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瑢
摘要:金融經濟風險將會嚴重影響我國金融經濟以及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要不斷提升金融經濟風險防控水平。本文重點探討了我國金融經濟的四種風險類型以及相應的防控策略。
關鍵詞:金融經濟風險;風險防控;策略
1.金融經濟風險類型分析
本文將金融經濟風險整體歸納為四種類型。一是金融會計風險,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核算風險、監督管理風險以及會計人員風險。會計核算風險主要是指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由于核算失誤所導致的風險,既包括會計人員有意導致的風險,也包括會計人員無意導致的風險。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部分會計從業人員缺乏職業操守,為了個人私利篡改數據,進行利潤虛報,導致數據的不真實不可靠,這將會導致金融決策的不科學不合理,不利于金融機構的健康穩定發展。監督管理風險主要是指在金融會計工作中,沒有充分發揮監督管理的作用而導致的會計管理問題[1]。會計人員風險主要是由于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夠以及職業素養缺乏,從而在工作過程中導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較低,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失誤,為金融機構的發展帶來潛在的風險隱患。二是金融利率風險。近些年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金融利率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在我國金融體系較為脆弱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在政治以及經濟環境影響下將可能難以承受利率的大幅波動,進而產生金融利率風險。金融利率風險將可能給金融機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三是金融市場風險。近些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市場逐漸趨于成熟并且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但是在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國金融市場影響因素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力度不足,將可能出現違法交易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既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也可能會對部分金融機構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四是金融政策風險。金融政策從根本上決定了金融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因此金融政策對于金融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如果國家的金融政策發生變化,那么金融經濟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如果金融機構的戰略發展規劃與國家金融政策方向不一致,將可能會對金融機構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同時由于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大,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會受到國際上其他國家金融政策的影響,因此國際金融政策的變化也會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
2.金融經濟風險防范策略
金融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但是金融經濟中的風險隱患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潛在的威脅。近些年黨和國家多次強調要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重視程度,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因此,我國在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當不斷提升金融經濟風險防控水平,確保我國金融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2.1形成系統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
金融會計風險是金融經濟風險的重要類型,而要想有效防控金融會計風險的發生,便需要針對當前會計監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有效發揮會計監督體系的作用。金融會計風險監督管理體系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基于金融機構內部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更好匹配金融機構風險防控需求。同時金融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形成系統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從而在金融風險出現之前便可以提前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具體來說,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等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構建金融會計風險評估模型,顯著提升對金融會計風險的識別能力,提前做好相應的風險應對方案,將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降低風險所產生的損失[2]。金融機構在金融會計風險防范過程中,要明確各個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和權責范圍,將責任落實到人,從而有效保障各項金融風險防范工作能夠落到實處,避免在金融會計風險防范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行為。此外,金融機構還需要建立規范標準的金融會計工作制度,有效保障金融會計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充分體現金融會計的重要職能。同時在規范的會計工作流程中,有效消除各種風險因素,避免發生金融會計風險。在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方面,金融機構要加大金融會計人員隊伍建設,一方面為金融會計人員的成長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大對金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使金融機構還應該注重對金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從而在工作中能夠積極主動承擔責任,應對風險。
2.2充分發揮利率市場化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利率會對金融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金融機構不能有效應對利率的大幅波動,將可能產生金融經濟風險。因此金融機構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利率波動對金融機構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具體來說,需要創新傳統的利率計算方式,采用市場化利率,將自身利率水平的變化與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化掛鉤。在此基礎上,不斷降低對金融機構的存款要求,簡化目前復雜繁瑣的貸款流程,有效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全面拓展貸款業務渠道,從而更好滿足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金融機構為了更好應對利率變化所導致的利率風險,還需要不斷提升內部控制水平,優化傳統的運營管理模式,針對市場利率變化情況,形成積極有效的應對方案,將利率變化對金融機構運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此外,金融機構還應該充分利用各種網絡信息技術,有效評估預測市場利率未來的走勢,從而提前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3加強對金融經濟市場的監督管理力度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金融市場經濟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傳統的市場監督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金融經濟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需要基于金融經濟市場發展中呈現出來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不斷優化和完善監督管理措施,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有效防止發生金融經濟風險。首先國家需要建立專門的金融經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過對貸款業務以及投資業務的重點監控,對金融市場中出現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同時徹底清查存在不正當行為的金融企業,為我國金融經濟市場健康穩定有序運行提供有效保障[3]。其次要不斷完善我國金融經濟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推動金融立法進程,在此基礎上對金融機構的運行狀態以及運行模式加強監管,對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限制和約束,確保各項金融活動和金融行為均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有序開展。再次金融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要形成成本管理體系,從發展決策、會計核算、績效考核以及監管等各個環節均滲透成本管理思想,不斷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特別是要加強對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細化采購流程,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督管理,確保賬目與實際采購情況保持一致,堅決杜絕采購環節中的弄虛作假行為。通過有效降低業務成本來提升金融機構的經濟效益,從而為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2.4積極推動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建設
在網絡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成效,呈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在金融機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來顯著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實現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和數字化。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通過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對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信息、財務信息以及外部市場信息進行整合,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基于分析結果來確定金融機構的資源規劃,優化資源配置。從金融機構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來滲透成本管理思想,加強成本控制。比如對于物流環節進行成本控制,需要綜合考慮金融機構在物流環節的人、財、物等信息,基于金融機構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資源計劃,從業務流程、資源需求和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成本管控,有效保障物流環節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保障金融機構內部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下,顯著降低物流環節的成本。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金融機構還可以在內部搭建數據傳輸共享平臺,一方面便于金融機構更為及時快速的收集各個部門以及各個業務環節的相關信息,積極推動金融機構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金融機構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不同部門能夠形成合力,更好促進業務的發展。
3.結束語
金融經濟風險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在金融經濟發展中要不斷提升對金融經濟風險的重視程度,針對當前金融經濟中存在的主要風險,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升風險防控水平,有效避免各種風險的發生,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參考文獻:
[1]周智祥.淺談金融經濟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中國商論,2019(23):36-37.
[2]趙子昂.金融經濟的風險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01):125-126.
[3]楊洋.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及其風險防范策略[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0):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