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明
【摘要】在互聯網+以及新業態發展戰略背景下,電商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逐漸轉變。高職的電商教學屬于新型的應用類專業。其專業動態特點決定了對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電子是手段,商務是目的,這也是教師認識電商和教學電商的永恒主題。
【關鍵詞】新業態;高職;電商專業
引言: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個領域都在積極開展多樣的電子商務活動。許多高職院校也結合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而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本文以高職電商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針對新業態背景下高職電商專業建設進行探討。
1高職電商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電商專業定位模糊。當前高職電商專業的定位還不準確,尤其使學生對自身所學習的專業認知并不全面,導致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提高。另外,部分電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于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在課堂教學上很容易出現教學片面性和隨意性的弊端,教學質量和效率都得不到保障。電商的授課教師對專業人才教學存在一定的傾向性,一方面教師偏重于計算機的教學指導,另一方面教師偏向于商務和管理教學,這兩種傾向性的教學行為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對知識掌握不完整,一些學生對技術性知識有興趣,一些學生對商務和管理有興趣。
1.2電商專業課程設置不盡合理。現階段,高職商務專業教學在課程安排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對于課程的實際應用性認知程度不高。其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對于理論性教學的過度重視,教學內容局限于商務專業的書本知識上,缺乏對實踐性教學之間的聯系,弱化了實務,對于學生的教學缺乏實際案例或者實操能力的培養。其次,專業相關技術和商務方面的課程之間缺少銜接,課程設置的不合理化導致學生將來在就業市場上失去個性,弱化其競爭力,違背了人才培養和教學目標養成的宗旨[1]。
1.3電商專業教學設施不足,實習基地較少。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電商專業是一個具較強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知識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校方要為專業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讓學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積極參與到各項電商活動實踐的技能訓練中。但是,當前部分院校在電商教學設施的建設上還存在明顯不足,相關模擬實驗室建設滯后,不管是硬件設備基礎上還是軟件條件上都不能滿足現代化商務人才培養的需要。同時,一些院校缺乏和企業、單位之間的合作聯系,對于電商企業人才管理需要的動向掌握不足,不能很好地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實踐能力較差,難以體現學生將來就業的職業勝任力。
1.4電商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在新業態背景下,電商專業教學的師資力量還比較薄弱,尤其雙師型教師缺乏,不能切實的滿足學校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學軟實力需要加強。當前從事高職電商教學的教師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計算機相關教學經驗的,但對于經濟態勢和電商管理方面認知較少;另一部分是教師主要從事管理類和經濟學教學類,對計算機技術涉獵不深。真正的雙師型資源少之又少,很多教師的知識儲備均來自于書本,不夠實用也不夠系統。由于教師教學經驗的缺乏,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專業性知識進行融合,對復合型人才培養不到位,直接影響電商人才的培養質量,制約了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2]。
2新業態背景下高職電商專業建設對策
2.1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在新業態背景下的高職電商專業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教學目標培養的定位和確立。首先要明確電商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崗位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其次要明確該專業的教學重點,做到理論和實際教學的相結合,既要重視對學生計算機的運用還是鍛煉其電商管理和經濟知識。采取有效性的教學手段為社會培養該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引導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完成電商的活動,進而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拓展空間,提升其職業能力的發展潛能,滿足電商領域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專業知識上的雙重教學。
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而言,在面對新業態的發展背景,要通過加強師資力量來實現教學效率和質量的保障。重視雙師型隊伍的建設,要求電商教師要具有知識教學能力的同時,還要有實踐指導的能力。首先要加強對校內專業教師的培養,通過采取定期培訓或者教學研討會議的舉行,讓教師不斷的完善自身的教學知識儲備,提升自身教學專業水平,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創造一定的條件。其次,還可以讓實踐教學能力欠缺的教師積極的參與到電商實際運作過程中,參與產學研項目中,或者選派骨干教師到相關合作企業培訓以及參加實訓基地建設,以此來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緊跟專業發展的最前沿,增強雙師型教師的比重,引導教師將商務與技術相結合,優化教學軟實力[3]。
2.3實踐方式多元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新業態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學要從教學內容、方式、理念等多個方面進行革新和優化,積極展現高職電商專業教學的教育特色,通過對實訓環節和實踐教學的強化,提升學生的職業勝任力。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通過以下方面來實現:第一點,在電商網站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側重實踐教學,通過計算機設備的運用,讓學生邊在學習理論知識邊動手操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點,始終堅持企校聯動的教學模式,實現校內和校外同步教學。在校內要結合專業建立信息與電商實驗室和研發室等,在校外,尋求合作企業,為學生創建實訓基地,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第三點,校方要利用互聯網+技術為電商教學創建仿真實驗系統,學生通過仿真實驗系統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有效銜接理論和實踐教學知識,以多元化的方式,為電商專業教學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4]。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電商教學要以新業態背景為導向,明確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有清晰的定位,對傳統的人才教學培養模式進行更新,打破傳統電商教學中教學觀念不清,方向不明的誤區,結合當前電商發展需要和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調整教學體系,注重教學實踐環節,深入企校合作的教學力度,實現電商類崗位的人才供給[5]。
參考文獻:
[1]孔慶予.中高職電商專業人才貫通培養模式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21(09):72-73.
[2]肖紅波,周霞,賀雨紅.課程思政在高職電商專業群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1,23(04):41-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