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琴
微課件就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十分鐘以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音視頻。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針對性的微課件,然后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反饋,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活動,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和提升。
一、巧用微課件,引導學生展開識字游戲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才能更好地展開閱讀和寫作,才能形成較強的語文素養。所以說,識字就像是語文大廈的根基建設,學生一定要打好地基,為構建更高層次的知識體系做充分的保障。傳統的識字教學中,教師一般就是引導學生死記硬背,學生的識字比較低效和無趣。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不妨巧用微課件創設游戲化的圖片情境,從而在增強識字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和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件呈現如下情境圖片:圖片中有一個偌大的迷宮,迷宮中有多處路口,在每一個路口處都有學生需要學習的生字。學生必須要清晰地讀出生字的拼音和筆畫,并組詞,才能順利地渡過到下一個路口,才有可能走出迷宮。該游戲情境中,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起來,學生會準確地記住漢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件引導學生展開生字開花的游戲活動。即,教師要在課件中呈現一個漢字,學生要讓這個漢字開出盡可能多的花朵。學生可以通過加減一筆的方式,讓這個生字做出變形,如教師的課件中出示的是“大”字,那么添加一筆后,這個“大”字可以變成“太、天、犬、木”等生字。學生可以給該生字組出盡可能多的詞語“大片、大小、大叫、大米、大會”等等。通過生字開花的游戲活動,學生會通過多姿多彩的花朵圖形,加強漢字之間的系統學習。
二、巧用微課件,引導學生展開詞語積累
小學階段就是學生學習積累的關鍵時期,尤其是詞語的積累,學生不僅要識記住詞語本身,還要識記住詞語的含義,更要學會詞語的靈活運用。而微課件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大量的知識信息,因此,教師不妨巧用微課件,引導學生展開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首先,教師可以巧用微課件,幫助學生做出不同類型詞語的總結,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記憶。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件呈現大量的AABB、ABAC、AAB式的詞語,讓學生進行對比記憶。如關于AABB式的詞語,微課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過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明明白白、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等詞語總結出來。并且,每呈現一個詞語,學生就要創編出相應的句子,從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和記憶。、
其次,教師可以巧用微課件,呈現關于詞匯含義的圖片,讓學生結合直觀形象的圖片,展開猜詞活動,從而讓學生在記憶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一些名詞和動作性的詞語,更能加強學生的直觀記憶。如花盆,教師可以巧用微課件呈現多樣化的花盆;如盛開,教師可以巧用微課件呈現鮮花盛開的圖片……
三、巧用微課件,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
大語文時代背景下,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不僅要閱讀教材文本上的內容,還要閱讀大量的課外內容。但是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如果家長不能做正確的引導,那么學生根本就不知道閱讀什么樣的內容?,F代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巧用微課件,以教材文本為點,呈現多篇相關聯的文章,從而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集中閱讀多篇相關聯的文章,進而讓學生在對比分析中加強閱讀理解。
如《烏鴉喝水》這是一則寓言故事,通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多動腦筋的道理。教師可以巧用微課件,呈現多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寓言故事,讓學生在閱讀多篇寓言故事的過程中,理解寓言故事的體裁特點,理解每一個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如坐井觀天,如畫蛇添足,如南轅北轍,等等。學生在對比分析中,會明白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體裁特點,會深刻理解每一個故事中的含義,進而學生的閱讀視野和知識素養就會得到有效發展。
微課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在課下反復觀看,直到自己完全明白為止。因此,微課件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其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總而言之,微課件是非常適合小學語文學科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要將微課件巧妙地運用到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使之更好地幫助學生展開識字、詞語和閱讀學習,從而使得學生構建更加系統的語文知識體系。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城關鎮中心小學 7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