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青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閱讀教學的應用效果不理想,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針對應用閱讀教學的方法策略進行研究,以提高小學語文觀念培育質量,增強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以下對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42
引言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我們有著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在漫長的歷史更迭中所流傳下來的經典篇章,于當今社會仍舊有著極高的閱讀價值。因此,在培養小學生時,語文閱讀教學是十分關鍵的一項任務。面對小學生這一認知能力水平與知識積累情況均不理想的特殊群體,在以提高核心素養水平為目標的新課程標準引導下,教師必須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并以新的態度和標準面對、要求學生,以將知識傳遞與思想滲透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促進其核心素養的形成。
一、拓展生活內容資源
閱讀教學的應用與內容資源密切相關,因此教師應當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元素,收集相關閱讀資源,以達到更為理想的培育效果。以閱讀內容為樞紐,語文的核心素養培育措施能夠延伸到各個領域,加強學生的代入感。在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學生身邊的相關案例,與閱讀材料進行深度整合,實現良好的培養效果,使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豐富文學知識儲備,達到核心素養的培育基礎。通過生活化元素閱讀,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利用這種生活內容資源拓展形式,教師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良好的教學目標。由于文學作品通常建立在生活元素中,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應當圍繞相關內容,建立以生活閱讀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通過讓學生了解和拓展相關的材料內容,實現良好的知識儲備效果。適當的生活內容資源拓展,有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理解能力提升。同時,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狀態尚處于初級階段,教師需要利用閱讀資源拓展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生活、走進生活,進一步提高核心素養的培育效果,實現良好的教學目標。
二、重視文化滲透,延伸學生情感
想要高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所在。因此,在引導他們閱讀文章時,教師應時刻注意文化與人文情感的滲透,延伸他們的情感,從而達成滲透道德思想、深化綜合品質的目的。尤其是基于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基礎,教師可以在文章時代背景、作者人生經歷、傳統民族精神等方面進行文化滲透,向學生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文信息,使他們真切感受到漢字語言的博大精深、意蘊豐富,提高其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如此,進一步提高其閱讀熱情,使他們形成主動閱讀、自主思考的強大動力,在良性循環中實現文化的不斷滲透,促進情感延伸,實現提高審美情趣、優化核心素養的目的。以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清平樂·村居》一課為例,教師便可以向學生介紹辛棄疾所處歷史時代背景及其人生經歷,滲透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如此,使其在基本掌握文章背景的基礎上,能夠迅速感知文章及作者情感,提高其情感共鳴。同時,在對辛棄疾形成深度了解之后,學生極易在其高尚品德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品質、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緊接著,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將文章文化與情感延伸到現實生活中,繼續傳遞現代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使他們能夠形成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更多可持續發展空間的綜合素養。
三、結合閱讀文本內容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素質教育中,要求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完成各學科的學習任務時,除了要教會學生特定的知識和能力外,還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盡可能培養學生更多的能力。如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除了要將閱讀文本中所涵蓋的基礎知識傳達給學生外,還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閱讀文本內容能夠發揮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作用,使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均能受到閱讀文本的影響,逐步養成健全的人格。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則需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創建情境的方式增強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的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對其內容進行欣賞,并且做出創新。例如,在閱讀《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一起閱讀課文,讓學生對壁虎尾巴等生詞有一定的認識,并且了解閱讀文章的基本內容,之后鼓勵學生扮演文章中比較喜歡的角色,讓學生根據自身對小動物的理解和文章內容的理解將文章內容表演出來。當學生深入角色進行表演時,便可對文章中角色有更好的認知,了解各類動物尾巴的主要用途,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小動物的認識,也能在閱讀中加強對文章的鑒賞,有助于實現對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
四、利用經典內容陶冶情操
語文教材內的經典文章數量較多,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入閱讀相關內容,實現文學情操的陶冶,進一步提升閱讀應用能力。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豐富文學知識儲備,并降低對閱讀教學的厭煩程度,增強教學效率。經典內容具有強大的文學感染力,能夠通過恰當的措辭以及相應的中心思想形式,讓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學儲備進一步提升,達到良好的發展效果,實現核心素養的培育效果。小學語文課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質,教師需要借助相應的文學材料介質,才能夠達到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因此,通過使用語文教材內的經典內容,可以達到有效的閱讀授課目標,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語文授課質量。由于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反復閱讀相同的材料可能會導致閱讀學習效率下降。因此,教師在應用經典內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挑選新穎的材料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長期保持新鮮感,增強整體閱讀學習效率。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需明確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致力于對學生文化理解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求語文教師能夠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育的局限,通過教學方法創新和理念創新來強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姝婷.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2020(40):61.
[2]韓桂欣.論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09):15-16.
[3]蘭紅娟.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0(81):41-42.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滄港鎮新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