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濤 董方

摘要:目的 分析在腎病診斷過程中應用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的價值。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隨機抽取了102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診的腎病患者進行,所選患者均接受尿液紅細胞分析,對非腎小球性血尿的相關醫學檢驗標準進行探究。結果 在對檢驗參數進行分析后可見,腎性出血和非腎性出血患者在異型細胞和形狀分布上顯示出了較大的差異性,其檢驗結果表明為敏感指標;而色度分布和寬度分布則被排除出了假設性統計的檢驗,對于指示的敏感度稍顯不足。即:當患者尿紅細胞形狀分布在50%以下,畸形紅細胞率在70%以上時,腎小球性血尿的臨床符合率能夠達到95%;而當患者的尿液紅細胞形狀分布在80%以上,畸形紅細胞率在30%以下時,非腎小球性血尿診斷的臨床符合度高達95%。 結論 對腎病患者進行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能夠更好的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腎病;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非腎小球性血尿
【中圖分類號】S941.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084-01
腎病屬于臨床中的常見病,疾病的類型很多,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腎衰竭的情況,嚴重的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血尿是腎病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癥狀之一,導致血尿的原因,主要和紅細胞受壓、異性紅細胞增加有關,因此,在進行腎病診斷的過程中,對血尿的參數進行分析,準確鑒別患者的血尿來源,能夠對手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極大的幫助[1]。鑒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在腎病診斷過程中應用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的價值,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本院隨機抽取了102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診的腎病患者進行。其中包括腎小球性腎病患者40例,非腎小球性腎病患者62例;患者中女性41例,男性61例;年齡范圍在33-74階段,組內年齡均數為(53.50±20.50)歲;患者意識清醒,能夠較好的配合研究。
1.2方法
所選患者均接受全自動尿液沉渣分析,所用儀器為全自動分析儀,提醒患者檢查前一天20:00后減少水的應用,尿液收集前6小時憋尿,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中段進行研究,使用無菌的干燥容器進行盛裝。于離心管中置入10毫升樣本進行5分鐘離心處理,轉速為每分鐘1500轉,將0.1毫升去除上層清液后的沉渣進行均勻混合,于玻片中放置1滴,使用位相差顯微鏡于1分鐘后進行觀察。
1.3觀察指標
對100個變形紅細胞數及紅細胞數進行計數,并計算其百分率。
腎小球尿診斷標準:G1在所有尿紅細胞中的占比超出5%;每毫升樣本尿紅細胞在8000個以上,且畸形紅細胞占比超過70%[2]。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計算分析過程使用SPSS21.0軟件完成,t和X2進行檢驗,()作為計量資料,對比有顯著差異時(P<0.05)。
2 結果
2.1分析檢驗患者尿液指標后的數據
在對檢驗參數進行分析后可見,腎性出血和非腎性出血患者在異型細胞和形狀分布上顯示出了較大的差異性,其檢驗結果表明為敏感指標;而色度分布和寬度分布則被排除出了假設性統計的檢驗,對于指示的敏感度稍顯不足。即:當患者尿紅細胞形狀分布在50%以下,畸形紅細胞率在70%以上時,腎小球性血尿的臨床符合率能夠達到95%;而當患者的尿液紅細胞形狀分布在80%以上,畸形紅細胞率在30%以下時,非腎小球性血尿診斷的臨床符合度高達95%。具體對比情況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腎臟疾病是當前臨床中的常見疾病,患者在發病后多會出現血尿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和患者的紅細胞狀態有關。因此,在進行腎病患者尿檢的過程中,對其尿液樣本中紅細胞的形狀、寬度、體積及顏色等指標進行觀察和統計,能夠確定紅細胞是否處于異常狀態,以此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3]。鑒于此,本次研究即采取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對腎病患者進行診斷,探究檢測分析的價值。
紅細胞大小等分布可以采取曲線圖進行統計,當曲線的峰值更偏向于左,那么就是提示樣本中的紅細胞體積小,反之則提示紅細胞體積大。部分患者的曲線圖也會出現多個峰值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則提示患者樣本中的紅細胞大小不勻[4]。紅細胞的色度部分是根據其血色素丟失程度進行分析的,當曲線圖右移時,提示患者的尿液存在高滲性,水分相對容易缺失,紅細胞在收縮狀態下顏色加深。紅細胞邊沿的順滑度采取對紅細胞原曲率進行測量,正常的紅細胞顯示為雙凹圓盤狀,原曲率的一致性較強,而當紅細胞的分布情況分布狀態異常,或紅細胞破損、畸形時,相應的原曲率也會發生變化。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在對檢驗參數進行分析后可見,腎性出血和非腎性出血患者在異型細胞和形狀分布上顯示出了較大的差異性,其檢驗結果表明為敏感指標;而色度分布和寬度分布則被排除出了假設性統計的檢驗,對于指示的敏感度稍顯不足。即:當患者尿紅細胞形狀分布在50%以下,畸形紅細胞率在70%以上時,腎小球性血尿的臨床符合率能夠達到95%;而當患者的尿液紅細胞形狀分布在80%以上,畸形紅細胞率在30%以下時,非腎小球性血尿診斷的臨床符合度高達95%。可見,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在腎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分析患者的病情。
綜上所述,對腎病患者進行尿液紅細胞相位分析,能夠更好的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田麗.尿液紅細胞形態篩查對于腎臟疾病的診斷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v.29;No.230(1):90-91.
[2]馬躍.尿液紅細胞形態篩查在腎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9):44-45.
[3]黃曉麗,凌利芬,張允奇,等.尿微量白蛋白聯合尿紅細胞位相在篩查早期腎損傷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