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軍


摘要:目的:研究急診急危重癥患者的急救干預中,呼吸階梯性治療方式的臨床療效。方法:樣本限定為本院急診接診的急危重癥患者,于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間共計收錄51例,其中接受傳統呼吸支持干預的25例患者納入對照組,接受呼吸階梯性治療的26例患者納入干預組,分析組間調研數據差異。結果: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之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分析中,干預組在面罩給氧、鼻導管吸氧、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等方式的占比率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意義(P<0.05)。討論:急診急危重癥患者的急診干預中,呼吸階梯性治療措施效果顯著,促進臨床搶救成功率提升的同時,有效改善患者癥狀表現,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更快的穩定患者呼吸狀態,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呼吸階梯性治療;急診急危重癥患者;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037-01
在急危重癥患者的急診救治中,受病情影響,大部分患者在呼吸狀態方面受阻,致使其出現低血氧癥,不利于臨床急救措施的開展,所以在急危重癥患者的急救干預中,及時有效地改善患者低氧血癥、糾正其呼吸功能狀態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有效途徑[1]。本次研究基于本院急診科收治的51例患者為樣本。分析急診干預階段開展呼吸階梯性治療措施的應用價值,詳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樣本限定為本院急診接診的急危重癥患者,于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間共計收錄51例,其中接受傳統呼吸支持干預的25例患者納入對照組,資料分析:男女比例為17:8,平均年齡(45.75±1.74)歲;接受呼吸階梯性治療的26例患者納入干預組,資料分析:男女比例為18:8,平均年齡(45.68±1.68)歲;一般資料對比無意義(P>0.05),數據可比。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呼吸支持搶救方法進行醫療干預,基于患者的病情狀態與醫生自身臨床經驗,選擇合適的呼吸支持方式,以保證醫療干預期間患者呼吸功能有效改善[2]。
干預組采用呼吸階梯性治療方式進行干預。基于患者病情表現以及呼吸功能的障礙程度,將呼吸支持方式階梯化干預,第1階梯為無創傷性支持,相關操作包括體位復蘇,清理呼吸道等措施;第2階段為無創傷有氧支持,相關措施為面罩吸氧、鼻導管吸氧;第3階段為創傷氣道階梯,相關措施有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通過階段性的呼吸干預,保證患者呼吸功能恢復正常,利于生理狀態的改善[3]。
1.3評判標準
收集干預階段出現的并發癥(感染、出血、導管扭曲)類型及例數,統計數據后用作組間數據對比。
統計患者接受呼吸支持的方式類型,統一數據格式后進行數據對比。
1.4統計學意義
軟件:SPSS 21.0;計量資料、計數資料數據格式統一為[,(n,%)],由T值、X2值完成數據校驗,數據差異存在意義P<0.05。
2.結果
2.1并發癥發生率
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之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呼吸支持方式分析
兩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分析中,干預組在面罩給氧、鼻導管吸氧、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等方式的占比率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急診科在危急重癥患者病情急救中,對患者采取的呼吸治療方式,大多是根據醫生的臨床經驗與患者病情表現選擇,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有效緩解患者低氧血癥的癥狀表現,但是在呼吸干預方式上,過度依賴醫生的個人經驗,缺乏規范化的評價標準,若臨床判斷失誤,可能會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造成很大的影響。呼吸階級性治療的制度實施,將呼吸干預方式分為有創、無創2類、4階;相關規范標準化的制定,使得危急重癥患者在臨床醫療干預中的呼吸治療方式選擇有據可循,更好的在改善患者呼吸狀態方面發揮應用價值[4-5]。
病情分析中: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之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更好的保證了急診干預階段的安全性,提升了搶救成功率與醫療效率;兩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分析中,干預組在面罩給氧、鼻導管吸氧、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等方式的占比率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意義(P<0.05),更好地促進患者呼吸狀態穩定,有利于改善生理狀態。
綜上所述,基于本院急診急危重癥患者的病情干預,在醫療干預階段可開展呼吸階梯性治療可更好地促進患者呼吸狀態穩定,改善血氧濃度,保證機體各系統正常運行,有利于急診措施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昊, 李少洪, 鐘堅. 急診呼吸機階段性治療急危重癥病人的應用價值[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029(004):133-134.
[2]凌子茗.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 健康必讀, 2019, 000(018):110-111.
[3]阿地拉·阿不都熱依木, 姚麗丹, 文進.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段性治療的效果研究[J]. 家庭保健, 2019, 000(025):146-147.
[4]王彥芹.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 015(008):41-42.
[5]仇擁軍, 徐建平, 徐文勝,等. 急診搶救使用呼吸階梯性治療急危重癥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2020, v.36;No.831(3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