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君
【摘要】中國有史以來就是一個崇尚節儉的國家,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質條件的改善,浪費現象變得風靡。為了使幼兒養成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好習慣,教師要積極的教育幼兒。教師在教育幼兒光盤行動時,通過“尋光盤”使幼兒明確光盤行動的概念;通過“學知識”使幼兒懂糧食明確糧食的來之不易,使幼兒學會節儉,愛惜糧食。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光盤行動
光盤行動是倡導節約反對浪費的代名詞。主要是帶動大家珍惜糧食,關注盤中的食物,通過光盤的形式來消除浪費。光盤行動的提出對于幼兒的教育具有積極作用。因為幼兒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初期,他們在生活中和思想上還存在很多不理解,是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他們了解了糧食的重要性,就會在心中種下光盤行動的種子,認識到光盤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在生活中主動踐行光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施光盤行動,提高幼兒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認識,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高貴的品質。
一、尋光盤悟辛苦
1.學光盤,提高理解
在對幼兒進行光盤行動教育時,教師首先要讓幼兒指導什么是光盤行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通過討論的方式來溝通,紛紛表達他們對光盤的理解和認識。在溝通中有的幼兒說到光盤就是媽媽給我放兒歌的那個圓圓的東西,里面有一個洞,是亮晶晶的。這是他們對播放音頻或視頻光盤的理解。還有的幼兒說光盤就是發光的盤子。這是幼兒從字面上的理解。還有的幼兒說光盤就是把盤子里的食物都吃光。這是他們對光盤行動的真正理解和認識,也是想要對幼兒教育的內容。當幼兒理解了光盤行動的概念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向幼兒介紹“光盤行動”就是把盤子中的食物都吃光,倡議愛惜糧食,適當用餐,避免因為吃不完而浪費。這個行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教育更多的人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而且教育人們在吃東西時要吃多少盛多少,尤其是在吃自助餐時,不剩余,不多拿。通過光盤行動可以有效地教育幼兒減少糧食浪費,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思想認識。
2.尋光盤,接軌時尚
當幼兒了解了光盤行動后,教師可以讓他們說一說他們是在哪里知道光盤行動的。通過溝通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激發了幼兒表達的主動性。幼兒在溝通中會暢所欲言,紛紛表達自己對光盤行動的理解和認識,也會說出他們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了解的光盤行動。更多的幼兒在溝通中都會說到實在吃飯的時候,或者是在吃飯的地方了解到的光盤行動。從而深化了他們對光盤行動的認識,他們會深深地認識到這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吃飯的時候就應該關注光盤行動。這是一種時代的產物,也是一種時尚。通過溝通,幼兒會認識到光盤行動的時代感,從而使他們認識到應該在幼兒園以及他們生活的各個地方去推廣這種時尚。通過幼兒對這種時尚的加工和分析,他們會把這種時尚當成是社會公約,進而入住幼兒的心田,在他們小小的內心中生根、發芽,慢慢成長。幼兒的年齡雖然小,但是他們有很強的感知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和他們的溝通,孩子們會感受到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加深他們對光盤行動的認識,在體驗中踐行時尚。
二、學知識懂糧食
1.誦古詩,體會辛苦
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通過誦讀古詩的方式來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眾所周知的經典詩句就是《憫農》。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視頻,通過有聲有圖的方式來觀看古詩的朗誦,幫助幼兒對古詩形成自己的認識,內化知識。通過融入情景的學習和朗誦,孩子們很快就會把詩句背下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幼兒在朗讀和觀看中,再加上教師的講解,他們會理解古詩的含義,了解到糧食種植的艱辛。通過孩子們對古詩的思考和探究,孩子們會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們冒著酷暑,通過辛苦勞動獲得的。他們通過勞動為大家提供了美味的食品,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糧食,愛惜糧食,不能浪費。這時候,幼兒小小的內心中就會浪費形成了深刻認識,會感受到光盤行動的意義,在內心中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踐行光盤行動的有心人,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
2.觀烹飪,學習制作
為了使幼兒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美食不該浪費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觀看烹飪的活動,讓幼兒通過親眼目睹的方式來見證這個充滿奇跡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園的廚房來帶領幼兒參觀,讓他們看一看廚房阿姨是如何一步步把糧食加工成美食的。每天早晨廚房阿姨都會早早地準備一天的食材,通過清洗的方式先把食材洗干凈,之后還要根據需要把他們進行切,和烹飪。在烹飪過程中還要注意火候、調料、入鍋的時常等等問題,非常繁瑣、復雜。當孩子們看到這個復雜而神奇的過程就會感嘆食物的來之不易,內心也會下定決心要珍惜糧食,同時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教師要通過觀看的方式來教育幼兒光盤行動的意義,促進幼兒在心中深化理解。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來體驗一下烹飪過程,感受烹飪的不易。在體驗中孩子們會在洗菜的時候把衣服弄濕,在切菜的時候拿不穩刀,不敢再油熱的時候往鍋里放入食材。他們通過自己的體驗會更加感受到烹飪的不容易,從而再內心中理解到每天吃到的美食是多么不容易。通過幼兒的體驗和模仿,他們不一定能夠制作出美食,但是經歷了這個過程會使他們體會到美食的來之不易,有利于幼兒在生活中主動實踐光盤行動。他們不僅會從思想上認識到糧食的重要性,也會從行動上采取措施,愛惜糧食,在平時的飲食和就餐中節約糧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展現他們的修養和素質。通過經常性的實踐,幼兒就會養成習慣,把“光盤”深入到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動見證品質。
總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光盤行動關注了珍惜糧食,節約糧食,通過勤儉節約的方式來宣傳新時尚,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教師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指導者和領路人,要積極引導,用充滿正能量的知識來教育幼兒,提高幼兒的道德品質。在生活中所有人都要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將新時尚推廣得更遠,成為新時代最靚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孫楠.打卡21天爭做“光盤”行動人[J].中華家教,2020(10):35.
[2]唐楠楠.利用“光盤行動”促進大班幼兒午餐教育之探究[J].中華少年,2016(14):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