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珠
摘要:家園溝通,簡單講就是幼兒園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很多人眼里家園溝通是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但它卻是一門藝術,有效地家園溝通將促進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因此,對于家園溝通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章將結合家園共育工作的實踐情況,探討家園溝通的重要技巧,為教育同仁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家園溝通;技巧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家園溝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離園、入園的活動中,家長們常常會和教師聊上幾句,一方面是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會向教師提供孩子在家庭生活里的一些表現和情況等等。雖然有些溝通只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把握溝通的技巧,就能贏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可;反之,就會影響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對于如何利用每次溝通時的短短時間,贏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實踐與探索,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因此,文章將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靈活選擇溝通的時間和地點
離園和入園活動中進行家園溝通是一種常用的方式和策略,對于不同的溝通內容,教師要靈活的選擇,溝通的時間和地點,這是家園實現成功溝通的開始。
例如,在入園活動中,當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時,他們常常會因為工作而匆匆離開。那么,在這個時間段,教師不要把那些生活中常規性的問題,與家長進行溝通,而是要關注今天孩子要不要服用藥物等等。而晚上離園活動中的時間比較有彈性,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和家長進行溝通,反饋孩子在園一天的表現,或者說一說最近一段時期孩子的變化,也可以與家長共同探討他們比較關注的有疑惑的問題。當然在溝通的地點上,也使非常有講究的,對于那些表揚性的內容,或者是正能量的內容,教師可以選擇在比較公開的場合包括教室的門口,但是對于讓家長會感到難堪的問題。比如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尿床了,或者是損壞了其他小朋友的衣服等這些問題,教師最好找一個隱蔽的角落,或者是走廊的一角、教室的一角和幼兒家長進行溝通。當然,對于那些溝通內容比較復雜,而且問題比較嚴重時,就可以把家長邀請到會議室或者是辦公室進行長談。總之,在家園溝通過程當中,在選擇溝通的時間和地點時,一定要結合溝通的內容進行恰當的選擇。
二、了解家長并因人施“談”
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每一名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幼兒個性化的成長。那么,我們把這一理念也運用到了家園溝通上。因為我們發現每一名幼兒家長無論是在職業還是在文化修養、性格特點以及教育觀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與不同的家長進行互動交流時就會有不一樣的交談效果。那么與什么樣的家長,怎樣開展家園溝通,具體的都溝通哪些內容,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例如,有些家長觀念比較陳舊,有些幼兒是由祖輩帶大的。那么,在于這些幼兒家長進行交流溝通時,我們可以直接向他們說一說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一定要避免和他們談論高深的幼兒教育的理論。針對那些高學歷的幼兒家長他們已經掌握了先進的教育觀念。那么,在與這類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可以先了解幼兒家長的對孩子的教育目標,并且針對一些具體的事情為家長提供方法指導。當然,我們根據不同的家庭情況,采取不同的家園溝通的策略和方法,首先要了解每一名幼兒家長的情況,抓住他們的特點,采取恰當的溝通方式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溝通效果??傊?,在家園溝通工作中,我們也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因人施“談”提高家園溝通工作的質量。
三、從幼兒發展出發展開溝通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資源,贏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在教師,為家長布置一些任務時,如果語言表達不夠到位,常常會使家長產生消極的情緒,無法贏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我們嘗試從為了孩子發展的視角,開展語言表達與溝通工作,進而使家長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幼兒教育的工作中來。
例如,在折紙創意美術活動組織與開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為此我們要準備一些廢舊的紙材料,這就需要家長給予配合,在布置任務時,教師這樣表達:家長朋友們,最近為了提高孩子們折紙的技能,培養他們節約的意識,我們需要家長朋友們幫忙收集一些廢舊的紙制品,包括家里的舊掛歷,舊紙箱,舊畫報等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有豐富的操作材料來練習,不但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增加他們的節約意識,真是兩全其美,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和配合。在教師發出這個倡議以后,第二天很多家長就從家里收集了一些彩色的廢舊紙張,從而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由此可見,無論事情是大還是小,參與到人數是多還是少,教師都應該交代清楚任務的目的和具體要求,并且從為了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進行描述,這樣有利于及其家長參與到熱情。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中,通過良好的家園溝通可以提高家園共育工作的質量,家園溝通是一門藝術和學問。良好的溝通是家園共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礎。反之,消極的溝通,必然會為家園共育工作帶來許多阻力。在具體的家園共育工作中,為了實現良好的家園溝通教師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并掌握家園溝通的技巧,為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夏海,梁莉.家園溝通新視角:從“戒備”到“友善”——略論案例法在幼兒園科研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2):144-145+176.
[2]魏曉靚.淺談如何利用網絡平臺做好家長工作[J].亞太教育,2015(0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