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于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工作提出新要求,為滿足社會發展,對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還需要結合新形勢背景的發展特征,加大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力度,通過優化課堂教學體系、完善教學方式等對策,增強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時效性。基于此,本文簡單對新形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價值進行分析,然后探究新形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策略,進而推動人才培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背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
引言
新形勢背景下,培育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是推動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全面發展的必然方式。而且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通過合理選擇課程內容、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加強課程教學評價等方式,構建良好的體育教育專業體系,而且這也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中需要重視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新形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價值
傳統人才培養目標缺乏完整性,而且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很多高校的體育人才培養目標還停留在體育教育的師資方面,依然采用單一的體育人才培養方式進行,進而導致學生在畢業就業的范圍變得狹窄,其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面對傳統高校體育專業教育專業人才培育方式單一的問題,需要加大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和力度,進而才能有效為畢業生畢業后就業提供有效保障和奠定基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傳統體育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發生很大改變,為更好適應社會和市場對于人才的相關要求,也需要高校積極結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提升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在學習中的終身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也可以從事到體育健身、康復、娛樂競技等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新形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策略
(一)落實以生為本的思想
在以生為本的思想中,需要積極結合人才培養工作需求,加強傳統觀念的改革,還要充分結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緊扣時代教育、素質教育的相關教學要求,加強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知識、內容的創新,還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加強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在信息化管理、發展等方面的水平,提升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效果。在落實以身為本的教育思想中,還可以結合健身、娛樂和康復等領域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需求,構建完善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并通過拓寬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內容等方式,加強復合型體育教育人才的培育工作,讓學生能夠在將來就業過程中更好適應行業的發展需求,強化高校的育人水平。
(二)加強多樣化人才培養
在新形勢發展過程中,傳統高校體育教育人才培育方式過于單一,過于提升學生在體育教育師資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沒有從多方面考慮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就業情況和需求,所以,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可以采用加強多樣化人才培育方式等對策,創新人才培育方式。一方面,高校可以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積極結合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做好學術性與師范性的人才培育工作。在加強多樣性人才培育的過程中,也可以合理優化整個課程結構,積極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活動,注重對學生科研一體化的培養和教育等工作,還可以采用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進行信息化素質培養等方式,實現綜合能力和素養提升。另一方面,在新形勢背景下,還需要培養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終身體育意識和思想,全面和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中,不斷通過自身的良好素質和能力,實現體育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讓其更好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培育工作需求。
(三)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
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中,必須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加強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綜合化結合,還要注重必修課和選修課之間的協調比例和關系,堅持少而精、博而通的教育原則,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素養。同時,在課程教學體系的完善中,還要全面突出主干課堂課程,加強主干課程與綜合知識選修課有機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在選修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采用將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之間有機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的體育文化素養,實現各個學科知識點的相互滲透,讓學生了解更多與體育教育有關的知識內容,還可以采用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具有針對性的開設相關體育課程。
結語:
新形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工作,需要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積極結合新課程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據,全面結合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情況,合理調整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育方式,提升教學工作水平,促進人才培養計劃的進一步實施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燕麗,陳燕萍,王伯余.福建省高校學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3):100-104.
[2]沈強.基于“目標管理理論”的高師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管理探析[J].體育與科學,2014,35(02):105-108+120.
[3]吳力,鄒歡.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基礎教育需求對接研究[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7(01):41-43.
作者簡介:張奇(1991.5-),女,漢族,岳陽湘陰人,學歷:本科,職稱:助教,從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與體育教育類研究。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理學系?湖南常德?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