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田莉梅
【摘? ?要】? ?科技發展迅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土木行業對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高校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目前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還相對薄弱,缺乏創新思維和驅動能力培養。主要從學生視角探討目前高校課堂實踐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淺析改革思路。
【關鍵詞】? ?學生視角;實踐課;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s of Practical Courses Based on Students' Perspective
Guo Jia, Tian Limei *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and the demand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senior profession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is increas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ersonnel training. However, the current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driving 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llege practice class teaching from the student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some method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 ?student perspective; practice class; teaching method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1674 - 3229(2021)01- 0120 - 02
0? ?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各個行業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提出新要求。高校的人才培養需要與時俱進,近年來,國家提出了新工科建設,為工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多學科專業綜合能力逐步成為培養時代新人的核心問題[1-2]。
本科教育為國家各專業領域提供人才,其中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效率尤為重要。然而一些院校在人才培養和教學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普遍存在難以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問題[3-4]。許多高校在教學計劃中過于注重理論教學[5],課程學時的設置比例不當,忽略了實踐教學。從文獻中發現[6-9],教學改革大都從教師的視角出發進行研究,很少從學生角度去考慮。本文從學生視角出發,加強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畢業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優化實踐類課程教學改革,為高校人才培養提出建議。
1? ? ?教學現狀
1.1? ?錯位型課堂
(1)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傳統高校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學時限制,為了保證教學內容的正常完成,課堂互動的設計相對較少,大都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參與度匱乏,逐步習慣和依賴填鴨式教學方式,大部分學生不想去思考和自主學習,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語言表述書面化。土木建筑專業理論和實踐知識體系龐大,專業術語繁多晦澀難懂,如果不用通俗的語言表述和解釋,學生理解和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1.2? ?陳舊型課堂
(1)設備資源匱乏。一些實踐類課程,由于設備陳舊、故障或缺乏,導致教師只能用語言描述專業器材或試驗設備的特點及操作方法,學生無法親自動手操作,只能紙上談兵,影響教學效果。
(2)課程設置陳舊。建筑行業技術更新快,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出現,人才培養要與科技進步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一些高校課程設置多年不變,有些專業課程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行業發展前沿的信息化技術沒有及時更新和與時俱進。
1.3? ?理論為主的課堂
(1)重理論輕實踐。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理論與實踐學時比例分配不合理,以課堂講授為主,實踐操作較少,考核形式也多以理論知識的閉卷考試為主,導致學生只關注考試通過,不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學生工作后,產生專業知識學而無用、用而不足的感覺。
(2)雙師型教師不足。大部分青年教師都是從校門走入校門,沒有經過企業鍛煉,實踐能力相對薄弱,工程經驗不足,所以實踐教學能力受限,影響教學效果。
2? ? ?改革思路和方法
2.1? ?教學改革思路
課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教師隊伍人盡其才。在任課教師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教師的專業方向和專業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在理論課堂中分享個人實踐經驗,可以解決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實現的問題,激發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嘗試的信心,豐富學生實踐類課程的經驗,彌補實踐課程課時緊張造成的實踐經驗不足。另外,學院應采取有效的方式鼓勵教師和學生一同參與創新實踐活動,便于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考核等多方面入手整合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
(2)強化教學配套設施。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更新,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能夠實現虛擬仿真、可視化。通過專業前沿科技,形成專業的教學團隊,可以完成成品模型或構件節點的制作,易于學生理解與掌握抽象的專業知識。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關注度,豐富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和想象力。
(3)教學方式多元化。可通過教學模式的轉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實踐教學可以進行案例分組,使各小組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一方面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專業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實踐教學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教師較全面地了解學習效果和學生的差異性,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或改變,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4)課程安排合理化。實踐類課程的學習要以理論知識為依托,合理安排理論課程內容、教學時間以及所在學年顯得尤為重要。學習內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和教輔材料等,應該在實踐中掌握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因此實踐教學的學時、實踐內容和實踐場所更為重要,只有通過有效的實踐才能最大程度掌握理論知識以及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調研與跟蹤
(1)調研行業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新設備新工藝新思路不斷涌現,高校及時追蹤新的專業發展趨勢、成熟科研成果并反饋到高校實踐類課堂當中,讓學生在校學習的同時緊跟時代步伐。通過調研行業需求,了解國家政策、 行業人才缺失情況等,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實踐課堂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對專業領域新理論與實踐進行探索學習。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專業發展趨勢,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專業新領域的好奇心,充滿學習新鮮事物的動力。
(2)畢業生跟蹤回訪。高校畢業生作為接受了高等教育、專業能力較為成熟且正在步入社會行業的角色,有助于協調社會需求與高校教學之間的關系。他們運用自身所學去同社會專業人士及其他高校畢業生進行交流,對本校教育方式更加具有話語權。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回訪,了解本校專業教學的優劣及與其他高校的差別,可以揚長避短優化教學方式。畢業生在工作中總結的實踐經驗可以反饋到實踐課堂當中,補充了實踐課堂缺乏最新實例的缺陷。
3? ? ?結語
高校要從多角度進行調研,分析、總結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優質的實踐活動,實現人才培養與行業和社會需求無縫對接。本文從學生視角出發,提出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優化培養模式的一些思路,為提升高校的辦學水平,培養高水平應用型專業人才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潞. 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方法研究[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2):188-189.
[2] 田莉梅, 張云霞, 張景華,等. 土建類新工科專業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
[3] 廖英.構建研究方法類課程群強化研究方法的教學和訓練-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方法類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305(4):20-24.
[4] 劉洪深,黃維.基于學生視角的參與式教學理論構建與實證檢驗[J].中國電力教育, 2014,(9):28-29.
[5] 周海超,翟輝輝.高校工科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思考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4):191-193.
[6] 何俊,朱志政,宋桂紅.提高實踐能力的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方法思考[J].科教導刊, 2015(5):99-100.
[7]肖磊,舒小樂,楊志.土木工程管理類課程“深層學習”引導法教學實踐和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3(5):48-51.
[8] 張庶,李恩竹.小班教學方法在普通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