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芹
在積極探索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當下,“互聯網+教育”對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中體育教師和學生需要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對“教”與“學”的巨大影響,意識到變革的必要性。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
2015年7月4日,經李克強總理的簽批,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互聯網+”行動納入國家的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2018年4月,教育部啟動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這是順應新時代智能環境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進“互聯網+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2019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重點部署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列入十大戰略任務。2020年2月,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全國的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進行“網課”學習,進一步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已經是時代發展趨勢,要積極謀劃,從觀念到實踐順應這場變革。
1 “互聯網+教育”的內涵
關于“互聯網+”,通俗的說法是:“互聯網+”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淘寶、微信、支付寶、云盤、滴滴打車、智慧醫院等都是“互聯網+傳統行業”創造的新業態。關于“互聯網+教育”的內涵,教育部對此進行了界定,認為:“互聯網+教育”是推進互聯網及其衍生的相關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實現對教育的系統性變革,創造教育新業態。它與“教育+互聯網”有著本質的區別,“教育+互聯網”是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和手段,實現對現有教育的增強與優化,提高教育的公平、質量和效率。
2 “互聯網+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
通過對“互聯網+”對其他行業產生的巨大影響來看,“互聯網+”對于傳統的教育行業來說也必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趙國慶認為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深至骨髓,直接摧毀傳統守舊的教育生態,重塑一個開放創新的新的教育生態。豆俊杰,王強認為“互聯網+教育”雖然會大大改變我們的教育,但卻并不會從本質上顛覆教育,更不會在短時間內顛覆我們的現有教育體制。瞿振元認為“互聯網+教育”的正確形態應該是對傳統教育的升級,而非去顛覆傳統教育。還有人認為互聯網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應該是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關系。無論堅持的是哪種觀點,他們都一致認為“互聯網+教育”將會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潮流。
3 “互聯網+教育”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影響
2020年2月,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網課”在全國開展起來,老師當起了主播,“空中課堂”代替了傳統的學校課堂;網絡直播代替了老師面對面的講授;在家中觀看直播進行自主鍛煉代替了老師監督下的體育鍛煉等。教師在網上教,學生在網上學、信息在網上流動,知識在網上成型,一切的教與學的活動都圍繞著互聯網進行。互聯網與傳統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打破了傳統教育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深刻影響著傳統的體育教學。我們要認識到“互聯網+教育”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意識到現存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3.1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高中體育教學面臨的機遇
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將得到進一步拓展,統籌優化,更加豐富;教學組織形式將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更加靈活;教學手段將與網絡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更加現代化;教學方法更注重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更加多樣;教學評價將更注重過程性評價,更加多元,更加合理;更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公平。
3.2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不足
部分地區學校的硬件設施比較落后,還不能滿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不能適應信息化教學的要求;教學手段和方法老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差。部分學生學習自律性差;學生學習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等。
4 高中體育教師的應對策略
4.1 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體育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與輔助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從領航轉變為護航。這就要求體育老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技能儲備,培養和提高自己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應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變革。
4.2 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培養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體育教師要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不僅要學習體育相關的知識技能,還要認識到互聯網在以后教學中的重要性,培養互聯網思維,主動學習網絡信息技術,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有人曾預言說:未來的教師將分為兩種,一種是線上講公開課的明星教師,一種是線下的輔導教師。如果順勢而為,主動去應對時代發展要求,就有可能成為“互聯網+教育”時代高中體育教學的弄潮兒;但是如果故步自封,不順應時代的發展,就有可能被時代發展的潮水淹沒。
4.3 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分析的方法,“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在線教育形式受到了大家的認可,各種移動終端、即時通訊工具應用于教學中,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興的以互聯網為載體或媒介的教育資源或教育形式受到大家的關注,“網課”現在也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展開。“互聯網+教育”相對于傳統教育而言擁有的優勢不斷顯現。但是高中體育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有其自身特殊性,這些決定了體育“網課”不能照搬其他學科的“網課”教學方式。所以,在“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高中體育教師需要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分析的方法,“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的實際,探索適合高中體育教學的新方式。
5 高中學生的應對策略
5.1 轉變學習觀念,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增強體育學習自律性
高中學生學習任務重,體育課不受重視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學習條件也得天獨厚,學習效果好壞的關鍵就在于學生的學習觀念。首先,學生要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改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從思想上重視體育課,要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注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進行網上體育學習時,要增強體育學習的自律性,要明確體育學習目的是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即使沒有監督,也要積極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
5.2 辯證地看待互聯網,提高駕馭互聯網的能力,促進自我發展
互聯網上的內容良莠不齊,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學會對海量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分析、處理等。注重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中不能過多的依賴互聯網,產生思維惰性。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把學到的零碎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系統,保證學習的深度。
6 結語
總之,我們要全面看待“互聯網+教育”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影響,既要看到面臨的機遇,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采取相應的對策,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中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