研究。網球的發球技術由不同形式的各個簡單的基本動作聯合起來組成的復雜的完整動作,網球發球技術由幾個連續的階段組成:①拿球、調整握拍②拋球并引拍3③跳躍甩拍擊球④落地收拍。網球發球是一種短時間的快速爆發性動作。在網球發球的整個過程中,腦海提前組織好整個發球的過程,調動發球過程中各肌群協調發力。
(2)背越式跳高
背越式跳高是一種短時間快速動作,這是一種開環控制方法。控制操作的所有操作都在控制中心發出,移動過程中我們無法糾正自己的操作。因此,在背式跳高教學中,必須注重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的指導。在運動員采取行動之前,必須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過程。背越式跳高有幾個環節:①助跑②起跳③過桿④落地。老師對同學們進行背越式跳高的教學中,首先要注重起跳過桿的簡單動作,形成大概的動作表象,這樣方便學生的學習以及練習。在熟練完成動作的固有特征的基礎上,再注重細節的調整以及錯誤的糾正,難度參數逐漸增加。通過不斷增強練習動作,在大腦中形成固定的記憶定型。最后如果起跳過桿動作完成的非常熟練時,就可加入助跑或斜線助跑,逐步完善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動作。
2 動力模式(動力系統)理論
2.1 動力模式理論評述
與基于動作的運動控制理論明顯不同的觀點通常是動態模式理論。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從非線性動力學的角度來理解人體運動控制。行為隨時間的變化不是一個連續的線性過程,而是一個突然的變化。它的行為類似于復雜的生物或物理系統,并且在非線性動力學方面被理解。
2.2 動力模式理論在運動技能學習和教學中的啟示
動力模式系統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當受到外界的干擾時會使動作發生改變。面對突發的外界環境,我們要能夠適應環境以及環境帶來的動作改變并且及時的調整狀態來應對突發情況。在運動中面對突發的狀況,能夠運動嫻熟的運動技能以及豐富的經驗對平時訓練中沒有進行專項訓練的突發狀況做出準確的判斷以及應對。
2.3 動力模式理論在運動技能學習和教學中的應用
(1)足球
足球的帶球過人的技術受著很大的環境因素影響。足球的帶球過人的技術有很大的情景差異,比賽中面臨的情況和訓練情形也有很大不同。在對抗類的比賽中,對手的行為不是一律不變的,而是突然改變。對手運動能力和戰術水平也隨著他們的技巧和戰術而改變。面對對手的一系列行為,我們要使我們的軀干、肢體快速的做出相應的動作來應對。在足球比賽時,運動員必須根據球隊的戰術需要,對手的防守戰術和自己的優勢,利用個人實力和團隊的整體配合創造射門和傳球的機會。面對不同的對手和不同的戰術,展現出隨機應變的運動技能。
(2)乒乓球
乒乓球運動在其最開始的練習階段并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到對打對拉球受環境的影響,循序漸進的提高技能水平。每位選手身體素質以及球路風格都不同,只有經常對打不同節奏的來球和力量才能不斷提高應變能力和技術水平。在隔網對抗的項目中運動員要掌握的熟練的運動技術,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產生一些自我的風格。練習形成自己的游戲風格,運動行為隨時間的變化不是一個連續的線性過程,而是一個突然的變化。在乒乓球比賽中,面對對手不同的擊球后,我們的軀干、肢體等本能的面對當時的環境與戰況,做出一系列相應的反應。
3 小結
在所有運動技能的學習中,我們要正確運用動作程序為基礎的理論和動力模式(動力系統)理論,把理論落實到教學以及比賽中去,根據不同的運動技能選擇合適的運動控制理論,最終出色的掌握運動技能。面對不同的運動環境,更好的對既定的環境做出應對,展現出色的運動能力。
(作者單位:首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