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改的推進,工作難度增大,醫務人員的心理問題增多,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十分必要。本文探討融入心理學技術,健全疏導體系,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教育工作效果。
新時期以來,由于體制改革機制轉變,文化模式與觀念價值有所變化,醫務人員傳統心理一時很難適應這些變化,從而心理問題日益加重,解決不同群體的思想問題勢在必行。由于心理學和思想政治的研究對象一致,這就為融合心理學技術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可能性。
一、醫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醫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強黨的指導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醫院思想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和實踐保障。做精做深醫院思想教育工作,有助于醫護職工形成正確的信仰,自覺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工作,弘揚愛崗敬業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以此構建醫院主流文化,并實施有效的教育疏導機制,建立醫患之間順暢的溝通通道,避免糾紛的發生,體系得到健康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現階段在醫療技術和政治手段頻繁更新的情景下,也要求亦無作者緊跟時代,學習科學發展知識,辯證的指導工作內容。
二、心理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聯
心理學這門科目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和發展,已經形成豐富的理論體系,具備專業分析解決問題的理論和方法,其中許多方法值得融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學所研究對象具有一致性,為人們意識層的內容,人的思想只是心理現象的一部分,屬于心理現象的高級層次,人的思想活動規律受制于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因此,在醫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遵循心理活動的規則,深入把握人的心理引領思想,應用心理學原理有助于我們看清問題,找準方法深入群眾中去,理解群眾,關心群眾,解讀群眾所想,從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三、心理疏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心理疏導,原本作為心理學中的一種心理咨詢方式,通過專業的心理技術或方式價值中立的幫助心理病人開展心理調試,疏通引導,促使患者可以自我認知,自我矯正,從而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導有著密切的關系,有著共同的機理,形成思想和心理基礎和特點是相同的,心理還處在意識的較低位置,需要借助其他載體呈現出來,如情感、認知、興趣等各種心理因素。廣義的思想心理范疇,認知即為思想,狹義的思想是高層次的意識。思想的形成交織著認知、情感、興趣等,是個復雜的過程。要從人的認知、情感上下功夫,運用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為人們在工作生活中解除疑惑,除去壓力。根據日常工作經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在一些思想觀點上幫助人們明辨是非曲直,也可以解除焦慮,緊張等問題。
醫院思想政治中的疏導工作不同于心理學上的疏導,是由價值中立變為旗幟鮮明的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主旋律,從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的角度出發,集思廣益,廣開言路,使得各類意見觀點在疏通的基礎上,肯定正確思想觀念,形成醫院主流思想。同時幫助醫護人員宣泄不良情緒,緩解壓力,調試心理,掃清障礙,提升正確思想認識,努力幫助職工促成醫院與個人的價值統一,從而解決思想問題,體現為良好的工作行為狀態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有助于緩解職工壓力,促進職工身心健康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醫院文化,提高醫院思想政治科學化水平,提升職工的職業幸福感。
四、基于心理學角度創新醫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融入心理學內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醫務人員是醫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受眾人群,在心理學的道德品質教育中,突出的就是要解決人的動機問題,擁有良好的動機,醫務人員才能在秉承救死扶傷的使命,在工作中體現出高度負責,無私奉獻的高尚的醫德,運用心理學原理指導醫德醫風教育,培養并確保醫務人員擁有正確的工作動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健康穩定的品德。
2、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接受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過主客體雙向作用的結果,接受方主動性的高低,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敗。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有多少人就有不同的心理,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要根據醫務人員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層次的目標,不斷提示業務人員克服不良心理,激發內在動力,開拓進取,朝著目標努力。應用心理學中認知行為技術的正強化法,善于發現醫務人員的情感訴求,積極尋求突破口,表揚為主,多以正向肯定的方式進行激勵,深化思想教育啟迪,樹立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甘為人梯的典型,激發其內在動力,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充分給予共情和理解,保持順暢溝通,潛移默化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醫務人員的接受度,創建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內部風氣。
3、健全心理疏導體系,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一是建立心理疏導體系。在醫院中,依托黨建、工會組織力量,建立以醫院職工的心理安全和歸屬感為目標的心理疏導相關的企業文化,通過醫院心理科室資源,培訓培養專業的心理疏導人才隊伍,建立健全職工心理檔案,以便隨時觀察職工的思想動態,根據變化采取必要應對措施,通過培訓宣傳及心理調試等方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效果評價,加入回顧反饋環節,豐富職工文化體育活動,將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貫穿始終,從而建立完整的醫院職工心理疏導體系。
二是注重應用心理疏導談話技巧。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動性不高,語言單一,甚至引發接收方的抵觸。心理疏導的語言常常具有親和力和較強的引導性,所以在平時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平等關系,在尊重的基礎上加強指引和導向,扭轉高姿態的錯誤教育狀態,經常運用傾聽,捕捉問題關鍵環節與突破口,用事實舉例用真誠感化,簡明運用談話技巧,縮短與職工的心理距離,營建出自在和諧的氛圍。
三是靈活運用陶冶、期待、預測、激勵、宣泄等的疏導方法,保障人員情緒舒暢。陶冶疏導法是指單位的領導人員適時創造舒適的情境,使得醫務工作者在舒適優雅的環境中陶冶情操,逐漸形成奮發向上的意識。期待疏導法是指領導者公開民主的以熱情期望等候對方法打動對方,心理學上這就是所謂的“羅森·塔爾”效應,投資少,見效快。預測疏導法是指管理者預見性的做好工作,針對醫務人員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消除矛盾。宣泄疏導法是在醫院建立宣泄途徑和渠道,使得醫務人員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宣泄消除不良情緒。
醫院可設立獨立的心理咨詢室,幫助那些有新的壓力我不良情緒,但不能自我排解的職工,進行心理咨詢疏導。醫院可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傳播健康心理知識提供勵志典型案例,通過自我學習達到自我平衡,快樂工作的目的。開展按團體咨詢、開辟網上論壇和沙龍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心理,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減少職工壓力,合理解決心理問題,引導職工釋放壓力,學會保健的一些技巧,不斷調整充實自己,變壓力為動力,增強主動意識與熱忱,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推進醫院的發展。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積極動腦,融合心理學原理和技術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重視職工需求,將職工利益擺在首位,將職工的滿意度作為重點指標,將工作做到實處,并能切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疏導工作。
作者簡介:任春子(1980-),女,北京,天津市泰達醫院,碩士,初級,思想政治方向。
(天津市泰達醫院?天津市?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