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榮
摘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多因素體陰虛、情志失調、肝火亢盛引起,從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來看,甲亢當屬中醫“心悸”、“癭病”的范疇。方朝暉教授從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出發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可以更好的個性化治療,減少西藥的副作用。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經驗,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5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182-01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多種原因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作用于整體組織器官,所致的甲狀腺毒癥。主要臨床表現為納亢、消瘦、心悸心慌、氣短乏力、畏熱多汗、交感神經興奮增強等高代謝癥候群[1],伴有不同程度甲狀腺腫、眼球突起甚至眼瞼閉合不全、視力下降、手部震顫、頸部血管雜音等,可發生甲亢性心臟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筆者跟隨方老師門診,現將其病案經驗舉隅如下。
方朝暉教授治療甲亢的患者善用黃芪養陰益氣,健脾補中,黃芪還可固表止汗,防汗液暴脫,患者氣短乏力癥狀得以緩解,黃芪為“補氣之長”,黃芪不僅可以降低血中甲狀腺激素水平,還可刺激骨髓增生進而促進造血因子分泌, 具有增強免疫、延長細胞體存活和抗病毒活性等功能 [2]。《臨證指南醫案》曰: “百日久恙,血絡必傷……經年宿病,病必在絡”,即我們所說的“久病入絡”理論,方教授在病程較長患者重視補消并用,將扶正藥與活血藥同時使用,使活血而不傷正,且益于補虛扶正。補虛扶正藥常用黃芪、太子參、黨參等,既能固護中焦使祛邪而不傷正,又能助脾散精,補中焦之虛;活血藥常用丹參、當歸、紅花、川芎等,借活血流通之力,以行補藥之滯,使瘀去新生起沉疴。本病病位在肝,肝郁難解,用入心肝經的郁金行氣通絡,消癭散結,與柴胡配伍,解內阻之痰郁,調節情緒。常用夏枯草清瀉肝火、消癭散結,其味苦、辛,性寒,入肝、肺經。夏枯草還可抑制骨髓凋亡,調節骨髓細胞代謝[3]。
病案舉隅
許某,女,48 歲,2019年7月21日初診。主訴:“心慌乏力伴眼突2月”。患者于2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周身乏力、眼睛腫突,偶有心慌不適感,經期提前。2019年于我院檢查甲狀腺功能:TSH<0.01uIU/mL,FT3 41.55pmol /L,FT4 70.08pmol /L;甲狀腺彩超示甲狀腺Ⅱ度腫大。遂就診于我科門診。刻下:情緒急躁易激動,夜寐一般,二便正常,月經連續兩個周期提前7天。近兩個月體重下降約5kg。四診合參,舌紅,苔薄白,脈弦細數無力。西醫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中醫診斷:癭病(氣虛肝郁證)。治療:予炙黃芪50g,墨旱蓮12g,五味子10g,茯苓30g,茯神30g,柴胡12g,茵陳蒿12g,合歡皮12g,炒山梔12g,牡丹皮10g,地膚子10g,炙甘草8g。21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早晚溫服。并予口服甲巰咪唑 50 mg,每日三次,另囑患者調節飲食起居,避免過度勞累。2019年8月18日二診。患者訴乏力癥狀較前好轉,偶有心悸、眼睛干澀,月經基本正常。納寐可,二便調,舌淡,苔白,脈弦細數。中藥續守前方,去牡丹皮,加密蒙花15g,枸杞12g,養肝明目,全瓜蔞12g,消腫散結。30劑,煎服法同前。西藥繼服。2019年9月23日三診。患者心悸癥狀明顯好轉,眼干緩解,余無不適主訴,納寐可,二便正常,月經正常。舌淡,苔白,脈細。方朝暉教授囑患者進行復查,復查結果甲功3項:TSH 0.02uIU/mL,FT3 18.60pmol /L,FT4 25.17pmol /L。血常規未見異常。中藥加郁金15g,行氣通絡,消癭散結。30劑,煎服法同前。甲巰咪唑續用。另囑患者,保持情緒穩定,下月復診時復查肝功能。2019年11月4日四診。復查甲狀腺功能:TSH 0.21uIU/mL,FT3、FT4均在正常范圍。甲狀腺彩超示:甲狀腺輕度腫大。筆者囑患者停用中藥,予“甲巰咪唑15 mg bid”控制病情,注意休息,調整情緒。兩月后隨訪患者無不適,自訴復查甲狀腺功能正常,予口服“甲巰咪唑5 mg qd”控制病情以防復發。
【按語】方朝暉教授認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為本虛標實之證,故在疏肝解郁、理氣化痰的同時勿忘“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該患者為更年期女性,素體陰虛,陰虛燥熱耗氣,氣虛故乏力倦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加之生活壓力較大,長期處于情緒不穩定的狀態,肝氣疏泄失常,日久化火進而更傷陰液,導致心陰耗損,出現心悸心慌;肝郁氣滯,津液不運,凝結成痰,故有甲狀腺腫大和眼睛突腫的表現。黃芪為“補氣之長”,方朝暉教授重用炙黃芪補氣益氣,患者氣短乏力癥狀得以緩解,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具有促進白細胞的作用[4],墨旱蓮、五味子益氣養陰,茯苓、茯神健脾益氣寧心,柴胡、合歡皮疏肝解郁,炒山梔、茵陳蒿、牡丹皮清熱瀉火以養陰,牡丹皮為陰中微陽,味苦而微辛,入血分清血熱,消陰經伏火,炙甘草不僅調和諸藥,還可養血柔肝以寧心,共奏補氣寧心,疏肝解郁之效。二診時患者訴有眼睛干澀,故加密蒙花,枸杞子以養肝明目,并用全瓜蔞加強方中消腫散結之效。三診時上述諸癥明顯好轉,考慮病位在肝,肝郁難解。患者服用中藥三月余,諸證好轉,甲功趨于正常,體重逐漸恢復正常,方朝暉教授認為中病即止,此時可停用中藥,西藥用量遞減,現患者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但亦需定期復查,以防復發。
現代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因甲亢來內分泌科門診就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中醫藥治療甲亢有獨特的優勢。跟方老師門診日久,可以看出中醫藥通過對甲亢的治療,從整體上進行調整,并在治療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迅速控制癥狀,大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標本兼治。
參考文獻:
[1]中西醫結合內分泌代謝疾病診治學[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方朝暉主編,2013.3
[2]胡妮娜,張曉娟.黃芪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21,38(01):76-82.
[3]馬玲,尚文斌.清補并施論治亞急性甲狀腺炎[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06):1092-1095.
[4]仝欣.黃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藥理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05):1246-1249.