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銳
摘要:長期以來,青少年兒童中由于不會游泳而導致的溺水悲劇頻發(fā),成了威脅生命安全的極大隱患,每年因此溺水身亡的兒童不在少數。特別是每年夏天全國都會出現(xiàn)學生溺水的情況,據查2016年云南省溺水事故達264起,普及游泳進校園顯得迫在眉睫,學會游泳普及游泳成了避免溺水最有效的方式,由于游泳項目受產地限制,開展比較困難。本文意在通過樣本調研五華區(qū)基于一個學校輻射周邊人群開展普及游泳項目和解決場地對游泳項目的限制的模式,希望能夠贏得政府、社會及相關部門的關注和支持,得到廣大仁人志士的指導,尋求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惠及學生和普通民眾促進全民體質的提高。
關鍵詞:游泳項目;可拆式游泳館;普及;安全;惠民
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憑借自身肢體動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動或前進的技能。它一直與人類生存、生產、生活緊密聯(lián)系著,在其不斷發(fā)展中,逐漸成為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游泳是僅次于田徑的第二大競技運動項目,游泳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在世界體壇的地位,但同時游泳也是一項比較容易出事故的運動項目,因此開展游泳運動受場地、師資和意識等因素的困擾。
一、游泳進校園的必要性
1保障生命安全
地球上布滿江河湖海,人類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與水打交道。不論是主動地下水游泳、玩耍或者進行水上生產作業(yè),還是被動地失足落水或乘船發(fā)生意外,假如不會游泳,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如果會游泳,自身的生命就會有保障,不但可以自救,還可以救助他人。因此,學會游泳成為了保證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會游泳也相當于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世界上不少國家將游泳列為青少年學生必修的運動項目,要求從小掌握游泳技能,這是非常必要的。
2預防重于補救
長期以來,在青少年兒童中,由于不會游泳而導致的溺水悲劇頻發(fā),成了威脅生命安全的極大隱患,每年因此出事故甚至溺水身亡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每年夏天全國都會出現(xiàn)青少年兒童、學生溺水的情況,五華區(qū)也有類似的情況特別是昭宗水庫、沙朗水庫溺亡事件等,游泳進校園更顯得迫在眉睫,學會游泳、普及游泳成了避免溺水最有效的方式。
3學習游泳的意義
中國式的家長教育尤其是云南的家長,我們身處高原,滇池及河道禁泳且是野外水域,多數家長從小教育孩子就是遠離水區(qū),受觀念的影響,很多家長游泳池都不給孩子去一是擔心二是沒有時間和條件。游泳是一種非常好的體育運動,也是運動損傷最低的運動,全身都能充分得到鍛煉,有利于青少年的良好發(fā)育,強健體魄,改善心肺功能,降血壓,防腰、勁椎疾病。學生對水都有天生的親近感,喜歡如魚得水的感覺,其樂無窮。游泳是在水環(huán)境中進行的運動項目,是水浴、空氣浴、日光浴三者結合,對人體十分有利的運動,也是生活、生產、競賽和軍事活動中十分有價值的一種技能。雖然在水里面有很多因素導致可能你會游泳也沒用,但是會游泳比不會游強太多。
二、大眾體育和基礎人群的需要
游泳也是一種很大眾化的運動,各個年齡段都適合,男女老少都適宜,被科學家稱為最大眾化的運動。游泳是一種時尚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除病減肥,還可以很好地調節(jié)生活心理,促進提高學習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質量,培養(yǎng)生活的樂趣。
紅旗小學北校區(qū)具備建一座標準化可拆式的游泳館,可以為周圍小區(qū)居民30萬余人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休閑健身場所。目前五華區(qū)還沒有一處可供學校上游泳課及訓練的游泳場所,導致有的孩子及成人只能涉險在禁止游泳的盤龍江河道及周邊水域中戲耍,非常危險且有礙觀瞻、不文明現(xiàn)象屢見于各類報道,雖然可以借助社會上的游泳館開展游泳項目課程,但是社會上的游泳場館因為屬于營利性質,在收費、衛(wèi)生、安全等方面也存在著不少的弊端,這也是讓眾多學校和家長放棄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紅旗小學北校區(qū)建一座標準化可拆式的游泳館是可行的,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游泳避免溺亡,同時對增強體質,提高游泳技能,調解身心豐富教育資源的同時,可以讓廣大民眾在享受游泳運動的魅力和樂趣,通過對眾多學生游泳技能普及的基礎上,游泳人才的發(fā)掘,也有了量的保障,從而可為五華游泳乃至全省的游泳項目再造輝煌。
三、五華區(qū)擁有游泳教學訓練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體。
可拆式游泳館為體育器材類,可為中小學生普及游泳運動,探索中小學生提供游泳教學及場地公共服務的長效機制,努力使廣大青少年學生掌握游泳這項健身、生存和急救的技能,并受益終身,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全面開展和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把安全作為游泳普及推廣工作的第一要務,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方案和預案,全面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各項工作措施,確保工作安全開展。與日常體育課相結合的原則。選擇紅旗小學北校區(qū)為試點學校,爭取逐步實現(xiàn)五華區(qū)全覆蓋的步驟強力向全區(qū)推進,努力擴大受益面。通過總結經驗,把握規(guī)律,完善工作制度、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案,采取游泳課進校園、進體育課相結合的方式,參照足球進校園的模式,探索將游泳項目納入校本課程,逐步建立工作長效機制并在全區(qū)乃至全省推廣。組織學生參與培訓時,應在充分宣傳發(fā)動的基礎上,尊重學生及其家長的意愿,由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不以集體名義和行政命令等方式強迫參加。公益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明確游泳項目的普及推廣工作是一項公益培訓活動,培訓活動涉及的相關費用,以成本價核算收取,同時接受社會監(jiān)督。培訓工作經費按照區(qū)(縣)和學校配套,舉辦救生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用于維修場館和工作人員費用,以紅旗小學北校區(qū)作為示范中心點,進一步提高組織管理水平,繼擴大普及范圍,摸索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運作模式,早日做到游泳普及全覆蓋。教育局及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安排進行教學;將普及游泳運動與日常體育教學相結合,在體育課程中開設游泳實踐教學,按照規(guī)定進行,不降低標準或減少培訓時間和人數。
安全保障五華區(qū)文體局、教育局組成安全監(jiān)管工作組,對游泳池的專項安全方案和監(jiān)護措施進行現(xiàn)場審驗;泳池工作人員應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強化各項安全措施和領導帶班的值班制度,并配齊安全救護人員;要對所有參加培訓的學生和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簽訂《安全責任書》;離校開展培訓工作的,要切實做好交通、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鼓勵更多的學校為參加培訓的學生進行安全投保。受益群體學生:因游泳對學生的普及率比較高,能達到自救、增強體質、提高安全意識、習得自助能力、獲得個人成長等益處。參加學校:有利于學校品牌的提升,擴大學校知名度,促進游泳項目的開展,在增強素質教育、重視安全防范的同時,關心個人成長、提升校園綜合實力。社會人群:有利于推動全民健身,增添體育運動健身場所,提升覆蓋人群面。俱樂部:使整體規(guī)模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規(guī)范俱樂部的培訓結構,更利于社會監(jiān)督,提升俱樂部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群健身項目選擇,豐富社區(qū)文化。經營初案通過五華區(qū)教育局、文體局、學校方對國家全民運動、陽光進校園政策的支持,同時考慮到該片區(qū)的社會需求,俱樂部對本場地的經營主要分為校游泳課(免費公益性)與對外經營(主要維護游泳館的運行)。與輻射范圍內各校方接觸合作,開展校游泳課,組建校游泳隊。首要保障校園游泳課的開展,學校上課期間不對外經營。對學生、家長及教育系統(tǒng)職工,給予區(qū)別于社會人群的游泳優(yōu)惠政策。培訓防溺水自救,對參訓學員達到100%的普及率。培訓游泳技能,對參訓學員達到90%以上的普及率。
參考文獻:
[1]李文靜.跟專家練游泳[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08-56
[2]王玉清.高師體育[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9-03-68
[3]于葆.運動醫(yī)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84-12-58
(昆明市五華區(qū)紅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