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09
四月,不僅是山寺桃花盛,冬麥楊穗香的時候,還是農民揮汗荷鋤,辛勤耕耘的好時節。
還記得去年的四月,我跟隨我的爸爸媽媽回鄉探望爺爺奶奶。
一路上,花兒吐艷,柳枝婀娜,處處芳菲浸染。桃花嬌嫩地坐在大樹堅硬的臂膀上,綻放著燦爛的笑顏;金銀花爭相探出花骨朵,吹著小曲兒,釋放著淡淡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著;喇叭花竭力地張開嘴,仿佛大聲提醒著農民伯伯們該插秧了......我伸開雙臂,敞開胸襟,沐浴著鄉間的春風,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里。到老家之后,我們和爺爺奶奶簡單寒暄了幾句家常后,就提著秧苗到田里去插秧。
來到田邊,挽起褲腿,正準備下田,爸爸叫我不要慌,然后給我簡單講解了插秧的要領。爸爸剛講完,我就迫不及待地用右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棵秧苗,站在爺爺犁好的田里,一股冰冷頓時透過腳丫和腿部肌肉襲遍全身,我“啊......”地叫了一聲,真涼呀!我強忍著彎下腰去,找好地方往水田里摸去,待手指觸及到了泥巴后,我就用食指和中指把秧苗的根須部往下稍微用力一摁,就插進了泥地里,然后用手把秧苗扶正,一棵秧苗就這樣栽種好了。接著我提著褲子,在水田里趔趔趄趄地往存放秧苗的籃子走去......“你拿一把秧苗在手上,慢慢分著插,就不用這么費力的跑路了。”爸爸看見我在水田里艱難地走著,瞇笑著雙眼,“沒想到第一次學插秧你就插得這么好,小心點,別摔著!”我聽著爸爸的夸贊,心里美滋滋的,稚嫩的小腿雖然像捆綁著鐵錘一樣,但我采納了爸爸的建議,手里拿了一小把嫩綠的秧苗,在水田里緩慢的挪動著繼續插著秧......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我就挪到田邊癱坐在田坎上:“不行了,我的腰好酸呀!”我看著爸爸,發現他已經插了好大一片了,我疑惑地問:“爸爸,你插了那么多,又那么快,難道你不累嗎?”只見他站起身,放下手里秧苗,一手撐著腰,另一只手揩著那因歲月“折磨”而彰顯著幾條明顯溝壑的臉上的汗水,回答道:“累呀!我和你媽媽都累,哪有勞動不累的,再累我們也要幫你爺爺奶奶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現在能明白了吧?”說完,他又彎下了腰繼續插著秧。我看著爸爸不怕艱辛堅持勞動的韌勁,體會到了爺爺奶奶們曾經的心酸與勞苦......“我要幫助他們,替爺爺奶奶分擔。”心想爺爺或許曾經也像我一樣如同秧苗那般稚嫩吧!于是我拖著疲憊的小身軀,重新拿起秧苗,來到水田中央快速地插著......
“啊......”我長嘆一聲,“終于插完啦!”仰起頭,悠哉悠哉地往家里走,看見太陽用它最后的光輝,染紅了天邊的云霞,也為山間的一切抹上了紅妝。遠處,那片竹林隨著微風舒展著自己挺拔的腰身,小鋼琴家蟋蟀也出門乘涼彈起了令人心曠神怡的樂曲。
我又一次癱坐在了田坎上,但是這次身體里卻充滿了一種強烈的滿足感與幸福感。
休息一會后,我們就提著裝秧苗的籃子離開了。一股微風吹來,我回頭看了看那田里歪歪斜斜的秧苗,心里甜甜的,簇蔟秧苗在微風的撫弄下點頭顫動,仿佛在對著我這個小勞動者表示著贊許。不遠處那些還在水田里彎著腰插著秧的農民伯伯也正在用勞動繪制著生活中最美的鄉村畫卷......
四月,正如翁卷所說:“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有了勞動,鄉村也會變得更美,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不正是這樣的嗎?
指導教師:徐瑞
涪陵巴蜀初級中學校 初一(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