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嫚玲
摘要:寫作作為語文重要的一部分,能夠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如何更好的完成作文輔導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對于聽障學生來說,由于自身生理原因及其心理干擾等因素,在學習語文寫作時會有更多的障礙。對于聽障學生,教師在進行作文輔導時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分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調動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現實生活出發來學習寫作。
關鍵詞:語文;作文輔導;聽障學生;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383
引言
聽力障礙群體由于自身生理存在缺陷,無法通過聽覺來獲取外界各種信息,不能與各種聲音完成正常的交互行為。他們只能通過其他感官來理解外界所產生的各種信息,進而通過自身的模仿完成對外界信息的認知。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應當調動學生其他感官來理解外界,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外界事物進行觀察,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最終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一、通過閱讀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文寫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有所改變,必須經過長期不斷積累,通過大量閱讀優秀的文章,不斷思考與感悟,才可以在提筆寫作時能夠下筆如游龍,流暢自如。聽障學生由于聽力障礙,在視覺感官方面比健聽學生有更好的專注力,可以更輕易的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語言知識的不斷輸入,只有在大量輸入的前提下學生才能進行有效的輸出。“不僅要通過大量閱讀來完成語言知識的輸入,更需要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夠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能夠感悟到文章中所要表達的一些內容。”[1]正所謂文以載道,只有明白了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才算是真正讀懂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閱讀輸入時的效率,為以后學生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閱讀的效率。根據學生現有的閱讀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來選擇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再讓學生從教師給出的書中進行選擇,選擇相同書籍的學生分為一組。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閱讀時間,閱讀結束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合作編寫讀書報告,并在語文課上進行讀書匯報。通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有計劃性的安排學生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完成知識的輸入。以讀書報告的形式可以促進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更加高效的將閱讀內容內化,變成自己的知識。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還可以通過他人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文章,正所謂“他山之玉可以功攻石”。
二、通過觀察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讀書萬卷亦要行萬里,方能真正理解書中所講。學生通過閱讀所獲得的僅僅是文字類的抽象知識,必須要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才能對書中所寫的事物有更為具體的認識。“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來觀察周圍的環境,才能使學生筆下所寫的作文更加生動活潑,文筆更加細膩飽滿。”[2]聽障學生無法用聽覺來感知周圍環境,教師應當引導他們取長補短,充分利用視覺、觸覺和嗅覺等其他感官。
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環境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所觀察的對象進行探究學習。將學生分為人數均等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帶領學生去觀察事物。讓學生通過手語、手寫或口語等方式與其他小伙伴交流,通過各種形式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讓每個小組之間相互競爭,觀察事物特點最多的小組獲勝,通過競爭的方式更加能激發學生觀察的積極性。
三、利用寫作技巧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教師還應當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學生若沒有學會一些寫作技巧,即是有很多想要表達的內容,可是在實際表達時往往會顯得過于凌亂和不知所云。因此,掌握一些寫作技巧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表達更加清晰準確,整個框架合理有序,內容也更加生動形象。例如讓學生掌握一些修辭技巧則會讓他們在表達時更加得心應手。由于聽障學生無法聽到外界聲音,在寫作時便不知如何描寫聲音。但是運用通感這種修辭手法,將聽覺巧妙的轉化成嗅覺、視覺等其他可以感受到的信息。例如,“這歌聲猶如夏日盛開在池塘的朵朵蓮花,晚風輕拂,飄來陣陣清香。”巧妙的將歌聲轉變成花香,聽障學生雖然不能聽到這種美妙的歌聲,但是可以聞到蓮花的清香,感受到晚風的清涼,自然便能感受到這種美妙的感覺。再比如掌握一些文章結構和描寫順序可以使得學生在寫作時表達清晰準確,描寫細致。例如在描寫動物時,可以按照從外觀、動作、聲音最后到生活習性等順序展開描寫,按照這種順序進行描寫就不至于出現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混亂行文方式。
四、結束語
在聽障學生的作文輔導中,教師應當根據他們的學習認知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通過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聽障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最終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海明.淺談如何做好初中語文作文輔導工作[J].寫作:中,2018(1):4-4.
[2]夏子涵.關于初中語文作文輔導的有效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8,015(032):96.
本文系:柳州市教育科研課題《團體心理輔導在聽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課題編號:2017B-03)研究成果。
廣西柳州市鹿寨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