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經賢
摘要:語文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文作為教學當中的重中之重,對于小學教師和學生無疑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老師需要做到真情實感、發揮自己創造性才能認真寫出一篇好作文,同時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自信心以及創造力。筆者針對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分享一些經驗,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語文;小學作文;教師素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072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轉變以“為作文”為本位的教學理念,將孩子們從“學科教學和課堂約束”中解放出來,轉而以孩子們的發展為本位,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關心關注環境和自然為主旨的人生態度,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看、聽、說、記,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自我,哪怕是可笑的也應該給予積極的形成性評價,通過長期循序漸進的引導樂學作文,逐步培養學生作文能力,進而會作文、善于作文,為全面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供強力的支撐。
一、興趣與良好習慣的養成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尤其是在小學生階段。沒有了興趣的驅使,必定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愛上作文,把寫作變成一種樂趣,并把寫作當作一個愉快的記錄。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教科書當中,《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表達了作者葉圣陶對于祖國山河壯美的喜愛之情,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第二,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多去閱讀一些文章與書籍,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興趣,讓學生養成記錄生活的好習慣,哪怕是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或者是看到一部好看的電影都要記錄下來。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學生將擁有一個強大的資源庫。學生嘗到了寫作的樂趣,也養成了經常寫作的良好習慣,只要他們在生活中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會觀察、思考,寫出他們內心的看法和感受。
第三,父母參與的重要性。同時,有必要呼吁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寫作和閱讀形象,同時也帶動孩子愛上記錄與閱讀。在作文興趣的培養上,家長需要做到下面兩點:一是保持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首先,閱讀是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寫作的基礎,不懂閱讀就無法寫作。寫作最重要的是要寫,堅持每天寫作一次,最好多寫。寫作和其它的學習是一樣的,寫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就能駕輕就熟。一是家長在家中保持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既是為孩子樹立好形象,也是自身素質提升的一個好方法。特別是在固定的時間和地方開展閱讀寫作,會在無形中感染到孩子。二是要與孩子交流寫作的經驗。父母要有意識地和孩子交流閱讀寫作心得,和他們一起分享閱讀和寫作中的體會,鼓勵他們,肯定他們,讓孩子們更熱衷于寫作,愿意寫,敢寫,并有東西可寫,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寫作興趣和質量。
二、從現實取材,大膽創作
第一,善于發現,善于記錄。在課本《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篇文章,詳細地講述了黃河變化的原因和如何治理黃河,本文作者基于現實并對其進行了討論。學生應該從側面開始。如果學生缺乏對周圍事物直觀和明智的理解,那就讓他們說一下內心的想法,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最后老師進行指點。對于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便是觀察,惟有親自觸摸事物,詳細觀察事物,孩子才能夠得到最深刻、最真實、最細致的資料。在寫作時,學生才能得心應手,文章也才能更加地活靈活現。因此,作文教學更應注重培育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夠成為生活型的人才。
三、教師要注重評價和輔導
第一,教師評價的重要性。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好評。教師評價學生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發展,所以評價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激勵在評估過程中尤為重要,教師應該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長處,及時夸獎,并激勵學生彌補短處。從老師的評價中,學生將獲得信心,努力發掘自己的創造力。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把重點放在使用的激勵評價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小學語文寫作的興趣。同時,如果學生發生錯誤,也要用適當的方式,引導學生改正,特別是不得已批評學生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謹慎,注意方式和方法,語言要婉轉和令人信服,為學生留一定的余地,讓犯錯誤的學生心理上能夠接受。因此,此中的“度”教師一定要好好把握,力求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是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
第二,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輔導。在輔導學生方面,除了上述幾點外,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思考與事物相關的內容,最好得出更多的新內容、新觀點和新見解。例如,許多學生都寫過“自我介紹”,教師可以改變一下策略,引導孩子去思考他們在家里和學校等地方的不同表現,寫出兩種性格各異的自己,這樣更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寫一個真實的自己,讓自己在學校成為一個好學生,在家里成為一個好孩子。另一個例子是,老師常常要求孩子寫自己的家庭與父母,在中國,孩子們在考慮寫作的時候,往往都只是搜腸刮肚,閉門造車。在這里筆者建議向國外學習,讓學生嘗試去采訪與父母關系密切的人,如父母的父母、親戚以及同事朋友等等,這樣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他人眼中的父母和自己的家庭,得到更多的資料,然后再下筆,以這種方式寫出來的文章會更加具體、更加真實、更加全面。要引導學生寫出更優秀的作文,我們必須從內容入手,先解決寫作問題,打開思維方式,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寫的東西。學生在寫作或使用論文和例子時很容易受到束縛。開頭應該是想些什么,這樣學生就會覺得他們想要寫很多內容,教師指導學生選擇最有趣、最有用、最熟悉的內容來寫。教師輔導學生寫作,就像幫助正如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樣,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在學生實際的寫作水平上,小心翼翼地支持,也要時不時的放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是作文教學的關鍵點。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興趣和能力,如寫作、閱讀、觀察,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最后的評價與輔導方面,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與修養有一定的考驗和要求,因此教師也需要提升自身的素養。
參考文獻
[1]曾桂君.淺析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7(28).
[2]文愛琴.探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7(33).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甌北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