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四川交響樂團“天姿國樂”女子民樂團擔任演奏團隊的“國風 四季音樂會”推出最后一場《中國故事》已在四川大劇院成功上演。本次音樂會在傳承經典中探索創新,廣受大眾喜愛。
〔關鍵詞〕“天姿國樂”;《中國故事》音樂會
“每個國家的民眾都需要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音樂符號,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風音樂的流行是一個必然趨勢。”
——中央歌劇舞劇院首席作曲 張渠
為拉近觀眾與劇場的距離,四川大劇院和四川交響樂團聯合出品,由四川省演出公司協辦、四川交響樂團“天姿國樂”女子民樂團擔任演奏團隊的“國風 四季音樂會”推出了高質量藝術水準的國樂音樂會。“天姿國樂”已在世界各大頂級音樂廳成功上演過數次專場音樂會,這一次,她們更希望讓國樂奏響在自己的家鄉。
“國風 四季音樂會”通過名家名曲、跨界融合、影視金曲、經典重現四個方面的內容重新設計并定義了國樂音樂會,其結合當下國潮、國風的時尚表達,吸引著熱愛中國文化和國樂的觀眾,努力將“國風 四季音樂會”打造成獨一無二的四川音樂名片和國風音樂會品牌。自2020年9月26日起,“國風 四季音樂會”連續推出了《霓裳國樂》《國潮來襲》《聆聽國樂》《中國故事》四場音樂會,最后一場《中國故事》已于2020年11月21日在四川大劇院成功上演。
本場音樂會精選了廣受大眾喜歡的經典影視劇中的音樂作品。其抒情優美的旋律,大開大合的敘事風格,以獨特的美學形態再現經典影視中光影聲色的美好瞬間,讓觀眾感受那“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唯美意境。
正聲雅韻
《中國故事》的開場曲是《紅樓夢》組曲合奏,其由王立平作曲,蔡東鏵改編自87版電視劇《紅樓夢》,演唱者是四川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孫彥。隨著電視劇的熱播,87版電視劇《紅樓夢》里的經典音樂早已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這類具有東方神韻的音樂,最為考驗演奏者的人文素養和演奏功力。她們不僅要把極具古典美學精神的典雅帶給大家,還要將不同個性的作品所形成的戲劇張力拿捏到位,才能讓演繹深入人心。
之后的《冰山上的來客》(嗩吶、竹笛與樂隊)與《牧羊曲》合奏都描述東方旋律,展示了東方神韻,再現了東方音樂之美。
俠骨柔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影響和指引著我們,正所謂“俠義在心中,英雄夢不朽”。所以在“俠骨柔情”篇章所表演的曲目有:《臥虎藏龍》合奏、《滄海一聲笑》合奏、《鐵血丹心》合奏。其中,《臥虎藏龍》合奏由譚盾作曲,曾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受到了觀眾熱烈的歡迎。
此曲特別邀請到國家一級演奏家、四川交響樂團大提琴演奏家郭曲來擔任獨奏。該版本的音域跨度較大,非常考驗演奏者的大提琴演奏技巧,難度相當高。但郭曲以精彩的演繹充分展現了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其演奏的音色極其考究,音樂處理細膩而有深度,在粗獷的、深情的、遼闊的情感表達中,展示了不同的演奏方式。而大提琴與樂隊的配合更是絲絲入扣,使整首樂曲充滿了戲劇性的張力。這首作品旋律極具東方韻味,配器干凈而精彩,是中國音樂國際化表達的成功之作,也是雅俗共賞的經典代表。
古風新意
“古風新意”的作品大多改編自觀眾熟悉的電影電視劇,包括:《九兒》琵琶與樂隊、《羋月傳 滿月》管子、笙與樂隊、《大話西游 一生所愛》二胡與樂隊。其是與情感故事相關的經典歌曲,是以現代審美演繹古風音樂的唯美之作。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中國的旋律,中國的故事,更適合用中國的樂器表達。無論是倔強、敢愛敢恨的人物故事,還是超越生死的大情大愛,以及無奈而又哀傷的刻骨相思之情,都可以通過深入人心的旋律來聊以寄托。正因如此,每首歌曲的改編必須器樂化,讓情感的表達更含蓄而深邃。這對于指揮和演奏員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挑戰。要想把每首作品演繹得精妙而感人,必須回歸到音樂本身,讓由心而動生發出來的旋律自然地流淌到觀眾心里,這樣的演奏效果才是音樂家所期待的。在指揮的帶動下,樂手通過深情地演繹器樂引起現場觀眾的情感共鳴,是本場音樂會的最終目標。
當代傳奇
每個年代都有經典與傳奇,觸碰我們共同的心弦。當代傳奇的曲目分別有:《打虎上山》合奏,竹笛、二胡與樂隊《女人花》《傳奇》合奏。
《打虎上山》合奏由指揮蔡東鏵先生改編,選自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其也是現代戲的經典唱段之一。年代久遠的經典作品讓觀眾懷舊,急速而下的旋律由弦樂與彈撥樂奏出,浩然之氣撲面而來,嗩吶明亮的色彩模仿京劇唱段,仿佛打開一段舊時光,樣板戲的特寫鏡頭在斑駁的色彩中浮現,樂隊的配合默契,充分烘托出嗩吶的主奏,同時在不同的段落展示各個聲部,演繹生動而精彩,現場氣氛熱烈,觀眾的情緒被釋放出來。
《中國故事》的音樂會門票僅上線一周就已全部售完。演出當天,四川大劇院里坐滿了觀眾。這一席音樂的大餐、文化的盛宴引發了觀眾自發的熱情回應,而觀眾后續的反饋也體現了他們對這次音樂會的意猶未盡。

有觀眾表示:“一場打動人心的音樂會,隨著流淌的國風民樂,人生旅途中的一幕幕熟悉的畫面不斷映入腦海,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有快意恩仇的江湖,或百轉千回,或蕩氣回腸,或溫婉動人,或慷慨激昂。民樂樂器演繹別樣的過往經典,一席觀眾報以熱烈的歡呼掌聲。
下次繼續捧場!”。還有觀眾直言: “奔著《紅樓夢》去的,世間遼闊,時間渺茫。人人皆心中所有,卻不能做到人人皆有筆下,唯有最為純粹的聽覺,可以簡單地完成從空間到時間的過渡,超越茫茫時空求得‘知音’。”徜徉在音樂中的觀眾們感覺到:“音聲悠蕩,空靈飄渺中但見云霧之處,一塊被棄之山野的補天石上字跡分明淚血點點,朦朧夢幻中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他們都開心地表示道:“今天真的好開心!第一次聽音樂會,巴掌都拍爛了,太太太牛了,明年還要來聽。”
《中國故事》 ——“天姿國樂”的又一經典之作,在環環相扣、意境相接的現場演出和熱情無比、贊不絕口的觀眾反饋中圓滿收官。至此,2020年的“國風 四季音樂會”也畫上了句號,但這并不是結束。在明年春天,“國風 四季音樂會”將繼續與大家見面,融入多元化的音樂元素,一如既往地傳承經典、探索創新,以當代審美呈現國樂的多姿多彩。
(本文圖片由黃宋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