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釋了“雙高計劃”對于進入新時代的中國職業教育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性,并據此提出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在“雙高計劃”建設中充分發揮“雙帶頭人”引領作用,結合專業發展科學設置黨支部、創新基層組織工作方式,黨建與校企合作育人有機融合等黨建與專業融合發展的思路與建議;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全過程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專業導師與黨員導師的“雙導師”制,落實全過程思政育人等思考。
關鍵詞:“雙高計劃”;黨建思政工作;專業融合發展;雙帶頭人;雙導師制
2019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簡稱“雙高計劃”。“雙高計劃”的推出是為進一步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和職業教育“下好一盤大棋”的重要支柱之一,引領帶動職業教育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支撐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力量。“雙高計劃”的重要定位決定了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正確把握新時代黨建工作的總要求。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堅持黨建引領中心工作,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是極其有必要的。
一、“雙高計劃”的重要性決定了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雙高計劃”自2018年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納入工作要點起,至2019年納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是繼“雙一流”之后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大決策。自2006年國家示范校和2008年國家骨干校建設之后,中國的職業教育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從學習并引進國外先進職教理念,到修煉內功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新模式,“雙高計劃”的建設目標就是要通過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形成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的話語和標準體系,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為“一帶一路”倡議、精準扶貧等國家發展重大戰略性工作提供人才乃至技術支撐。同時,通過“雙高計劃”將真正形成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個類型教育的政策、制度、標準和范式,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到2035年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中國的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正因為“雙高計劃”對于進入新時代的中國職業教育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性,對其定位和方向需要進行準確把握,而這必須通過加強和貫穿黨的領導來實現,這與黨在各項事業中全方位的領導地位也是相一致的。
二、“雙高計劃”建設中黨建與專業融合發展的思路與建議
(一)充分發揮“雙帶頭人”引領作用
2018年5月,教育部推出了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培育工程,著力培養一批既有學術又懂黨建的支部書記,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實現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同步提升、協同推進。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高職院校“雙帶頭人”更多的是讓原有的專業帶頭人兼任黨支部書記,這些專業帶頭人在接手支部書記后就立刻要面對和開展大量規范化、程序化的黨務工作時,往往感覺無所適從、無處下手。因此加強“雙帶頭人”的政治學習、黨務培訓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培訓,不僅可以切實提升專業帶頭人作為支部書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應具備的基本黨建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雙帶頭人”們發自內心地體會和認識到專業與黨建融合的益處與價值。
此外,要從根本上行之有效地把黨員教師組織起來,實現黨建與專業相融合,激發教師們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科研的工作熱情,需要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多管齊下,但最重要的是要優先解決與“雙帶頭人”有關的各項制度建設。首先,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黨支部書記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雙帶頭人”在基層組織中的引領和表率作用,進而提升基層組織整體奮發向上的氛圍和工作績效。其次,積極落實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津貼制度,科學核算教師黨支部書記的工作量,給予合理的崗位績效津貼,并在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對教師黨支部書記予以政策傾斜,營造基層黨支部書記的良性職業發展環境。
(二)結合專業發展科學設置黨支部,創新基層組織工作方式
黨建工作的根本是目的是為統一思想、提升組織凝聚力,進而推動全局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在“雙高計劃”推進實施的新形勢下,需要基層黨支部有勇氣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以有利于工作開展、提高工作實效為原則,結合專業發展實際情況科學設置黨支部,有條件的可在黨支部基礎上建立黨小組,依托專業、研究團隊、課題組等形成更加緊密的最小單元黨組織,在工作需要或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能更及時、靈活、高效地激發黨員教師活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具體建議包括:第一,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可與專業教學研討、專業活動可與支部活動相結合,以“雙高計劃”重點建設任務為切入點,采用校內外多種靈活方式,以直觀、生動的教育學習形式,明確每一位黨員教師應起的帶頭作用和應承擔的任務,在激發黨員參與組織生活和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促進專業建設的高質量推進;第二,可充分運用和發揮各種新媒體技術增強基層組織活力和凝聚力,拓展基層組織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推動黨建思政工作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創新基層組織的聯絡溝通和活動方式,使專業發展與黨組織建設更加生動和具有吸引力。
(三)探索黨建與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機融合
與深度校企合作的企業黨支部嘗試探索支部共建。在開展共建活動的基礎上,可建立訂單班黨支部,探索以黨建為核心的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通過行之有效的組織建設與組織活動,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校企合作育人過程的獨特而積極的作用。具體設想包括:將校企共建支部成為推進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模式創新的催化劑,通過支部共建,積極培養和發展訂單班學生黨員,充分融合校企雙方教學資源、實訓與培訓資源、師資團隊,共同開發項目任務課程、工學結合新型教材,共同開展訂單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培養面向未來、適應社會和行業需要“又紅又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發揮訂單班黨支部先鋒堡壘作用,黨員教師和企業黨員要將思政課堂、課堂思政的精神貫穿于訂單班教學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拼博的精神,培養學生踏實做人、專注做事的職場態度;學生黨員要成為訂單班學習、工作的先進代表,起帶頭表率作用;最終促進訂單班學生快速成長,獲得高質量的初始就業崗位和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三、“雙高計劃”建設全過程思政育人的思考
在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首條基本原則即是“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首要重點任務,強調了“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創新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具體任務,可見在職業教育包括“雙高計劃”實施過程中思政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全過程貫穿思想政治教育
在“雙高計劃”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上,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思想,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以通識課程為基礎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藝術類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建設,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行為習慣培養,加強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專題教育。
(二)探索“雙導師”制,落實全過程育人
基層黨支部可以在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基礎上,探索實施專業思政,將思政工作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使黨員教師成為每個專業最核心的戰斗團隊成員,他們不僅在專業建設、教學與科研等方面成為表率,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導師,同時他們也可以是相關專業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的黨員導師,通過專業導師與黨員導師的一肩挑“雙導師”制,從學生一進校開始即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政育人。具體可由擔任“雙導師”的黨員教師定期以學習會、專業沙龍、專業社團活動等形式,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專業認知、專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打造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成長、交流的載體與平臺,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參考文獻:
[1]周建松.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雙高計劃”行穩致遠[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9,(5):3-8.
[2]汪武芽,徐子靜.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養工程助力“雙高計劃”建設探析[J].黨史博采,2020,(4):33-34.
[3]樓永俊.淺談“雙帶頭人”培養視角下高職專業與黨建融合發展的思路與建議[J].東方教育,2018,(26).
作者簡介:樓永俊(1978.04-),性別:男,籍貫:浙江諸暨,職稱:副教授,職務: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黨建思政。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