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網球已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本科高校的網球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高職院校網球水平發展緩慢,學生技能水平不高,參賽欲望不強,高職高專組的網球比賽項目非常少,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取得成績不理想,嚴重阻礙了高職院校網球運動的發展。通過分析四川省高職院校網球教育及學生參賽現狀,旨在對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更好地開展及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球;比賽;建議;對策
1.高職院校網球教育及學生參賽現狀
1.1校內網球運動開展方面
通過對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四川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信息職業技術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的走訪調研發現高職網球教育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場地資源匱乏,校園網球氛圍不濃厚,校內網球活動較少,網球運動宣傳程度較低且不受重視,網球課程周期短,技能掌握困難,學生無法堅持鍛煉等問題。信息化時代,學生對網球運動的專注力不高,很多時間都荒廢在網絡上。同時在比賽方面,目前校內缺少有組織、有秩序的網球比賽;學校之間也缺少網球交流活動,雖然有的學校有網球社、網球協會,但大多數都是有名無實,學生無法完成回合對打,導致很多同學都在湊協會人數,而沒有實質性的校內網球比賽。學校網球代表隊的選拔,基本都是零基礎開始訓練,積極主動報名的人數較少,自身沒有相關的網球器材和設備,訓練模式也比較局限,學生一開始連最基本的規則都不懂,打比賽時間非常少,只是偶爾訓練時打交流比賽,比賽質量不高。
1.2在校大學生參與比賽方面
以四川省為例,針對大學生的校外網球比賽目前主要是四個大的組織,依次是中國大學生網球協會主辦的全國大學生錦標賽,每年有分站賽和總決賽,只限本科生及以上學校學生參加;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四川省大學生網球賽,每年一次,限本科及??粕鷧⒓?,不可兼項,專科學生參加此比賽小組出現概率大,簽運好的話可以進四強,但是也容易碰到小時候學過網球的本科生,這樣獲勝概率較小;四川省高等院校網球協會組織的中國移動智博杯大學生網球賽和四川省工行杯大學生網球賽,不限層次,項目可以兼項,專本碩博皆可參加,比賽比較激烈,比賽人數最多;成都市及各地網球協會組織的社會業余網球賽。高職院校的參賽群體主要是高職院校網球隊學生,很少有其他學生參賽,因網球運動跟球齡關系很大。
2.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球比賽參與率低的原因分析
2.1組別設置不合理
針對高職院學生專門的網球比賽較少,大體協職教分會舉辦過一屆高職院校網球賽,但是大多數學校網球教師都沒準備,沒有合適的隊員參加,目前還沒形成每年舉辦一屆全國高職院校網球賽的傳統。如果每年定期舉辦,學校教師則會精心選拔訓練,為參賽積極準備。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網球分會舉辦的分站賽,允許高職院校學生參加,但依舊沒有設置高職組,比如甲組,就是沒有通過網球加分的,不屬于體育生的學生,以四川高職院校參賽為例,在分組比賽中經常遇到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學生,而且很多都是碩博研究生,從球齡比賽經驗上就大占上風。四川省的網球比賽,無論是四川省高校大學生的,還是像成都業余公開賽、成都網球俱樂部聯賽等社會業余比賽,并沒有分高職組別,有的比賽普通組、體育組、高水平組都沒有分,這樣下來水平差距太大,嚴重打擊學生參賽積極性。
2.2學生參與興趣不高
高職院校學生總人數少,導致網球參與基數小,對網球感興趣的同學少,學生無法自發的湊一起去打球。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小時候沒有參加過網球培訓班的較多,讀書后,學校沒有網球場,沒有網球老師,這就導致學生沒有網球基礎甚至沒有碰過網球,加之網球技術掌握困難,上手慢,需要反反復復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這就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慢慢學生就失去了對網球的興趣。高職院校學制是三年,以成都職B業技術學院為例,網球選項課的上課周期是一學期,總共32學時,而且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網球場都是戶外場地,遇到陰天下雨,只能上理論課,缺乏實踐性,影響網球教學進度。學生大三開學后就準備外出實習,有一部分學生剛有了基礎,因實習就無法打球,導致斷節。其次,高職院校基本開設的都是應用型專業,平時學習任務繁重,經常熬夜在實訓室學習,絕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體育專業或者網球特長生,帶動不了學校的網球氛圍,外出參賽也不占優勢。
2.3網球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院校網球資源的有形資源是指包括網球場地館、網球設施器材、相關的圖書資料等。是高職院校網球教學訓練堅實的物質基礎,是高職院校網球資源發展壯大的硬件保障。高職院校網球的無形資源包括高職院校網球的政策傾向、領導對于網球運動的重視程度、網球專業師資力量、高職院校網球的課程設置、高職院校網球組織的建立、校園網球活動、競賽等,是一種依附于高職院校網球自身的、看不見的智力或人力資源。
高職院校網球教師師資力量薄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參與熱情。據調查結果顯示,四川省高職院校的網球教師相對匱乏,年齡層次相對偏小,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且呈現出男多女少的現象,由于之前中職基本沒有網球課,因此后期的網球教師都是其他項目兼項的,或者經過短期的培訓就進入課堂,網球專業畢業的教師較少,很多高校網球教師人數也因為場地受限,基本飽和,不再新招網球專業教師。
2.4網球場地資源匱乏
場地資源匱乏,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中職升高職成功的,因此校區多,校區小,校區體育基礎設施老化,校區無網球場地已成普遍面臨問題。國家要求學校場地不允許對外出租,針對學生要無償使用,部分網球場地無人管理,無專業保潔人員清洗,導致網球場地臟、亂、差,場地設施損壞嚴重。網球墻、網球自動發球機、網球自動訓練器等缺乏,一個人無法完成網球運動。
2.5高職院校教育目標方面
高職院校主要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主要發展軟件、制造、旅游、汽車維修等實用性專業,在全國高職院校雙高建設中,成立了專業群,雙師型專業教師培養基地、大師工作室、教授工作室等,重點打造可以立馬轉化為生產力的科目,而體育、國學、數學等公共科目屬于基礎學科,通識教育,在未來企業、公司就業過程中,看不到帶來的利潤,屬于無形生產力,因此這些科目容易被邊緣化,不受重視,教學投入資金少,教師發展潛力小,教師職稱評審困難,加之本身網球的實戰技能掌握就比較困難,學習周期非常長,一部分高職院校校內體育網球活動都沒開展,沒有網球這個項目,加上學生專業課任務重,大一大二學生定期有兩到三周的實訓周,課余作業多,學生專業技能比賽要求高,參賽次數多,訓練時間長,導致運動時間大大縮短。
綜上所述,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參賽意愿不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網球水平低,而又由于大環境內外因素造成網球技能差。
3.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參賽意愿的建議與措施
3.1改善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文化環境
增修改造網球場地,滿足學生網球活動基本需要。加強網球運動的宣傳力度,定期組織網球趣味活動和游戲,設計網球文化涂鴉墻,把網球運動的優雅,禮儀、競技展示給師生看。積極參加比賽,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邊學邊賽的學習模式。合理安排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訓時間,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運行,順利完成教學進度,讓學生掌握好現有的網球技能。引進網球專業教師,響應國家政策,網球教練進校園兼職,提高學校網球教學環境和學生練習環境。
3.2加強高職院校網球資源建設
增加學校體育活動經費投入,成立網球社、網球協會、網球代表隊等,經常組織校園網球文化活動,使更多的學生親身投入到這項運動中來。學校網球協會定期組織網球沙龍,網球各個項目、各個水平階段的競技比賽,鼓勵人人參與,重在體驗網球樂趣,提高校園網球氛圍。圍繞三教改革,在教師、教法、教材上下功夫,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采用前沿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合理優化教學內容,選取更實用,符合學生基本學情的校本教材??茖W設置網球課程,開展分層式教學,成立校內網球俱樂部,教師定期前來指導和觀摩。
3.3合理設置網球比賽項目,降低比賽難度
社會比賽可以分級別報名,按年齡分組,按水平級別分組,比如1.0,2.0,3.0等級別,增設團體賽,且不可兼項;可以選用學生做裁判,鍛煉學生的執裁能力和預判球的水平,重在讓球友互動,切磋,交流。全國或省市大學生的比賽可設置高職高專組,本科組,研究生組;設置單雙打,混雙,團體,體育組,高水平組,專業組和普通組,不得兼項,不得弄虛作假;設立組織獎,道德風尚獎等多種榮譽,重在鼓勵,爭取各個學校都有獲得名次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競賽意愿以及練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鄭毅敏,鄭州市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J].魅力中國,2008(27).98-99.
[2]史偉,山西省普通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李春燕,江蘇省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王寶珍,河北已開設網球課程普通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作者簡介:謝賓(1987-),山東聊城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現為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體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