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內高校一般執行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各二級學院在學校劃撥的經費范圍內,自主分配各類經費。另外也承擔著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提升經費自籌能力的職責。本文將以二級學院創收經費管理角度,從預算、收入、支出三個維度提出項目分析,構建創收經費管理平臺,探索高校經費管理路徑。
關鍵詞:創收;業財融合;高校
目前,國內高校一般執行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各二級學院在學校劃撥的經費范圍內,自主分配各類經費。另外也承擔著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提升經費自籌能力的職責。比如創辦培訓班是許多二級學院首選的創收方式。實際工作中,不少學院的辦班成本高,往往一期培訓班下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卻沒有產生效益,甚至虧損。究其原因,是缺乏獨立的預算管理系統和專業的財務數據分析,造成不能有效合理分配收入,影響了可持續化發展。本文將以二級學院創收經費管理角度,從預算、收入、支出三個維度提出項目分析,構建創收經費管理平臺,探索高校經費管理路徑。
一、創收經費管理平臺的概述
(一)搭建平臺的意義
高校各部門的信息系統相對獨立,并且數據交互常以紙質形式傳遞。財務部門因無法批量處理數據而費時費力,同時因數據格式和定義不同導致兼容性差,差錯率高。非財務數據取得需要通過個別查詢、人工聯系等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獲取的數據完整性不夠。
推進高校“業財融合”,有利于共享數據、優化流程,而且能及時有效分析財務數據,提升財務高質量管理水平,防控財務風險,為管理層決策提供精準的參考依據。
1.財務分析動態化。財務系統將提供各項數據的實時動態查詢,準確反映各部門(學院)財務狀況和各項經費使用進度。
2.財務分析個性化。財務系統將根據不同用戶層次的信息需求,通過篩選數據,以“量體裁衣”的方式提供各類分析報表。
3.財務分析全局化。財務系統除了獲取處理財務數據,還應根據流程需要,線上獲取非財務數據,進行全口徑地挖掘分析,從而使財務分析結果提質增效,更具有實用性。
(二)平臺的技術背景
在大數據時代,基礎信息被數字化的成本逐漸降低,獲取數據的效率越來越高。通過大數據,能高效地從大量基礎業務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進行實時、精準的數據分析對比,為我們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搭建高校的經費管理平臺,對基礎數據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和呈現,使得對數據的分析和統計更具時效性,呈現的報表更準確、更全面,真正實現從核算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創收經費管理平臺概念
創收經費管理平臺主要實現預算、收費、支出和預警分析四大功能,包含系統基礎管理、數據收集處理、預算執行控制等模塊。
1.明確創收類型和起止時間。二級學院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創收類型。預算項目內容主要包括該創收業務對應的收益與支出。在預算環節,二級學院的各部門及時規范地提交預算項目和金額。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執行的進度和具體情況,便于學院領導和相關部門了解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偏差,確保項目的順利執行。
2.對接財務系統,記錄二級學院該創收項目對應的各項收支明細。目前由于財務人員缺乏對具體業務的深入了解,財務核算所采集的信息也不能全面真實反映業務發生的實際情況,從而導致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存在不對稱情況。
3.抓取相關業務系統的數據。良好的創收經費管理模型,離不開大量基礎數據的支持,所以,做好基礎數據的收集、分類和整理工作非常重要。可采用Hadoop平臺及生態工具,從二級學院的其他信息數據庫中采集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和展示,并挖掘更多相關數據做全面的數據分析。
4.對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并預警
創收經費管理模型以業務為起點,從業務規劃、業務啟動、業務執行、業務驗收全流程覆蓋,從業務到財務,同步執行報銷及管控分析。根據采購管理、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基礎數據管理,對業務進行審批,對事項、金額,對預算額度進行檢查,超過預算額度的進行提示。
5.生成財務報告。根據二級學院自身實際,明確需要的財務報表種類。
二、以二級學院培訓項目為例,模擬大數據下“業財融合”后的創收經費管理平臺
(一)收入層面
學院管理員根據培訓類型,申請收費項目,提交培訓項目協議、培訓時間、收費金等信息。項目申請人會受到審批結果短信,項目審批通過后方可開啟項目。
若是已知報名人員的培訓,管理員在后臺批量導入或單個新增培訓學員名單后;若是支持自主報名的培訓,則需要采集并審核報名人員的信息。審核完成后,報名學員會收到短信提醒。
培訓學員可通過手機掃碼繳費,也支持企業匯款和POS機刷卡等方式繳費。繳費成功后,系統會根據學員預留的開票信息,發送電子發票到學員手機端。
通過訂單查詢功能可對已生成的訂單進行查詢,查詢訂單的支付狀態,包括:證件號碼、收費項目、支付方式等信息。
此時,創收經費管理模型會抓取培訓學員的姓名、證件號、所在單位、繳費金額、繳費時間、繳費方式、開票內容等基礎信息。基于學員欠費信息及其他業務數據進行多維度綜合分析,由于部分培訓費用需要單位轉賬繳納,讓學院領導及時掌握培訓費的收繳情況并向學院管理員推送欠費學員催繳預警信息,為欠費催繳管理和決策提供支持。
(二)費控管理
培訓項目支出主要包括課件開發費、教師講課費、班主任費、培訓學員餐費和住宿費、培訓場地費等直接成本費用和其他分攤成本費用。
2020年某培訓班費用明細
通過設置管控方案,自對預算額度進行“強控、弱控、不控”這三種不同程度的管控。在財務報銷費用的同時,自動啟用分攤流程。
事前申請(出差申請、學員住宿訂購、學員用餐訂購、借款申請等)、消費(預算控制)、消費商家自動回傳差旅訂單、自動關聯財務報銷系統、審核確認后付款、消費商開票并回傳票據信息。
對于需要調整的預算項目,支持自動化流轉,將預算管理調整流程化,將審批審核可視化,實現快速調整。系統通過自動化統計口徑分析,將考評管理數字化,對比效果圖表化,實現智能分析。
將“業財融合”理念滲透到二級學院的業務中,加強流程中經費把控,實現實時預警監控,對比經費使用與預算計劃,為財務分析提供數據支撐,降低財務管控成本。在此基礎上,升級財務管理系統,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融合。
作者簡介:張宏(1985.03-),女,漢,浙江紹興人,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畢業,浙江師范大學計劃財務處任財務管理科科長。
(浙江師范大學計劃財務處?浙江省金華市?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